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五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智度论释七喻品第八十五(卷第九十五)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诸法性无所有,非佛所作,非辟支佛所作,非阿罗汉所作,非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所作,非向道人、非得果人、非诸菩萨所作,云何分别有诸法异——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人、是天,乃至是非有想非无想天;用是业因缘故,知有生地狱者;是业因缘故,知有生畜生、饿鬼者;是业因缘故,知有生人中,生四天王天,乃至生非有想非无想天者;是业因缘故,知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者;是业因缘故,知是诸菩萨摩诃萨,是业因缘故,知是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世尊!无性法中,无有业用;作业因缘故,若堕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天乃至生非有想非无想天;以是业因缘故,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摩诃萨行菩萨道,当得一切种智,得一切种智故,能拔出众生于生死中?」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无性法无业无果报。

「须菩提!凡夫人不入圣法,不知诸法无性相,颠倒愚痴故,起种种业因缘。是诸众生随业得身:若地狱身,若畜生身,若饿鬼身,若人身,若天身:若四天王天身,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身。是无性法,无业无果报,无性常是无性。

「如须菩提所言:『若一切法无性,云何是须陀洹,乃至诸佛得一切种智?』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道是无性不?须陀洹果乃至诸佛一切种智是无性不?」

须菩提言:「世尊!道无性,须陀洹果亦无性,乃至诸佛一切种智亦无性。」

「须菩提!无性法能得无性法不?」

「不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有性法能得有性法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无性法及道,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

「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以方便力,见众生以颠倒故着五众:无常中常相,苦中乐相,不净中净相,无我中我相,着无所有处。是菩萨以方便力故,于无所有中拔出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凡夫人所着,颇有实不异不?着故起业,业因缘故,五道生死中不得脱?」

佛告须菩提:「凡夫人所着起业处,无如毛发许实事,但颠倒故。

「须菩提!今为汝说譬喻,智者以譬喻得解。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如梦中所见人受五欲乐,有实住处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梦尚虚妄不可得,何况住梦中受五欲乐!」

「于汝意云何?诸法若有漏、若无漏,若有为、若无为,颇有不如梦者不?」

「世尊!诸法若有漏若无漏、若有为若无为,无不如梦者。」

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梦中有五道生死往来不?」

「世尊!无也!」

「于汝意云何?梦中有修道,用是修道,若着垢、若得净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是梦法无有实事,不可说垢、净。」

「于汝意云何?镜中像有实事能起业因缘,用是业因缘堕地狱、饿鬼、畜生,若人、若天:四天王天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处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是像无有实事,但诳小儿,是事云何当有业因缘,用是业因缘当堕地狱,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

「于汝意云何?是镜中像有修道,用是修道若着垢、若得净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像空无实事,不可说垢、净。」

「于汝意云何?如深涧中有嚮,是嚮有业因缘,用是业因缘若堕地狱,乃至若生非有想非无想处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是事空无有实音声,云何当有业因缘,用是业因缘堕地狱,乃至生非有想非无想处」

「于汝意云何?是嚮颇有修道,用是修道,若着垢、若得净不?」

「不也!世尊!是事无实,不可说是垢、是净。」

「于汝意云何?如焰非水水相,非河河相,是炎颇有业因缘,用是业因缘堕地狱,乃至生非有想非无想处不?」

「不也!世尊!焰中水毕竟不可得,但诳无智人眼,云何当有业因缘,用是业堕地狱,乃至生非有想非无想处?」

「于汝意云何?是焰有修道,用是修道,若着垢、若得净不?」

「不也!世尊!是焰无有实事,不可说垢、净」

「于汝意云何?揵闼婆城,如日出时见揵闼婆城,无智人无城有城想,无庐观有庐观想,无园有园想,是揵闼婆城颇有业因缘,用是业因缘堕地狱,乃至生非有想非无想处不?」

「不也!世尊!是揵闼婆城毕竟不可得,但诳愚夫眼。云何当有业因缘,用是业因缘堕地狱,乃至生非有想非无想处。」

「于汝意云何?是揵闼婆城有修道,用是修道,若着垢、若得净不?」

「不也!世尊!是揵闼婆城无有实事,不可说垢、净。」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幻师幻作种种物,若象、若马、若牛、若羊、若男、若女,于汝意云何?是幻有业因缘,用是业因缘堕地狱,乃至生非有想非无想处不?」

