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感应的原理》

星云法师  2010/06/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个信佛的老太太早晚课都按时做的,也回向给众生,自认为心量很大。

师兄让她参加助念小组,她回答说“没有时间”。同样是佛门在家弟子的媳妇忍不住与老太太说了“您现在帮助别人,其实在帮助您自己……”老太太很不悦,觉得媳妇不过皈依佛门一年没有资格来“教训”她,让她不解的是为何是媳妇屡屡有感应:观音菩萨生日时竟然见到了观音佛像,背《心经》有时竟然能闻到百合花的香味。

感应也是因缘法,感应要有因缘条件。水不清,如何能影射景物?谷不空,如何能吞吐声纳?人如果没一颗清净、感动的心,如何能与真理相应,如何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所谓“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这就是感应的原理。

有个小男孩对着山谷大叫“我讨厌你”,藉以发泄心中的不满,结果他惊讶的发现,周遭的人也都讨厌他。小男孩哭着把情形告诉妈妈,妈妈安慰他,并且带他回到山谷,要他再叫一声“我爱你”,结果小男孩破啼为笑,因为他听到四面八方的人也都告诉他:“我爱你”。

空谷回音,这就是感应!敲钟钟响,敲鼓鼓鸣,这也是感应。乌龟望蛋,孵化小龟;螟蛉有子,蜾负之,这也是感应。毒气外泄,袭人丧命;温暖如电,流入心房,这也是感应。

感应就是天地万物、宇宙众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呼应。看到月圆月缺,兴起了岁月的流逝;目睹花开花谢,感叹世间的无常,这都是感应。母子连心,魂牵梦系,这也是感应。

感应也是因缘法,感应要有因缘条件。水不清,如何能影射景物?谷不空,如何能吞吐声纳?人如果没一颗清净、感动的心,如何能与真理相应,如何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所谓“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这就是感应的原理。

生活中,一句话,就会让人欢喜不已;一句话,也会令人痛苦不堪,这也是感应。喊一声万岁,就能获得赏赐;骂一句昏君,也会锒铛下狱,这都是有因有缘的,这也合乎缘起法则。

经常有人问:念佛、诵经、超渡,为什么一定会有感应?所谓“心诚则灵”,道理是一样的。

有个禅师正在开示“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众中有个青年不屑的反问禅师:“一句‘阿弥陀佛’只有四个字,怎么有那么大的威力呢?”禅师不回答他的问题,只责备他说“放屁!”青年一听,怒气冲天的指着禅师责问:“你怎么可以骂人?”禅师平静的笑道:“一句‘放屁’才两个字,就有这么大的力量,何况‘阿弥陀佛’是四个字,你说怎么会没有威力呢?”

其实,“有感则应”,日常生活中,喝茶解渴、吃饭能饱,只要你留心,何处没有感应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恭敬称念观音圣号即能远离淫嗔痴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把修行同生活打成一片

当我们谈到修行佛法的时候,通常都会听到人们说:我只...

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万缘放下」

问: 事与理的统一怎么那么难?在家居士的万缘放下真的...

五位百法——心法的种类功能与意义

学习佛法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为不了解名相的含义所障碍...

星云大师《我们要做义工的义工》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为你做事呢?有人如是问我。 我想这...

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修行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

女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梵语优婆夷,中文意译为清信女,即在家学佛的女众。不...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持戒与犯戒

戒,梵语「尸罗」,《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

星云大师《持戒的开示》

有的人因为怕持戒不自由,怕犯戒,就不敢受戒。其实,...

人生怎么样才能圆满

不害诸有情,修慈悲喜舍,证无量梵住,圆满不为难。─...

不要评价别人德行,你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1、不要评价别人德行,你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2、不要评价...

【佛教词典】无记往生

无记,非善非恶之义;往生,即往生净土。无记往生为四...

【佛教词典】瞋火

(术语)瞋恚之热恼譬如火,谓之瞋火。万善同归集五曰...

星云大师《忏悔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至诚恳切地匍匐在您的座前,向...

万修万人去是有前提的

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

谁是你的添柴人

一天,一个男孩从监狱里参观回来,他问爷爷:为什么监...

哪怕是独处,也不要去交那些损友

作为一个朋友,一定要讲信誉。那这个信不欺的意思,也...

身口意常时这样去观想

你用这种(地藏菩萨圣德大观)观想力,还是不能入、也...

果报有哪五种

前面我们谈到这个业力,包括名言种子,包括业种子,这...

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画传

一、父亲早亡,少年出家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

圣严法师: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所谓「欲乐」,是因外界刺激而得到短暂的快乐感受。然...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

有三种福田要去耕耘

圣人告诉我们,有三种福田我们要去耕耘,会有好的报应...

自我激励,思惟暇满难得

第一个,人道的暇满。 就是说,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当中...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