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断烦恼的时候,不能错损菩提

净界法师  2023/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断烦恼的时候,不能错损菩提

修行要靠见闻觉知,你要靠见去缘佛像,要靠闻的功能去听音声,听梵呗,听佛说法,乃至于第六意识的了知,我们依止见闻嗅尝觉知,来修学一切的法门。那我们的目的干什么呢?要能够契合如来的常乐我净的大般涅槃。你学佛的目的不是只是追求人天的生灭果报,而是追求一种圆满的佛果菩提。那怎么办呢?你要先远离生死的根本。

什么叫生死的根本呢?就是攀缘心,心有所住。你必须要依止不生灭心,才能够圆满,不生灭的圆满湛然的这种心性,才能够成就。所以第一个,你要先依止不生灭心这是第一点;第二个当你把心带回家以后,要做什么事呢?以湛旋其虚妄灭生。湛就是湛然不动,依止这个湛然不生灭的一个心性来旋转,这个关键在这个旋字。当我们把心带回家的时候,不是大事已办,妄想它亦不断的干扰你,所以开始调伏。

楞严经讲调伏,是讲旋转。这个旋转就是转识成智,把妄想转成真如,使令这个生灭虚妄的心,不再生起,恢复我们本有的清净觉性,才能够成就本来光明、本来觉悟的不生灭心,来当作我们因地的发心,然后才能够圆成不生灭的果地功德。古德提出重点两个字:第一个“依”,首先你要依止不生灭心来修学;第二个“旋”,你要能够旋转妄想,把这个妄想转成真如,依止不生灭心来转妄想。

我们的修学中,你的因地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说清楚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烦恼,但是你用什么方式来对治烦恼,这影响到你未来的果证。你用对立的方式,当烦恼现前,用很强烈的方式把它断灭,那你这样子的话,就是声闻人的对治方法,偏空的思想。大乘的思想是认为“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只是一念心颠倒而变成妄想,妄想不是让你去断的,妄想你要去感化它的!

楞严经的意思,是你要进入你内心的世界,先找到你的真实的真如,然后坐下来跟你的妄想沟通。这个转识成智,这个是转,而不是断。大乘佛法的妄想、烦恼是用沟通的方式来转变它。因为它的本性是清净的,它只是一念的妄动,产生一种虚妄的假相而已。就像这个水泡,水泡你可以把它转变成水,其不变的湿性不失。所以要清楚你面对烦恼的方式,是用什么样的态度,这会影响你未来的种性。

古德说,声闻人在断烦恼的时候,他用很激烈的方式来消灭烦恼,结果他菩提心也发不起来,错损菩提。因为烦恼的性就是真如的性,错损菩提!你看阿罗汉修到最后就是没感觉了,阿罗汉修到最后是想受灭无为,没有感觉,没有想法。那这个人就完了,这不是一个有情众生。所以唯识学上说,严格来说阿罗汉入了灭尽定,已经不是一个有情众生了。就是有情修成无情,那就跟一个石头差不多了。但是我们看佛陀成佛以后,他是无量的大悲,“月映千江,百界作佛”,到十方世界去做种种的示现,因为佛陀在断烦恼的时候,没有伤害到他明了的觉性。

所以我们在断烦恼的时候,你千万不要造成后遗症。我们有病,就应该吃药,但这个药把病治好以后,不能伤到你身体的元气。因此你的善巧就变得很重要。断烦恼每一个人都会,问题是你用什么方式?大乘的佛弟子眼光放远一点,你不只是断烦恼,你的目的是要成佛。你在断烦恼的时候,你要保存它的觉性。

那该怎么办呢?我们现在讲最圆满断烦恼的方法,速度快又没有后遗症的,第一个你先把心带回家。遇到烦恼活动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贪烦恼在干扰你的时候,不是提佛号,先安住一念心性。你告诉你自己:本来没有烦恼,那只是一个因缘的假相在动。

等你安住一念心性的时候,再提佛号,然后再用止观的方式跟烦恼沟通,说这个是虚妄的,那只是过去的一念妄动,这是一种过失相。你不断的用佛法跟它沟通,这个妄想自然消灭掉,因为它不真实的。所以当这样我们断烦恼以后,就是佛法所说恢复本来面目,恢复你原来的觉性,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烦恼都是自寻的

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

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

随烦恼二十:言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

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

什么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觉悟心和愿力心。菩提心,...

忏悔业障,发菩提心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

【佛学漫画】逆袭

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

菩提心是本来就有,还是因缘而发出来的

问: 师父,我想请问一下,我们经常说要发菩提心,那...

念佛人要把成佛的心发起来

问: 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说:念佛而不发大菩...

抱怨的危害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推荐】真正能带到来生的有多少

关于出离心,我们要知道到底离开什么,很多人修出离心...

手淫之人易被人轻贱的6大原因

众所周知,邪淫是很损福报的,贵人若邪淫,则会沦为低...

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善生言:世尊,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善男子,为二事故...

低调才能长远

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谋略。职场中低...

【佛教词典】虚心合掌

(术语)十二合掌之一。合十指之头而掌之中心稍为相离...

【佛教词典】自身观

为密教行者观想自身与大日如来等同一如之观法。行此观...

《持经利益随心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大觉世尊,所说...

这世上谁能靠得住

亲人能靠得住? 兄弟姊妹之间为争夺遗产反目成仇,打...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问: 往生与否,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在具足信愿的条件下念...

修行之人,需息心静养

修行之人,要息心静养。汝名静庵,何不顾名思义,一味...

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来做功夫

都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你这个六...

大光明云中的十种光明特质

佛有常光,有放光。由于特殊因缘,放光就是要传达信息...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我们中国佛教弘扬中,最能够落实到行处的,就是禅宗和...

佛教的「八吉祥」

相传世尊释迦牟尼佛降生之际,天人敬献「八吉祥」为供...

圣严法师《回到自己身上》

佛陀曾经对骂人者有两个比喻:一个象是仰面对天吐唾,...

没有良心

公输班是中国有名的工程师,也是工匠的祖师。他的一双...

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

我们出家人上早晚殿、过堂这功德是一堂佛事。这堂佛事...

无私的服务就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

澳洲东部的珊瑚礁海域里,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叫做清洁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