「不也!世尊!是幻法空无实事,云何当有业因缘,用是业因缘堕地狱,乃至生非有想非无想处?」

「于汝意云何?用是幻有修道,用是修道,若着垢、若得净不?」

「不也!世尊!是法无有实事,不可说垢、净。」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如佛所化人,是化人有业因缘,用是业因缘堕地狱,乃至生非有想非无想处不?」

「不也!世尊!是化人无有实事,云何当有业因缘,用是业因缘堕地狱,乃至生非有想非无想处?」

「于汝意云何?是化人有修道,用是修道,若着垢、若得净不?」

「不也!世尊!是事无有实,不可说垢、净。」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于是空相中,有垢者、有净者不?」

「不也!世尊!是中无所有,无有着垢者,无有净者。」

「须菩提!如无有着垢者、无有净者,以是因缘故,亦无垢、净。何以故?住我、我所众生有垢、有净,实见者不垢、不净;如实见者不垢、不净,如是亦无有垢、净。」

【论】

问曰:

佛已处处答是事,今须菩提何以复问?

答曰:

义虽一,所因事异,所谓一切法,若有佛、若无佛,诸法性常住,空无所有,非贤圣所作。

般若波罗蜜甚深微妙,难解难量,不可以有量能知;诸佛贤圣怜愍众生故,以种种语言名字、譬喻为说。

利根者解圣人意,钝根者处处生着,着于语言名字——若闻说「空」则着空;闻说「空亦空」,亦复生着;若闻「一切法寂灭相,语言道断」而亦复着。自心不清净故,闻圣人法为不清净;如人目瞖,视清净珠,见其目影,便谓珠不净。佛种种因缘说,见有过罪而生于疑,作是言:「若一切法空,空亦空,云何分别有六道?」常生如是等疑难故,须菩提以经将讫,为众生处处问是事,是故重问。

佛可须菩提意。

问曰:

须菩提以「有」难「空」,佛云何可其意?

答曰:

佛可其说:「诸法空常住,有佛、无佛不异」;不可其难:「云何分别有六道等」,何以故?以其难欲破空故。

是中佛解其所难,所谓「凡夫人不入圣法,未得圣道,不知无所有性,不善修习空三昧故。」

「颠倒」者,四颠倒;「愚痴」者,三界系无明。

虽不说余烦恼,而此二法虚诳不实,「颠倒」即是妄语虚诳;若从颠倒所生业及果报,以根本不实故,众生虽深着,亦无定实。以是故五道皆空,但有假名。

又汝难诸贤圣;是诸贤圣以断颠倒差别故有异名,以颠倒不实故无所断。

又复灭失、无所有故名为「断」;若实有法可断,尚无断法,何况颠倒!

是故一切贤圣果皆是无所有。断颠倒即是圣人果,「果」即是「断」。

为果所修道,亦同无所有;是故修道时,必当用空、无相、无作。

道、果分别故,贤、圣有差别;今实无所有法不能得,无所有云何有差别?是故不应难。

须菩提意:若但颠倒故有世间,若有颠倒亦应有实,虚实相待故,是故问:「世尊!凡夫所着,颇有实生着起业;业因缘故,六道生死不得解脱?」

佛答言:「不!」

何以故?此中佛自说因缘:「但颠倒故生着;若无颠倒,云何有相待实法?」乃至「无毫釐许实事」,毕竟无故。

问曰:

诸佛所行实义,所谓毕竟空,此非实耶?

答曰:

是第一义空亦因分别凡夫颠倒故说;若无颠倒,亦无第一义。

若凡夫颠倒少多有实,第一义亦应有实。

问曰:

若二俱不实,云何得解脱?如人手垢还以垢洗,云何得净?

