镡津文集卷第三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辅教编下
孝论
叙曰。夫孝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虽然其说不甚着明于天下。盖亦吾徒不能张之。而吾尝慨然甚愧。念七龄之时。吾先子方启手足。即命之出家。稍长诸兄以孺子可教将夺其志。独吾母曰。此父命。不可易也。逮摄衣将访道于四方。族人留之。亦吾母曰。汝已从佛。务其道宜也。岂以爱滞汝。汝其行矣。呜呼生我父母也。育我父母也。吾母又成我之道也。昊天罔极。何以报其大德。自去故乡凡二十七载。未始不欲南还坟陇修法为父母之冥赞。犹不果然。辛卯其年。自以弘法婴难。而明年乡邑亦婴于大盗。吾父母之坟庐。得不为其剽暴。望之涟然泣下。又明年会事益有所感。遂着孝论一十二章示其心也。其发明吾圣人大孝之奥理密意。会夫儒者之说。殆亦尽矣。吾徒之后学。亦可以视之也。
明孝章第一
二三子祝发方事于吾道。逮其父母命之。以佛子辞而不往。吾尝语之曰。佛子情可正。而亲不可遗也。子亦闻吾先圣人其始振也。为大戒即曰。孝名为戒。盖以孝而为戒之端也。子与戒而欲亡孝。非戒也。夫孝也者大戒之所先也。戒也者众善之所以生也。为善微戒善何生邪。为戒微孝戒何自邪。故经曰。使我疾成于无上正真之道者由孝德也。
孝本章第二
天下之有为者莫盛于生也。吾资父母以生。故先于父母也。天下之明德者莫善于教也。吾资师以教。故先于师也。天下之妙事者莫妙于道也。吾资道以用。故先于道也。夫道也者神用之本也。师也者教诰之本也。父母也者形生之本也。是三本者天下之大本也。白刃可冐也。饮食可无也。此不可忘也。吾之前圣也后圣也。其成道树教。未始不先此三本者也。大戒曰。孝顺父母师僧。孝顺至道之法。不其然哉。不其然哉。
原孝章第三
孝有可见也。有不可见也。不可见者孝之理也。可见者孝之行也。理也者孝之所以出也。行也者孝之所以形容也。修其形容而其中不修。则事父母不笃惠人不诚。修其中而形容亦修。岂惟事父母而惠人。是亦振天地而感鬼神也。天地与孝同理也。鬼神与孝同灵也。故天地之神不可以不孝求不可以诈孝欺。佛曰。孝顺至道之法。儒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之后世而无朝夕。故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至哉大矣孝之为道也夫。是故吾之圣人欲人为善也。必先诚其性而然后发诸其行也。孝行者养亲之谓也。行不以诚则其养有时而匮也。夫以诚而孝之。其事亲也全。其惠人卹物也均。孝也者効也。诚也者成也。成者成其道也。効者効其孝也。为孝而无効。非孝也。为诚而无成。非诚也。是故圣人之孝。以诚为贵也。儒不曰乎。君子诚之为贵。
评孝章第四
圣人以精神乘变化而交为人畜。更古今溷然茫乎。而世俗未始自觉。故其视今牛羊。唯恐其是昔之父母精神之所来也。故戒于杀不使暴一微物。笃于怀亲也。谕今父母则必于其道。唯恐其更生而陷神乎异类也。故其追父母于既往则逮乎七世。为父母虑其未然则逮乎更生。虽谲然骸世而在道然也。天下苟以其不杀劝。则好生恶杀之训。犹可以移风易俗也。天下苟以其陷神为父母虑。犹可以广乎。孝子慎终追远之心也。况其于变化而得其实者也。校夫世之谓孝者。局一世而闇玄览。求于人而不求于神。是不为远而孰为远乎。是不为大而孰为大乎。经曰。应生孝顺心爱护一切众生。斯之谓也。
必孝章第五
