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

大兴善寺翻经院述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

大兴善寺翻经院述

金刚手言。一切众生意想不同。或顺或逆。是故如来现慈怒身。随作利益。解云。诸佛大悲愍众生故。即于顺者以顺而劝。若于逆者以逆而制也。一佛住忿怒三昧。时十方诸佛同共入忿怒瞋三昧。岂毗卢遮那于无相中示现明王。时诸佛菩萨更不现忿怒身哉。是故四方如来。现教令身降伏众魔。虽然犹不亲随逐。所以本誓不同。或降三世菩萨。降伏天魔及三世贪瞋痴。或军荼利菩萨调伏常随魔。谓毗那夜迦。及人魔或焰魔特迦。降伏龙魔及诸怨敌。或金刚夜叉。调伏鬼魔及无智者。如是种种不可具说。不动明王恒随行者。若天若毗那夜迦。若龙若鬼。所作障碍一时消灭。然诸佛菩萨。若同住一三昧者。可有随不动弘誓之使者。爰有三藏不空能达明道。即披见秘藏要文。有不动明王一字心密语。即以八字而严一字。其八字者即归命句也。hāṃ 唅字为本尊。若尔宁上八字无其形哉。所以者何。na 那maḥ 莫等八字。一一皆归敬于hāṃ 唅之一字。是故从其八字出生归敬使者。围绕于hāṃ 唅之本尊。所以有八大童子。一慧光菩萨(金刚云。回光即以慧如光照回一切故)。二慧喜菩萨(金刚云。慧喜即回慧为喜)。三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罗。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各别真言中显示其义。解云。东方金刚部。即菩提心门。以日光为喻。所以出生使者名慧光。南方宝部即福德门。所以出生使者名慧喜。以福智二严为喜故。西方莲华部即智慧门。所以出现使者名阿耨达。此云无热。表莲华生池水而清净无垢故。北方羯磨部即精进门。所以出生使者名指德也。今此部指前三部德。即依精进能得果故。所以名指德(已上四智)金刚波罗蜜即菩提心行。所以出现。使者名乌俱婆誐。此云超越住世也。宝波罗蜜福德心行。所以出生使者名清净比丘。表比丘能守护法宝故。法波罗蜜慈悲心行。所以出现使者名矜羯罗。此云随顺。业波罗蜜即方便心行。所以出生使者名制多迦。此云息灾也。菩萨方便现瞋形故也。八童子所依说已竟。

若行者欲得现当悉地者。行法之中称彼各名。请乞救护及结印诵咒。即成一切世间殊胜悉地。

慧光童子菩萨真言曰(即金刚合掌忍愿合如针)。


oṃ  va  jra  ma  te  jvā  la
唵 嚩 日啰(二合)(一) 摩 帝 入缚(二合) 攞(二)
bo  dhi  ci  tta  na
菩 地 质 多(三) 曩(归命本尊)

慧喜菩萨真言曰(金合忍愿如宝形)。


oṃ  ra  tna  ma  te  sa  dhu  ma  hā  ma
唵 啰 怛曩(二合)(一) 摩 帝 娑 度(二) 摩 诃 摩
ṇi  maḥ
抳(三) 莫(归命本尊)

阿耨达菩萨真言曰(金合忍愿如莲叶)。


oṃ  pa  dma  sa  rva  dā  ha  pra
唵 钵 纳麽(二合)(一) 萨 嚩 娜(引) 贺 钵啰(二合)
śa  mi  na  ma  hā  dha  rmma  saṃ
舍 弭 曩(二) 摩 诃 达 摩(三) 三(归命本尊)

指德童子菩萨真言曰(金合忍愿入掌中面相合)。


oṃ  ka  rmma  ma  hā  vai  rya  pa
唵 羯 罗摩(二合) 摩 诃 吠 哩耶(大无畏也) 钵
ri  pū  ra  ka  maṃ
哩 布 啰 迦(满愿) 满(归命本尊)

乌俱婆誐童子真言曰(金刚合掌)。


oṃ  va  jra  sa  tva  u  ku  bha  ga
唵 嚩 日啰(二合)(一) 萨 埵婆(二) 乌 俱 婆 誐(三)
ma  hā  sau  khya  ta
摩 诃 燥 企耶(二合)(四) 多(归命本尊)

清净比丘使者真言曰(梵夹印)。


oṃ  ma  ṇi  vi  śau  dha  dha  rmma  ku  ru
唵 摩 尼(一) 尾 输 驮 达 摩 俱 噜(二)
ra  kṣa  dha  rmma  va
啰 乞叉 达 摩(三) 嚩(归命本尊)

矜羯啰童子真言曰(莲华合掌)。


oṃ  dha  rmma  hāṃ  ka  ra  ti  ṣṭa
唵 达 噜麽(一) 矜 羯 啰(二) 底 瑟吒(三)
jra
日啰(二合)(归命本尊)

制多迦童子真言曰(外缚五股印)。


oṃ  ka  rmma  ci  ṭa  ka  hūṃ  hūṃ  pha  ṭ
唵 羯 噜麽(一) 制 吒 迦(二) 吽 吽(三) 发 吒(四)
ṇaṃ
南(归命本尊)