答曰:

诸法实相毕竟空,第一义实清净:

以有凡夫颠倒不清净法故,有此清净法——不可破坏,不变异故。

以人于诸法实相起着,欲生烦恼,是故说「是法性空无所有,无所有故无实」。

虽二法皆不实,而不实中有差别。

如十善、十不善二事,皆有为法故,虚诳不实,而善、不善有差别,杀生法故堕恶道,不杀故生天上。

如布施、偷盗二事,虽取相着心,是虚诳不实,而亦有差别。

如众生乃至知者、见者无所有,而恼众生有大罪,慈念众生有大福。

如慈能破瞋,施能破悭,虽二事俱是不实,而能相破。

是故佛说:「诸法无有根本定实如毫釐许所有。」

欲证明是事故,说梦中受五欲譬喻。

须菩提意:若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性,今何以故现有眼见、耳闻法?以是故,佛说梦譬喻。

如人梦力故,虽无实事而有种种闻见,瞋处、喜处;觉人在傍,则无所见。如是,凡夫人无明颠倒力故,妄有所见;圣人觉悟,则无所见。

一切法——若有漏、若无漏,若有为、若无为,皆不实,虚妄故有见闻。

又如梦中见六道生死往来,见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梦中无是法而梦见,梦中实无净、无垢;业果报、六道亦如是。

颠倒因缘故起业,业果报亦应空;除却颠倒故名为「道」;颠倒无实故,「道」亦不应实。

镜中像、嚮、焰乃至如化,亦如是。

佛反问须菩提:「于是法中有垢者、有净者不?」

须菩提意:一切法中无我,云何当说有垢、有净者?是故言「无」。

佛言:「若无受垢、受净者,垢、净亦无。」

问曰:

若分别诸法,《阿毗昙》等经中有垢、有净,但受垢、净者无。三毒等诸烦恼是垢,三解脱门诸助道法等是净。

答曰:

虽有是说,是事不然!

若众生法无所属,亦无作者;若无作者,亦无作法,无缚无解。

如人为火所烧,畏而舍离,非火离火;众生亦如是,畏五众苦故舍离,非苦离苦;若无垢净者,无有解脱。

复次,佛此中自说因缘,所谓「我、我所法中住,众生受垢、受净;我毕竟无故,垢净无住处;住处无故,无垢、无净。」

问曰:

我虽无,我见实有,凡夫人住此中起诸烦恼。

答曰:

若无我,我见无所缘,无所缘云何得生?

问曰:

虽无我,于五众中邪行谓有我,生我见,五众是我我所。

答曰:

若以五众中定生我见因缘,于他五众中何以故不生?

若于他五众生者,则为大错乱!

是故我见无有定缘,但颠倒故生。

问曰:

若颠倒生,何以故但自于己身生见?

答曰:

是颠倒狂错,不应求其实事。

又复于无始生死中来,自于相续五众中生着;是故佛说:「住我心众生受垢、受净。」

又实见者无垢无净;若我定有,实见者应有垢净!

如实见者不垢不净,以是因缘故无垢无净。

「无垢无净」者,见诸法实相。

又于诸法实相亦不着,是故「无垢」;诸法实相无相可取,是故「无净」。

复次,八圣道中不着,是名「无净」;除诸烦恼,不着颠倒,是名「无垢」。

◎大智度论释平等品第八十六

【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见实者不垢不净,见不实者亦不垢不净。何以故?一切法性无所有故。世尊!无所有中无垢无净,所有中亦无垢无净。世尊!无所有中、有所有中亦无垢无净。世尊!云何如实语者不垢不净,不实语者亦不垢不净?」

佛告须菩提:「是诸法平等相,我说是净。须菩提!何等是净是诸法平等?所谓如、不异、不诳,法相、法性、法住、法位、实际,有佛无佛法性常住,是名净。世谛故说,非最第一义;最第一义,过一切语言论议音声。」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空、不可说,如梦、如嚮、如焰、如影、如幻、如化,云何菩萨摩诃萨用是如梦、如嚮、如焰、如影、如幻、如化法,无有根本定实,云何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愿:『我当具足檀波罗蜜,乃至具足般若波罗蜜;我当具足神通波罗蜜,具足智波罗蜜,具足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乃至具足八圣道分;我当具足三解脱门、八背舍、九次第定;我当具足佛十力,乃至具足十八不共法;我当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具足诸陀隣尼门、诸三昧门;我当放大光明遍照十方,知诸众生心,如应说法』?」

佛言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汝所说诸法,如梦、如嚮、如焰、如影、如幻、如化不?」