圣人之道以善为用。圣人之善以孝为端。为善而不先其端。无善也。为道而不在其用。无道也。用所以验道也。端所以行善也。行善而其善未行乎父母。能溥善乎。验道而不见其道之溥善。能为道乎。是故圣人之为道也无所不善。圣人之为善也。未始遗亲。亲也者形生之大本也。人道之大恩也。唯大圣人为能重其大本也。报其大恩也。今夫天下之为道者孰与于圣人。夫圣人之道大臻。巍巍乎独尊于人天。不可得而生也。不可得而死也。及其应物示同乎天人。尚必顺乎人道。而不敢忘其母之既死。不敢拒其父之见命故方其成道之初。而登天先以其道谕其母氏。三月复归乎世。应命还其故国。示父于道而其国皆化。逮其丧父也。而圣人躬与诸释负其棺以趋葬。圣人可谓与人道而大顺也。今夫方为其徒。于圣人则晚路末学耳。乃欲不务为。孝谓我出家专道。则吾岂敢也。是岂见出家之心乎。夫出家者将以道而溥善也。溥善而不善其父母。岂曰道邪。不唯不见其心。抑亦孤于圣人之法也。经谓父母与一生补处菩萨等。故当承事供养。故律教其弟子得减衣钵之资而养其父母。父母之正信者可恣与之。其无信者可稍与之。有所训也矣。
广孝章第六
天下以儒为孝。而不以佛为孝。曰既孝矣。又何以加焉。嘻是见儒而未见佛也。佛也极焉。以儒守之。以佛广之。以儒人之。以佛神之。孝其至且大矣。水固趋下也。洫而决之。其所至不亦速乎。火固炎上也。嘘而鼓之。其所举不亦远乎。元德秀。唐之贤人也。丧其母哀甚。不能自效。刺肌沥血。绘佛之像。书佛之经。而史氏称之。李观唐之闻人也。居父之忧。刺血写金刚般若。布诸其人。以资其父之冥。遽有奇香发其舍。郁然连日。及之其隣。夫善固有其大者也。固有其小者也。夫道固有其浅者也。固有其奥者也。奥道妙乎死生变化也。大善彻乎天地神明也。佛之善其大善者乎。佛之道其奥道者乎。君子必志其大者奥者焉。语不曰乎。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戒孝章第七
五戒始一曰不杀。次二曰不盗。次三曰不邪淫。次四曰不妄言。次五曰不饮酒。夫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言信也。是五者修则成其人显其亲。不亦孝乎。是五者有一不修则弃其身辱其亲。不亦不孝乎。夫五戒有孝之蕴。而世俗不睹忽之。而未始谅也。故天下福不臻而孝不劝也。大戒曰。孝名为戒。盖存乎此也。今夫天下欲福不若笃孝。笃孝不若修戒。戒也者大圣人之正胜法也。以清净意守之。其福若取诸左右也。儒者其礼岂不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其诗岂不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是皆言以其正也。夫世之正者犹然。况其出世之正者乎。
孝出章第八
孝出于善。而人皆有善心。不以佛道广之。则为善不大而为孝小也。佛之为道也。视人之亲犹己之亲也。卫物之生犹己之生也。故其为善则昆虫悉怀。为孝则鬼神皆劝。资其孝而处世。则与世和平而亡忿争也。资其善而出世。则与世大慈而劝其世也。是故君子之务道不可不辨也。君子之务善不可无品也。中庸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如此之谓也。
德报章第九
养不足以报父母。而圣人以德报之。德不足以达父母。而圣人以道达之。道也者非世之所谓道也。妙神明出死生。圣人之至道者也。德也者非世之所谓德也。备万善被幽被明。圣人之至德者也。儒不曰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曰君子之所谓孝也。国人称愿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虽然。盖意同而义异也。夫天下之报恩者。吾圣人可谓至报恩者也。天下之为孝者。吾圣人可谓纯孝者也。经曰。不如以三尊之教度其一世二亲。书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不其然哉。不其然哉。吾从圣人之后。而其德不修其道不明。吾徒负父母而媿于圣人也夫。
孝略章第十
