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高雄文殊讲堂清规

慧律法师  2010/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1、真观照。保持秒秒安祥。一日明心见性。灵光普荫人天。

2、勤念佛。念念要生彼国。念到不念而念。弥陀不从他得。

3、虔礼佛。消尽平生罪业。欲了施主供养。便是这个法则。

4、常念经。虔诚报答四恩。信口念出四句。自成大藏全文。

5、敬师长。随力随时供养。百孝不如一顺。不可回头倔强。

6、学老成。第一不可夸能。猖狂硬气粗疏。神人一见生嗔。

7、教子弟。不可随他游戏。谆谆教诲成人。好作人中大器。

8、除懒隋。凡事向前去做。你若避懒偷安。人神哪得卫护。

9、学定力。直把私心尽绝。誓死往生极乐。自然万缘俱息。

1O、近善人。死心蹋地亲近。学些好样在肚。自然脱俗离尘。

11、离恶友。一恶般般出丑。王法不怕恶人。恶人披枷带扭。

12、轻财物。不可千方百计。一口气若不来。一文拿它不去。

13、甘淡泊。自古圣贤皆然。莫嫌粗茶淡饭。有道高僧如是。

14、持戒行。戒是佛祖正令。受持不守毗尼。徒劳丧身失命。

15、要听教。不宜开口乱道。无念无住无相。佛祖开颜含笑。

16、断烦恼。一了千百俱了。终朝烦烦恼恼。此生那得悟道。

17、明因果。粒粒米皆辛苦。吃了若不修行。做牛做马还补。

18、和大众。慎勿互相争斗。聚头说是说非。空把光阴来送。

19、吃些亏。又要带三分呆。心似寒灰枯木。是非从何处来。

20、常知足。算管衣衫淡泊。休想他人财物。不顾自己福薄。

21、惜物资。一针一草勿弃。随心恣意侵损。福享与你算计。

22、趁少年。诸般要去向前。当此臂力强健。莫待老来悲残。

23、起得早。迟起修行不了。明朝又有明朝。明朝寿命难保。

24、口谨默。不可多嘴饶舌。若然惹是招非。地狱少你不得。

25、立主意。务使顿明心地。妄为颠倒攀缘。阿鼻谁人可替。

26、忍人辱。忍辱天下和睦。此章佛祖真传。忍辱少罪多福。

27、远俗事。俗家人事如麻。杜绝尘缘烦扰。自然别有生涯。

28、断妄心。妄心好事难成。若依妄心行事。必有祸患临身。

29、达道理。切莫非人是己。谦和每让三分。相见人人欢喜。

30、信佛法。三藏一口吞却。方知源远流长。可接佛祖一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净慧法师:修行要抓住当下这一念

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

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

问: 请法师开示,我们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是...

持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断除妄想,去除思虑。持咒,要注意三...

一切时一切处,洪名圣号不离心口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

多培福多修慧,成佛就快了

我这一次到台湾去,见到台湾那边的佛教事业办得很好。...

大乘佛教修学的三个次第

楞严经在大乘佛教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因为...

不是它障碍你,是你自己障碍自己

们知道一个人生的真理,就是生命当中但除迷情,不除其...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神经系统是受心理的影响

思量能变就是第七意识,老是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

如何超度过去所造的杀业

如果以前有过杀业的话,拜八十八佛,或者持《大悲咒》...

离心无境,所有的境都是幻化出来的意识

唯识实在是太深,这个名相也很繁琐,但是唯识它是开启...

全世界的真相就是假相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于相上言,真的是佛以...

【佛教词典】见随眠

【见随眠】 p0638   如随眠有七种中说。   二解 ...

【佛教词典】文善巧

云何文善巧?谓善知训释文词故。云何词善巧?谓能善知...

能否「带业往生」,该怎样「带」

如果业障不消除,你一事无成。有的人说带业往生;有的...

《地藏经》传授给我们的修行方法

《地藏经》上所传授给我们的修行的法门:当我们出生了...

转劫浊成净土,莫过于放生

一方面,佛教认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我们不...

宏海法师:正法学堂答疑

(问题一)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请法师开示,念佛是念...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问: 因为家里人反对,所以总是要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

戒贪得自在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

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

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

大安法师:菩提心的八种相状

大乘行人发菩提心,由于当人的根性与时节因缘的差异。...

保胎之要重在节欲

作父母的谁都希望子女健康、聪明。要作到这一点,除后...

看病的时候,应为病人念一偈子

凡沙门、居士,见疾病人,须时看护之。 就是说有了生病...

阿那律-天眼第一

无忧的童年生活 在《阿弥陀经》里记载著十六位大阿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