须菩提言:「尔!世尊!世尊!若一切法如梦乃至如化,菩萨摩诃萨云何行般若波罗蜜?世尊!是梦乃至如化,虚妄不实。世尊!不应用不实虚妄法能具足檀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不实虚妄法不能具足檀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行是不实虚妄法,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是一切法皆是忆想思惟作法,用是思惟忆想作法,不能得一切种智。

「须菩提!是一切法能助道法,不能益其果,所谓是诸法无生、无出、无相。菩萨从初发意已来,所作善业,若檀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何以故?知诸法皆如梦乃至如化,如是等法不具足檀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不能得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所作善业,檀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知如梦乃至如化,亦知一切众生如梦中行乃至知如化中行。

「是菩萨摩诃萨不取般若波罗蜜是有法,用是不取故,得一切种智,知是诸法如梦无所取,乃至诸法如化无所取。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是不可取相,禅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不可取相。

「是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是不可取相已,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一切法不可取相,无根本定实,如梦乃至如化;用不可取相法,不能得不可取相法。但以众生不知不见如是诸法相,是菩萨摩诃萨为是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从初发意已来所有布施,为一切众生故;乃至有所修智慧,皆为一切众生,不为己身。菩萨摩诃萨不为余事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为一切众生故。

「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见众生无众生,但众生相中住;乃至无知者、无见者,知见相中住,令众生远离颠倒;远离已,置甘露性中;住是中者,无有妄相,所谓众生相乃至知者、见者相。是时,菩萨动心、念心、戏论心皆舍,常行不动心、不念心、不戏论心。须菩提!以是方便力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自无所着,亦教一切众生令得无所着——世谛故,非第一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世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得诸佛法,以世谛故得?以第一义中得?」

佛言:「以世谛故说佛得是法,是法中无有法可得、是人得是法。何以故?是人得是法,是为大有所得,用二法,无道无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行二法无道无果,行不二法有道有果不?」

佛言:「行二法无道无果,行不二法亦无道无果;若无二法、无不二法,即是道、即是果。何以故?用如是法得道、得果,用是法不得道、不得果——是为戏论。诸平等法中,无有戏论;无戏论相,是诸法平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法无所有性,是中何等是平等?」

佛言:「若无有法、无有无法,亦不说诸法平等相;除平等,更无余法离一切法平等相。平等者,若凡夫,若圣人,不能行、不能到。」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乃至佛亦不能行、亦不能到?」

佛言:「是诸法平等,一切圣人皆不能行、不能到。所谓诸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诸菩萨摩诃萨及诸佛。」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者一切诸法中行力自在,云何说佛亦不能行、不能到?」

佛告须菩提:「若诸法平等与佛有异,应当如是问。须菩提!今诸凡夫人平等,诸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诸菩萨摩诃萨、诸佛及圣法皆平等;是一平等无二,所谓是凡夫人、是须陀洹乃至佛,是一切法平等中皆不可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诸法平等中皆不可得——是凡夫人乃至是佛。世尊!凡夫人、须陀洹乃至佛为无有分别?」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诸法平等中,无有分别是凡夫人、是须陀洹乃至是佛。」

「世尊!若无分别诸凡夫人、须陀洹乃至佛,云何分别有三宝现于世间——佛宝、法宝、僧宝?」

佛言:「于意云何?佛宝、法宝、僧宝与诸法等异不?」

须菩提白佛言:「如我从佛所闻义,佛宝、法宝、僧宝与诸法等无异。

「世尊!是佛宝、法宝、僧宝,即是平等,是法皆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佛有是力,能分别无相诸法处所:是凡夫人、是须陀洹、是斯陀含、是阿那含、是阿罗汉、是辟支佛、是菩萨摩诃萨、是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分别诸法,当知是地狱、是饿鬼、是畜生、是人、是天——是四天王天乃至是他化自在天,是梵天乃至是非有想非无想处天;是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内空乃至是无法有法空;是佛十力乃至是十八不共法不?」

须菩提言:「不知也!世尊!」

「以是故,须菩提!当知佛有大恩力,于诸法等中不动,而分别诸法。」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于诸法等中不动,凡夫人亦于诸法平等中不动,须陀洹乃至辟支佛,亦于诸法平等中不动。