善天下道为大。显其亲德为优。告则不得其道德。不告则得道而成德。是故圣人辄遁于山林。逮其以道而返也。德被乎上下。而天下称之曰有子若此。尊其父母曰。大圣人之父母也。圣人可谓略始而图终善行权也。古之君子有所为而如此者。吴泰伯其人也。必大志可以张大义。必大洁可以持大正。圣人推胜德于人天。显至正于九嚮。故圣人之法不顾乎世嗣。古之君子有所为而如此者。伯夷叔齐其人也。道固尊于人。故道虽在子而父母可以拜之。冠义近之矣礼曰。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俗固本于真。其真已修。则虽僧可以与王侯抗礼也。而武事近之矣。礼曰。介者不拜。为其拜而蓌拜也。不拜重节也。母拜重礼也。礼节而先王犹重之。大道乌可不重乎。俗曰。圣人无父。固哉小人之好毁也。彼[梳-木+目]然而岂见圣人为孝之深淼也哉。
孝行章第十一
道纪。事其母也。母游必以身荷之。或与之助。而道纪必曰。吾母非君母也。其形骸之累。乃吾事也。乌可以劳君邪。是可谓笃于亲也。慧能。好鬻薪以养其母。将从师。患无以为母储。殆欲为佣以取资。及还而其母已殂。慨不得以道见之。遂寺其家以善之。终亦归死于是也。故曰叶落归根。能公至人也。岂测其异德。犹示人而不忘其本也。道丕会其世之乱。乃负母逃于华阴山中。丐食以为养。父死于事。而丕往求其遗骸既至而乱骨不辨。道丕即祝之。遽有髑髅跃至其前。盖其父之骸也。道丕可谓全孝也。智藏古僧之劲直者也。事师恭于事父。师没则心丧三年也。常超事师中礼。及其没也。奉之如存。故燕人美其孝悌焉。故律制佛子必减其衣盂之资以养父母也。然此诸公不遗其亲。于圣人之。意得之矣。智藏常超谨于奉师。盖亦合于其起教之大戒者也。可法也矣。
终孝章第十二
父母之丧亦哀。縗絰则非其所宜。以僧服大布可也。凡处必与俗之子异位。过敛则以时往其家。送葬或扶或导。三年必心丧。静居修我法。赞父母之冥。过丧期唯父母忌日孟秋之既望。必营斋讲诵如兰盆法是可谓孝之终也。昔者天竺之古皇先生。居父之丧则肃容立其丧之前。如以心丧而略其哭踊也。大圣人也夫。及其送之。或舁或导。大圣人也夫。目犍连。丧母哭之恸。致馈于鬼神。目犍连亦圣人也。尚不能泯情。吾徒其欲无情邪。故佛子在父母之丧。哀慕可如目犍连也。心丧可酌大圣人也。居师之丧必如丧其父母。而十师之丧期则有隆杀也。唯禀法得戒之师心丧三年可也。法云在父母之忧哀慕殊甚。饮食不入口累日。法云古之高僧也。慧约殆至人乎。其父母垂死。与诀皆号泣。若不能自存。然丧制哭泣虽我教略之。盖欲其泯爱恶而趋清净也。苟爱恶未忘游心于物。临丧而弗哀。亦人之安忍也。故泥洹之时。其众抚膺大叫而血现若波罗奢华。盖其不忍也。律宗曰。不展哀苦者亦道俗之同耻也。吾徒临丧可不哀乎。
坛经赞(称经者。自后人尊其法。而非六祖之意也。今从其旧不敢改易。亦可谓经则论在其本经下卷之末)
赞者告也。发经而溥告也。坛经者。至人之所以宣其心也。何心邪佛所传之妙心也。大哉心乎。资始变化而清净常若。凡然圣然幽然显然。无所处而不自得之。圣言乎明凡言乎昧。昧也者变也。明也者复也。变复虽殊而妙心一也。始释迦文佛以是而传之大龟氏。大龟氏相传之三十三世者。传诸大鉴(六祖諡号大鉴禅师)大鉴传之而益传也。说之者抑亦多端。固有名同而实异者也。固有义多而心一者也。曰血肉心者。曰缘虑心者。曰集起心者。曰坚实心者。若心所之心益多也。是所谓名同而实异者也。曰真如心者。曰生灭心者。曰烦恼心者。曰菩提心者。修多罗其类此者。殆不可胜数。是所谓义多而心一者也。义有觉义有不觉义。心有真心有妄心。皆所以别其正心也。方坛经之所谓心者。亦义之觉义。心之实心也。昔者圣人之将隐也。乃命乎龟氏教外以传法之要。意其人滞迹而忘返。固欲后世者提本而正末也。故涅槃曰。我有无上正法。悉已付嘱摩诃迦叶矣。天之道存乎易。地之道存乎简。圣人之道存乎要。要也者至妙之谓也。圣人之道以要则为法界门之枢机。为无量义之所会。为大乘之椎轮。法华岂不曰。