次本尊真言曰(通用经中印)。
oṃ  a  ca  la  ca  ṇḍa  hāṃ
唵(一) 阿 左 啰(二) 赞 拏(三) 唅(所归本尊)

次说像法。

行者点取一清净静处。勿令见人及与非人。即行者与工人共清净着新净衣。取白[叠*毛]或净版或净衣。令画本尊与八大童子(本尊通用经中像)。

慧光之形。少忿怒着天冠。身白黄色。右手持五智杵。左手莲上置月轮。袈裟璎珞种种庄严。

次慧喜菩萨。形似慈面现微笑相。色如红莲。左手持摩尼。右手持三股钩。

阿耨达菩萨形如梵王。色如真金顶戴金翅鸟。左手执莲华。右手持独股杵。而乘龙王。

指德菩萨形如夜叉。色如虚空而有三目着甲冑。左手持轮。右手三叉鉾。

乌俱婆誐戴五股冠。现暴恶相身如金色。右手执缚日啰。左手作拳印。

清净比丘剃除首发。而着法袈裟。于左肩结垂。左手执梵夹。右手当心持五股杵。右肩现露。于腰缠赤裳。其面貌非若非老。目如青莲。其口上牙于下显出。

次矜羯啰形如十五岁童。着莲华冠身白肉色。二手合掌。其二大指与头指间。横插一股杵。天衣袈裟微妙严饰。

次制吒迦亦如童子。色如红莲头结五髻(一结顶上之中。一结额上。二结头左右。一结顶后。表五方五智)左手嚩日啰。右手执金刚棒。瞋心恶性之者故不着袈裟。以天衣缠其颈肩。画像法说已竟。

次说供养法。

行者欲陈供养者。先须发菩提心。云何菩提心。谓发救众生之心。思惟众生苦恼起拔济心也。如是发心时。不动明王及八大童子为不请师。从自心出护持行者。应当供养。住于山林寂静之处。烧香散花持念真言。如是行时。使者现身随意奉仕。先须礼四方如来发大誓愿。

即礼东方作是念言。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大圆镜智愿也。即菩提心门。菩提心即度众生心。故发此愿作礼者。乃至成佛常得金刚萨埵加持。令菩提心圆满。

次礼南方作是念言。福智无边誓愿集。是平等性智之因也。即福智门。以福智二种资粮利益众生故。若发此愿作此礼者。乃至成佛地地中常得虚空藏菩萨授与灌顶。福智圆满。

次礼西方作是念言。法门无边誓愿学。是愿妙观察智之因也。即智慧门。为大法王故。作是愿礼者。乃至成佛当得观自在菩萨加持。智慧圆满。

次礼北方而作是念言。如来无边誓愿仕。是成所作智之因也。即作业门。于诸佛前作诸事业故。若作是愿礼者。乃至成佛当得金刚业菩萨加持。于一切佛世界成就广大供养业。

次礼毗卢遮那如来而作是言。无上菩提誓愿证。是法界体性智之因也。证大日普贤位。周遍法界。更利众生故发此愿。时十方诸佛同时证明。赞言善哉。是故一切菩萨圣众皆共守护。不久当得被无上道。总愿既说。余诸别愿随意应陈。乃至以此善根回向自他平等利益。兼不食不净之物。心无忧愁不起贪瞋痴等烦恼。不乐世乐深修禅定。如是行者是世大乐。是众生师。三摩地现前。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

享保二十龙飞乙卯清明念八日。窃点师传刊行焉。而无异本可以校者。则以其未正冠书之。以备后人之取舍。冀为订之。

   日域丰山长谷轮下桑门无等识


上篇: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

下篇: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密教部目录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佛说尊胜大明王经

佛说尊胜大明王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

佛说慈氏菩萨陀罗尼

佛说慈氏菩萨陀罗尼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

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

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

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

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一卷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

添品妙法莲华经

添品妙法莲华经序 隋仁寿元年崛多笈多二法师添品 《妙...

【注音版】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乘造像功德经...

十不二门指要钞

指要钞序 宋东山沙门遵式述 大教隆夷存乎其人,诸祖既...

持人菩萨经

持人菩萨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持人菩萨经四...

晚课蒙山施食仪

蒙山施食仪轨(念诵前应备净水净饭等) 一、华严经偈...

佛说四自侵经

佛说四自侵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夙夜不学,老...

佛说德护长者经

佛说德护长者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

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之善根

原文: 不但此也,即绝无信愿,绝不修持,知有弥陀圣号...

四正勤和四如意足

四正勤以精进为体 四念处其实是很难讲的。四念处虽然只...

断烦恼的时候,不能错损菩提

修行要靠见闻觉知,你要靠见去缘佛像,要靠闻的功能去...

以「五心」面对缘起的危机

我们用佛教的缘起法来分析危机的必然,绝不是在幸灾乐...

圣严法师《祭祖》

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很...

念弥陀圣号也可以所求如愿吗

问: 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求妻得妻,求子得子,那...

舍报后放在冰棺里几天,再助念有用吗

问: 如果亡者已经舍报几天了,放在冰棺里几天,再助...

常见的禅病及其调治

所谓禅病,是指由禅修方法不当直接引发的身心疾病或显...

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受多少艰,无论经历多少...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

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