「世尊!若诸法等相即是凡夫人相、即是须陀洹相,乃至诸佛即是平等相,世尊!今诸法各各相,所谓色相异,受、想、行、识相异;眼相异,耳、鼻、舌、身意相异;地相异,水、火、风、空、识相异;欲相异,瞋、痴相异,邪见相异;禅相异,无量心相异,无色定相异;四念处相异,乃至八圣道分相异;檀波罗蜜相异,乃至般若波罗蜜相异;三解脱门相异;十八空相异;佛十力相异,四无所畏相异,四无碍智相异,十八不共法相异;有为法性异,无为法性异;是凡夫人相异,乃至佛相异——诸法各各相异,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诸法异相中不作分别?若不作分别,不能行般若波罗蜜;若不行般若波罗蜜,不能从一地至一地;若不从一地至一地,不能入菩萨位;不能入菩萨位故,不能过声闻、辟支佛地;不能过声闻、辟支佛地故,不能具足神通波罗蜜;不具足神通波罗蜜故,不能具足檀波罗蜜,乃至不能具足般若波罗蜜,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诸佛,于诸佛所种善根;用是善根能成就众生、净佛国土。」

佛告须菩提:「如汝所问:『是诸法相亦是凡夫人,亦是须陀洹乃至佛。世尊!是诸法各各相,所谓色相异,乃至有为、无为法相异,云何菩萨摩诃萨观一相不作分别?』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色相空不?乃至诸佛相空不?」

「世尊!实空。」

「须菩提!空中各各相法可得不?所谓色相乃至诸佛相。」

须菩提言:「不可得!」

佛言:「以是因缘故,当知诸法平等中,非凡夫人,亦不离凡夫人;乃至非佛,亦不离佛。」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平等,为是有为法?为是无为法?」

佛言:「非有为法,非无为法。何以故?离有为法,无为法不可得;离无为法,有为法不可得。

「须菩提!是有为法、无为法,是二法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

「佛亦以世谛故说,非以第一义。何以故?第一义中无身行、无口行、无意行,亦不离身、口、意行得第一义。是诸有为法、无为法平等相,即是第一义。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第一义中不动,而行菩萨事,饶益众生。」

【论】

释曰:

须菩提思惟:「佛答实见者、妄见者无异,垢、净见无故。」思惟已,问佛:「见实者无垢无净,见不实者亦不垢不净,一切法性无所有故;无所有中无垢无净,所有中亦无垢无净。」

「无所有」断灭见故,不应有垢净!

「所有无」常见故,不应有垢净!所有若决定是有,则不从因缘生,不从因缘生故常,常故无垢无净。

须菩提白佛:「实见者、不实见者,是义云何?」

佛答:「垢、净虽无别相可说,诸法平等故,是名为净。若分别说垢净相,是事不然!一切法平等故,我说名净。」

佛告须菩提:「诸法实相,如、法性、法住、法位、实际是平等;菩萨入是平等中,心无憎爱。是法,有佛、无佛常住。」

作法皆是虚诳,是故说:「无作法,有佛、无佛常住。」

听者心即取相,着是诸法平等;如人以指指月,不知者但观其指而不视月。

是故佛说:「诸法平等相亦如是,皆是世谛,世谛非实,但为成办事故说。」譬如以金贸草,不知者言:「何以以贵易贱?」答曰:「我事须用故。」

是平等义不可说,一切名字语言音声悉断。何以故?诸法平等,是无戏论寂灭相;但觉观散心中有语言故有所说。

须菩提从佛闻诸法平等相,解其旨趣,为诸新发意菩萨故问:「世尊!若一切法空、不可说,如梦乃至如化,云何菩萨于无根本法中而生心作是愿:『我当具足檀波罗蜜,乃至为众生如应说法』?」

佛以反问答须菩提:「布施等乃至陀罗尼门说法等,此诸法非如幻、如梦等耶?」

须菩提言:「实尔!」是诸法虽有利益,不出于如梦法。

须菩提复问:「世尊!梦等法皆虚妄不实,菩萨为求实法故,行般若波罗蜜、得佛道,云何行不实法?不实法不能行檀波罗蜜等!」

佛可须菩提言:「如是!如是!布施等法,皆是思惟忆想分别,作起生法,不得住如是法中成一切种智。」

即时众中听者心生懈怠,是故佛说:「是一切法皆是助道因缘。」

若于是法中邪行谬错,是名不实;若直行不谬,即是助道法。

是法为助道故,不为果。

是布施等是有为法,道亦有为,同相故相益。

「道果」者,所谓诸法实无出生,一相——无相,寂灭涅槃;是故于涅槃不能有益。如时雨能益草木,不益虚空。

是故菩萨知是助道法及道果,从初发心来所作善法布施等,知皆是毕竟空,如梦乃至如化。

问曰:

若菩萨知诸法实相,何用行布施等为?