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华严岂不曰。以少方便疾成菩提。要乎其于圣人之道利而大矣哉。是故坛经之宗尊其心要也。心乎若明若冥若空若灵若寂若惺。有物乎无物乎。谓之一物固弥于万物。谓之万物固统于一物。一物犹万物也。万物犹一物也。此谓可思议也。及其不可思也不可议也。天下谓之玄解。谓之神会。谓之绝待。谓之默体。谓之冥通。一皆离之遣之。遣之又遣。亦乌能至之。微其果然独得与夫至人之相似者。孰能谅乎。推而广之则无往不可也。探而裁之则无所不当也。施于证性则所见至亲。施于修心则所诣至正。施于崇德辩惑则真妄易显。施于出世则佛道速成。施于救世则尘劳易歇。此坛经之宗所以旁行天下而不厌。彼谓即心即佛浅者。何其不知量也。以折锥探地而浅地。以屋漏窥天而小天。岂天地之然邪。然百家者虽苟胜之弗如也。而至人通而贯之。合乎群经断可见矣。至人变而通之。非预名字不可测也。故其显说之。有伦有义。密说之。无首无尾。天机利者得其深。天机钝者得其浅。可拟乎可议乎。不得已况之则圆顿教也。最上乘也。如来之清净禅也。菩萨藏之正宗也。论者谓之玄学。不亦详乎。天下谓之宗门。不亦宜乎。坛经曰。定慧为本者。趋道之始也。定也者静也。慧也者明也。明以观之静以安之。安其心可以体心也。观其道可以语道也。一行三昧者。法界一相之谓也。谓万善虽殊皆正于一行者也。无相为体者尊大戒也。无念为宗者尊大定也。无住为本者尊大慧也。夫戒定慧者三乘之达道也。夫妙心者戒定慧之大资也。以一妙心而统乎三法。故曰大也。无相戒者戒其必正觉也。四弘愿者愿度度苦也。愿断断集也。愿学学道也愿成成寂灭也。灭无所灭。故无所不断也。道无所道。故无所不度也。无相忏者忏非所忏也。三归戒者归其一也。一也者三宝之所以出也。说摩诃般若者谓其心之至中也。般若也者圣人之方便也。圣人之大智也。固能寂之明之权之实之。天下以其寂。可以泯众恶也。天下以其明。可以集众善也。天下以其权。可以大有为也。天下以其实。可以大无为也。至矣哉般若也。圣人之道非夫般若不明也不成也。天下之务非夫般若不宜也不当也。至人之为以般若振。不亦远乎。我法为上上根人说者宜之也。轻物重用则不胜。大方小授则过也。从来默传分付者密说之谓也。密也者非不言而闇证也。真而密之也。不解此法而辄谤毁。谓百劫千生断佛种性者。防天下亡其心也。伟乎坛经之作也。其本正其迹効。其因真其果不谬。前圣也后圣也。如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复之。浩然沛乎若大川之注也。若虚空之通也。若日月之明也。若形影之无碍也。若鸿渐之有序也。妙而得之之谓本。推而用之之谓迹。以其非始者始之之谓因。以其非成者成之之谓果。果不异乎因谓之正果也。因不异乎果谓之正因也。迹必顾乎本谓之大用也。本必顾乎迹谓之大乘也。乘也者圣人之喻道也。用也者圣人之起教也。夫圣人之道莫至乎心。圣人之教莫至乎修。调神入道莫至乎一相止观。轨善成德莫至乎一行三昧。资一切戒莫至乎无相。正一切定莫至乎无念。通一切智莫至乎无住。生善灭恶莫至乎无相戒。笃道推德莫至乎四弘愿。善观过莫至乎无相忏。正所趣莫至乎三归戒。正大体裁大用莫至乎大般若。发大信务大道莫至乎大志。天下之穷理尽性莫至乎默传。欲心无过莫善乎不谤。定慧为始道之基也。一行三昧德之端也。无念之宗解脱之谓也。无住之本般若之谓也。无相之体法身之谓也。无相戒戒之最也。四弘愿愿之极也。无相忏忏之至也。三归戒真所归也。摩诃智慧圣凡之大范也。为上上根人说直说也。默传传之至也。戒谤戒之当也。夫妙心者非修所成也。非证所明也。本成也本明也。以迷明者复明所以证也。以背成者复成所以修也。以非修而修之。故曰正修也。以非明而明之。故曰正证也。至人暗然不见其威仪。而成德为行蔼如也。至人颓然若无所持。而道显于天下也。盖以正修而修之也。以正证而证之也。于此乃曰罔修罔证罔因罔果。穿凿丛脞竞为其说缪乎至人之意焉。