佛弟子文库

佛像为何还要开光

正如法师  2012/08/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佛像为何还要开光?

正如法师答:改革开放后,国运昌盛,佛法昌隆,佛像开光法会很多,随之而来的就是许多人提这个问题。我们佛教徒应该明白:佛是不用开光的,开光的是佛像,为佛像开光。佛哪要我们凡人开光?佛开我们凡人俗子光,这还差不多。这个首先要知晓。所以,正确的说法就是,佛像开光。

开光,也称作开明、开光明、开眼、开眼供养。新佛像、佛画完成后,我们将其供奉在佛殿或佛堂中,我们要举行一种对外开放的仪式,告知天下佛像已塑造,大家可以来瞻仰膜拜了。这种仪式,称为开光。依《禅林象器笺•垂说门》中说道:“凡新造佛祖神大像者,请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光明。”经过这个开光仪式后,佛像便成了佛的本尊,而不是原来的木雕泥塑了,不能看作是木雕泥塑。

开光仪式,在汉地已形成一套规范的仪式,但是,由于地域及侧重点不同,还是有些微小的差别。现在,汉传地区一般都是先将佛像安放好,法师们为“木雕泥塑”圣像,念诵“去浊成净”经文咒语,术称“净坛”。“腥膻垢秽尽蠲除”后,主法高僧会拿起一条新毛巾在佛像前做一个擦拭佛像的动作,说上一首偈颂,赞扬佛之功德;其次,用镜子向佛像正面以及左右照一照,也说上一首偈颂;最后主法者拿起朱砂笔,为佛像开“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每点一通,说上一相关语。主法者再将朱砂笔向佛眼的方向作一个“点”的动作,奉上一偈颂,大喊一声“开”,这六种神通具备,这佛像就是真佛了,这时开光仪式就完成了。迎请本尊法驾常住在此像上,因此,佛像开光也叫做“圣住”。现在,这尊木雕泥塑的佛像便具备了佛之一切功德,如真佛无二。

在佛教中,任何一种仪式,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表法,就是所谓的象征意义,都有其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开光仪式也是一种表法。佛教认为,我们众生因为从无始以来,真如妙心被无明尘垢覆盖,于是不能显现,所以成了众生,非常烦恼痛苦。现在,我们想要证得与诸佛一样的智慧光明,那就必须擦去这些“无明尘垢”。擦掉无明尘垢,我们的真如佛性才能显露出来。通过“开光仪式”用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这就是象征拂去众生心地的尘垢;用镜子一照,这表示众生光明显现,真如妙心显现;用朱砂笔向佛眼一点,表示众生的般若智慧开启了。“眼目代表智慧”,眼睛是智慧的窗口,智慧能破烦恼。眼目开启,法身慧命活了。般若智慧,是佛的特质。

佛像开光,至北宋年间已经形成一套仪规,这主要是由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北印度乌填曩国传法大师施护译出《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该经详细谈到,有关佛像雕造完成后的安像庆赞方法。据经中所说,“安像庆赞”仪轨,首先应该选择一个吉日良辰,在一个清净处所结为安放的胜界,陈设伞盖、幢幡、香花、灯果,请阿阇梨一心奉请如来及菩萨眷属等,一心观想如来一切圆满之相,以清净香花香水灯果奉献于台前,专心致意,离诸妄念,诵“三摩野萨怛鑁”真言三遍,请佛慈悲常住于此。之后,用黄布盖覆佛像。阿阇梨作观想,观想佛如一聚火,诵真言七遍,再观想如来如真实身诸相圆满。然后,以“唵阿吽”三字安在像身上三处,“唵”字安在像首顶上,“阿”字安在像的口上,“吽”字安在像的心上。

如果,是金、铜、石等制造成的佛像,则需要涂上香油,用草刷子洗刷清净,用歌舞妓乐歌赞,阿阇梨复诵香油真言,用铜器盛五谷五种净水洗浴佛像,再令弟子众等,念诵偈赞及诸歌乐,奏吉祥之音。诵“佛眼菩萨真言”除一切垢,复诵灌顶真言。如果,是画像,则以镜子照之,用前述五种净水涂在镜上,洗浴镜中影像。

沐浴完毕,即诵着衣真言,接着诵安耳真言、安发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髭须真言、献涂香真言、安庄严真言。再依灌顶仪轨请佛像安立在曼荼罗内,诵本尊三昧真言,再诵献花真言、献香真言、涂香真言、灯真言、食真言。一边诵真言,一边依次供养花、香、涂、灯、食。供养周备,才为佛像开眼,点眼即诵“开眼光真言”。真言毕,请施主弟子入曼荼罗内瞻仰顶礼。至此,佛像才算开光。

最后,为施主弟子灌顶,诵护摩真言、增寿真言、息灾增益真言、作歌舞、发文告,为阿阇梨等一切弟子祈福,同获吉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其财物饮食随力供养法会,令福圆满。所有供养剩余的食物,有人食者皆能灭罪。各人随力布施,志心为上。还有曼荼罗内的所有供养,应该奉献给阿阇梨。仪轨圆满,收坛结束。这是密教的作法。密教十分重视佛像开光,以及圣僧加持力。通过一定证量的法师的加持力,这尊佛像也就极具加持力。以上所述的真言,仪规经中都有明文。

佛的法身遍一切处,佛的光明遍一切处,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又汝心中有佛,则处处是佛陀。如果,您府上的佛像还不方便“开光”,那也是同真佛无异,具足佛之一切功德,可以供奉膜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问: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阿弥...

学佛必读的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身上毛病多是不是「福力尽了」的表现

问: 弟子这段时间虽然也在听闻佛法修行,但总感觉身心...

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问: 学佛和做人贵在真诚二字,可是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星云大师《佛教的慈悲主义》

谈到佛教,大家总是说:「佛教以慈悲为怀」,慈悲是妇...

佛今在何处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

念佛为何要记数,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问: 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记数呢,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星云大师《要利用零碎的时间》

我十二岁出家之后,就进入佛学院念书。我的同学都是高...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经常观心中的相状,就能知道自己的种姓

我们都知道这个识变化多端,我们常说观心无常,就这个...

是今生重要还是来生重要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法国百货公司的店员,有一...

阴鬼变佛光—念佛不怕阴鬼

一句「鬼话」,人心惶惶,花草变色 有一天,一个念佛会...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念佛法语

1最先根本文: 求生净土,信为最先。从始至终,信为根...

【佛教词典】净土及秽土中易得难得之法

【净土及秽土中易得难得之法】 p1005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

【佛教词典】回光返照

禅林用语。又作回光反照。指蓦然回首,直下照见自心之...

佛为何不赞叹世间上的荣华富贵

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如恒河沙劫寿,...

南亭和尚《地藏菩萨化度事迹》

地藏菩萨的大悲、大愿,我相信,只要是佛门弟子,没有...

不说最后一句话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贵的餐厅里,一直抱怨这...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一门出了七院士的钱氏家族

一门出了七院士,这在中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心存善念就能逢凶化吉

选一则旧时的故事给大家:从前有一位书生,姓焦名雄,...

三种方法可以检验益友

《过去现在因果经》: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见有...

星云大师《感应的原理》

有个信佛的老太太早晚课都按时做的,也回向给众生,自...

行善如果求回报,心就有了挂碍

从过去佛到现在佛,诸佛关于佛教的教义,有一个概括,...

大安法师:贵贱贫富的原因

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只要老实下来,就能得到利益

【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已夫。龙树辩才还拙否,...

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的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