答曰:

佛此中说:

布施等不具足,不能成就众生。

菩萨庄严身及音声语言,得佛神通力,以种种方便力能引导众生。

是故菩萨为成就众生故,行檀波罗蜜,亦不取檀波罗蜜——若有、若无相,亦不戏论如梦等诸法,直行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可取相,乃至十八不共法亦不可取相。

知一切不可取相已,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是念:「一切无根本,不可取相,如梦乃至如化;以不可取法不能得不可取相法,但以众生不知是法故,我为是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从初发心来所有布施,为一切众生,所谓布施等诸善法为一切众生故修,不自为身。

此中佛自说因缘:「不为余事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为一切众生故。」所以者何?是菩萨远离怜愍众生心,但行般若波罗蜜,求诸法实相,或堕邪见中;是人未得一切智,所求一切智事,心未调柔,故堕诸边,诸法实相难得故。是故佛说:「菩萨从初发心,怜愍众生故,着心渐薄,不戏论毕竟空;若空有此过,若不空有彼过等。」

问曰:

如余处:「菩萨自利益,亦利益众生」;此中何以但说「利益众生」,不说「自利」?自利、利人有何咎?

答曰:

菩萨行善道为一切众生,此是实义;余处说:「自利,亦利益众生」,是为凡夫人作是说,然后能行菩萨道。

入道人有下、中、上:下者,但为自度故行善法;中者,自为亦为他;上者,但为他人故行善法。

问曰:

是事不然!下者,但自为身;中者,但为众生;上者,自利亦利他人。若但利他,不能自利,云何言「上」?

答曰:

不然!世间法尔,自供养者不得其福,自害其身而不得罪。以是故,为自身行道,名为下人。一切世人但自利身,不能为他;若自为身行道,是则断灭,自为爱着故;若自能舍己乐,但为一切众生故行善法,是名上人,与一切众生异故。

若但为众生故行善法,众生未成就,自利则为具足;若自利益,又为众生,是为杂行。

求佛道者有三种:一者、但爱念佛故,自为己身成佛;二者、为己身亦为众生;三者、但为众生——是人清净行道,破我颠倒故。

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无众生乃至无知者、见者,安住是中,拔出众生着甘露性中。

「甘露性」者,所谓一切助道法。何以故?行是法得至涅槃,涅槃名「甘露」。

住是甘露性中,我等妄想不复生。

是菩萨自得无所着,亦令众生得无所着,是名「第一利益众生」。

问曰:

上说「但利益众生故行道」,今何以故「自得无所着,令众生得无所着」?

答曰:

不得已故!若自无智慧,何能利人?以是故,先自得无所着,然后教人。

若是功德可得与他,如财物者,诸佛、大菩萨所有功德皆应与他,乃至调达、怨贼皆可与之,然后更自修集功德;但是事不然,不可我作而他得。

是亦世俗说,非第一义。何以故?第一义中无众生、无一无异等分别诸法相,此中说「亦无所着处」。

复次,如先说:「不可说相是第一义」;此中可说故是世俗。

尔时,须菩提问:「佛于道场所得法,为用世谛故得?为用第一义谛?」

须菩提意:若以世谛故得,即是虚妄不实;若以第一义故得,第一义中无得、无得者,不可说、不可受。

佛答:

以世俗语言故说「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中无得者、无有得法。何以故?若是人得是法,即是二法,二法中无道、无果。

「二法」者,是菩萨、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二法,皆是世谛故有。

若二者,佛法何得不虚妄!