噫放戒定慧而必趋乎溷茫之空。则吾末如之何也。甚乎含识溺心而浮识。识与业相乘循诸嚮而未始息也。象之形之人与物偕生。纷然乎天地之间。可胜数邪。得其形于人者。固万万之一耳。人而能觉。几其鲜矣。圣人怀此虽以多义发之。而天下犹有所不明者也。圣人救此虽以多方治之。而天下犹有所不醒者也。贤者以智乱。不肖者以愚壅。苹平之人以无记惛。及其感物而发喜之怒之哀之乐之。益蔽者万端。暧然若夜行而不知所至。其承于圣人之言则计之博之。若蒙雾而望远。谓有也谓无也。谓非有也谓非无也。谓亦有也谓亦无也。以不见而却蔽。固终身而不得其审焉。海所以在水也。鱼龙死生在海而不见乎水。道所以在心也。其人终日说道而不见乎心悲夫。心固微妙幽远难明难凑。其如此也矣。圣人既隐。天下百世虽以书传而莫得其明验。故坛经之宗举乃直示其心。而天下方知即正乎性命也。若排云雾而顿见太清。若登泰山而所视廓如也。王氏以方乎世书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斯言近之矣。涅槃曰。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中间五十年。未曾说一字者。示法非文字也。防以文字而求其所谓也。曰依法不依人者。以法真而人假也。曰依义不依语者。以义实而语假也。曰依智而不依识者。以智至而识妄也。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者。以了义经尽理也。而菩萨所谓即是宣说大涅槃者。谓自说与经同也。圣人所谓四人出世(即四依也)护持正法应当证知者。应当证知。故至人推本以正其末也。自说与经同。故至人说经如经也。依义依了义经故。至人显说而合义也合经也。依法依智故。至人密说变之通之而不苟滞也。示法非文字故。至人之宗尚乎默传也。圣人如春淘。淘而发之也。至人如秋濯。濯而成之也。圣人命之而至人効之也。至人固圣人之门之奇德殊勳大也。夫至人者始起于微。自谓不识世俗文字。及其成至也。方一席之说而显道救世。与乎大圣人之云为者。若合符契也。固其玄德上智生而知之。将自表其法而示其不识乎。死殆四百年。法流四海而不息。帝王者圣贤者。更三十世求其道而益敬。非至乎大圣人之所至。天且厌之久矣。乌能若此也。予固岂尽其道。幸蚊虻饮海亦预其味。敢稽首布之以遗后学者也。
真谛无圣论
真谛者何。极妙绝待之谓也。圣人者何。神智有为之谓也。有为则以言乎权。绝待则以诣乎实。实之所以全心而泯迹。权之所以摄末而趋本。然则真谛也者。岂容拟议于其间哉。聊试寓言以明其蕴耳。夫真谛者群心之元心也。众圣之实际也。如也非如也非非如也。隐群心而不昧。现圣智而不曜。神明不能测。巧历不能穷。故般若曰。第一真谛无成无得。言其体而存之。则清净空廓圣凡泯然。言其照而用之。则弥纶万有鼓舞群动。然则体而存之。若其本乎。照而用之。似其末乎。当其心冥于至本也。默乎清净而绝圣弃智。是亦宜尔。所谓第一义谛廓然空寂。无有圣人孰为缪乎。而秦人以为太甚迳庭不近人情。若无圣人而知无者谁欤。是亦未谕其微旨也。若夫凡圣知觉者。真谛之影响妄心之攀缘耳。存乎影响即凝滞于名数。以乎攀缘则眩惑于分别。是则非圣而圣而圣人。所以大圣。无知而知其真知。所以遍知。昔人有问于昔人曰。云何是第一义谛。应曰。廓然无圣。问者或曰。对朕者谁。应曰。不识。然斯人也非昧圣而固不识也。盖不欲人以形言而求乎真谛者也。而问人不悟。乃复云云。刻舟求剑。远亦远矣。以指标月其指所以在月。以言谕道。其言所以在道。顾言而不顾其道。非知道也。视指而不视其月。非识月也。所以至人常妙悟于言象之表。而独得于形骸之外。净名默尔而文殊称善。空生以无说而说。天帝以无闻而闻。其不然乎。
镡津文集卷第三
上篇:镡津文集
下篇:辩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