若有人不得第一义,但以二法分别诸法,是则虚妄;诸佛、大菩萨得第一义故,为度众生令得第一义,虽分别诸法,非是虚妄。

须菩提复问:「世尊!若用二法无道、无果,今以不二法故,有道、有果耶?」

佛答:「二法无道、无果,不二法亦无道、无果。」

问曰:

余处说「二法是凡夫法,不二法是贤圣法」;如《毗摩罗诘经》「不二入法门」中说。

答曰:

不二入是真实圣法。或有新发意菩萨,未得诸法实相,闻是不二法,取相生着;是故或称赞不二法,或时毁呰。

又佛遮二边,说中道,所谓非二、非不二。

「二法」名各各别相;「不二」名一空相,以是一空相破各各别异相,破已事讫,还舍不二相,是即是道、是果。何以故?诸贤圣虽赞叹无二法,为不着故。

用是法得道、得果,用是法无道、无果——即是戏论;无戏论是平等法。

须菩提白佛言:「若诸法无所有性,何等是平等?」

佛答:「若离有性、无性,假名为『平等』」。若菩萨不说一切法有——不说一切法性,不说一切法相等显示;亦不说无法——无法性,无法相等显示;亦不说离是二边更有平等相,一切处不取平等相;亦不言无是平等。不妨行诸善法,是名「诸法平等」。

复次,「诸法平等」者,所谓出过一切法。

问曰:

先处处说:诸法即是平等相,平等即是诸法实,名异而义同;色如,非色、非离色。今何以说「平等出过一切法」?

答曰:

一切法有二种:一者、色等诸法体;二者、色等法中行——凡夫邪行,贤圣正行。此中说「平等」,于凡夫行中出,不言「色等中出」。

复次,平等无能行、无能到;于是须菩提惊问:「佛亦不能行、不能到?」

须菩提谓:是法虽甚深微妙难行,是事佛应当得!

佛答:「从须陀洹乃至佛,皆无能行、无能到。」

佛意:三世十方佛,不能行、不能到,何况一佛!平等性自尔故。

须菩提复问:「佛于一切法中行力自在,佛无碍智慧,无处不到,云何言不能行、不能到?」

佛答:「若佛与平等异,应有是难——『何以不能行、不能到?』今凡夫平等、须陀洹平等、佛平等,皆一平等,无二无分别。」

是凡夫乃至佛,自性不能自性中行、不能自性中到;自性应他性中行。

是故佛说:「若佛与平等异,佛应行平等。但佛即是平等故,不行、不到」,非以智慧少故。

须菩提白佛言:「若平等,凡夫乃至佛不可得异,今凡夫、圣人不应有差别!」

佛可须菩提问:「平等中无差别,世谛故凡夫法中有差别。」

复问:「若凡夫乃至佛无有差别,云何三宝大现于世间,大利益众生?」

佛答:「平等即是法宝,法宝即是佛宝、僧宝。」

何以故?未得法时,不名为佛;得平等法故名为佛;得是平等法故,分别有须陀洹等差别。

须菩提受佛教:「是法皆无合、无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唯佛有是力,于空、无相中,分别是凡夫、是圣人。」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诸佛不分别是法,云何当知有地狱乃至十八不共法?」

问曰:

诸佛如日出,不能令高者下、下者高,但能照明万物,令有眼者别识;诸佛亦如是,亦不转诸法相,但以一切智照,为人演说令知。汝何以故言:「若佛不分别诸法,云何知有地狱乃至十八不共法?」如今畜生等现目所见,人皆识知,何须佛说!

答曰:

佛虽不作好丑诸事,而演说示人。

知有二种:一者、凡夫虚妄知,二者、如实知。

知畜生等相,是凡人虚妄知;佛为知实相,故言:「佛不分别诸法,云何知有地狱等」。

复次,诸佛法寂灭相、无戏论;此中若分别有地狱等相,不名为「寂灭」、「不二」、「无戏论法」。佛虽知寂灭、不二相,亦能于寂灭相中分别诸法,而不堕戏论。

离诸法实相者,虽眼见畜生等,亦不能如实知其相。

如牛,角、足、尾等诸分边和合,更有牛法生,是为一。

诸分多、牛法一,一不作多、多不作一。

有人言:此说非也!除此诸分,应更有牛法力用可见。

牛法众分和合生,而牛法不异众分。何以故?见此众分合故,名为见牛,更不见余物为牛。

异者破一;一者破异;不一不异,破一异;若无一异,云何有不一不异?

若入是诸法平等中,尔时,始如实得牛相。

是故言:「若佛不分别诸法相,不说二谛,云何善说畜生等?」所谓「于平等不动而分别诸法。」

「不动」者,分别诸法时,不着一、异相。

须菩提白佛:「如佛于诸法等中不动,辟支佛乃至凡夫于诸法等中亦不动。何以故?诸佛平等相,乃至凡夫亦平等相。

「世尊!若尔者,佛云何分别诸法是色异,色性异,受性异,乃至有为、无为性异?若不分别诸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得从一地至一地乃至净佛国土。」

佛答:「于汝意云何?推寻色等相,为是空不?」

「世尊!实空!」

「空中有异相法不?」

答言:「不!」

何以故?是毕竟空,以无相智慧可解,是中云何有异相?

佛语须菩提:「若空中无异相,空便是实,是故汝云何于空中分别诸法作是难?

「毕竟空中,空亦不可得,各各相亦不可得,汝云何以空、各各相为难?」

以是因缘故,当知诸法平等中,无分别故,无凡夫人。但凡夫人,非实相,不离实相,凡夫实相即是圣人相,是故言:「不但凡夫,不离凡夫,乃至佛亦如是。」

须菩提以平等相大利益,欲知平等定相,是故问:「为是有为?为是无为?」

佛答:「非有为、非无为。」

何以故?若「有为」,皆是虚诳作法;若「无为」,「无为法」无生住灭故无法,无法故不得名「无为」;因「有为」故有「无为」。如《经》中说:「离有为,无为不可得。」如离长无短,是相待义。

问曰:

「有为法」是无常,「无为法」是常,云何言「离有为,无为不可得」?

答曰:

「无为法」无分别故无相;若说常相,不得言「无相」。

破有为法故名「无为」,更无异法。

如人闭在牢狱,穿牆得出;破壁是空,更无异空,空亦不从因缘生;无为法亦如是,「有为法」中先有「无为」性,破「有为」即是「无为」,是故说:「离有为,无为不可得」。

是有为、无为性,皆不合、不散,一相,所谓「无相」。

佛以世谛故说是事,非第一义。

何以故?佛自说因缘:「第一义中无身、口、意行;有为、无为法平等,即是第一义。」

观是有为、无为法平等,亦不着一相。

「菩萨于第一义中不动而利益众生」;方便力故,种种因缘为众生说法也。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五

 

上篇:大智度论

下篇:金刚般若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释经论部目录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地经论

佛地经论卷第一 亲光菩萨等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上 大乘论师婆薮槃豆释 后魏北天...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亦名金刚能断般若) 无着菩...

转法轮经忧波提舍

转法轮经忧波提舍翻译之记 转法轮经。如来初说。忧波...

佛说三摩竭经

佛说三摩竭经 吴天竺沙门竺律炎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枯树经

佛说枯树经一卷 僧伽尼城北,迦叶佛时偷婆,陷在下方...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序 龙图阁直学士左朝奉大夫知处州军...

佛说嗟韈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佛说嗟韈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西天中印度摩伽...

【注音版】虚空藏菩萨经

虚空藏菩萨经...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佛说护国经

佛说护国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 如《相续解脱经》说:...

临终开示的技巧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们常常会劝临终人万缘放下...

信忍、悟忍、喜忍

只要仰信佛的知见,把它转为自己的知见,我们也就大悟...

凡做大事的人,于小事决不肯轻忽

【原文】 当一切时,小心勤慎。且莫学说大话,不认真用...

「成功学」背后的社会焦虑

一、问世间成功为何物 几年前,我以记者身份,去中国最...

【推荐】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的确,我国有些人士喜欢如此地...

既知死后无情义,早把生前恩爱勾

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无意义,对你的增上一点都...

群牛喻人

佛陀在罗阅祇国的竹林精舍时,有一天接受居士的祈请,...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学问类: 1、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2、茅鹿门云:人生...

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戒,能降服粗重的烦恼。比如很多人有抽烟的习惯,想戒...

七种蔬菜美白有奇效

豌豆 多吃豌豆可以祛斑驻颜,《本草纲目》称豌豆具有...

菩萨能开娱乐场吗?如何认识他是菩萨

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有种方法,叫四摄法。 四摄呢,同事...

人体生病的四个原因

药师法门里面说:疾病的症状是非常复杂的,千变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