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持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9/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持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断除妄想,去除思虑。持咒,要注意三点:无断,无虑,无住。也即是,无间断,无思虑,无留住。

1. 无间断:

念咒有四步:受—读—诵—持。

受:先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咒语,最好有一定的长度的,比如宝箧印,大悲咒,佛顶尊胜。

读:然后是读,多读,读通顺了,不拗口,有节奏,好听。

诵:之后是背诵,背诵熟练了,一气呵成,没有一字的间断,没有一字的错误。

持:然后才是持咒。这三大咒语任挑一个,能一口气背诵21遍,大概45分钟。除了正常的换气呼吸外,没有一个字的间断,没有一个字的错误,才可以称为持。

2. 无思虑:

持咒的首要目的就是断除思虑和妄想。所以无思虑,无疑虑。是持咒的方向。

妄念问题:

人人都有妄念,妄念并不可怕,问题在于你对待他的态度,不要被卷进去,也不要妄图去断除他。对妄念,不理睬,直接持咒,不间断。妄念自生必自灭,本是无常,何需断除?佛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让你明白,本来没有问题,又何须解决?有问题,就需要解决。而一个问题解决了, 另外一个又产生了。永无止尽,根本没有解决问题。

气息问题:

有人持咒久了,气息弱,气短气虚。这个问题的根源有二,一是有淫漏,精气不足,气息虚弱,不能持久。二是有思虑,气息不畅。所以,一要戒淫,炼精化气,使精气充沛。二,要放下身心,了无牵挂,直接持咒,能快就快,突破意识,放下思虑。咒在意先,随念随观。一放下思虑,气息自然通畅。本来无问题,也无需解决。

咒在意先:

常人都是先思想,后说话,说出心中的念头。而持咒是反过来,突破思想,不用思想,直接持咒,能快就快。在思想未产生前,咒就先出来了。咒一出来,思想就破了。咒要熟练到,不用思想,脱口而出。要能突破思想,还未来得及思想,咒就念出来了。咒出来了,思想就放下了,唯有观照。持咒要快,快的来不及思想。“咒在意先,随念随观。”

3. 无留住:

持咒有了境界,比如咒音的穿透力,力度,回音等等。就容易产生执着,执着于这些东西。于是就成了障碍。持咒,不应该留住于任何境界。

无住于境界:

持咒久了,会有功夫,咒音有力度,穿透力,回音等等。你会喜欢这些感受,喜欢了,也就会去追求。追求气息更强劲,更有摄受力。追求了,就停留在那个境界,于是境界成了障碍。所以,一定要放下对境界的追求,不断持咒,能快就快,突破意识,了无牵挂。

无住于当下:

持咒清净了,会体验到“念念当下”的感觉。字字音音,清澈明了。字字全力,音音全心,落地有声,归于当下。这个是很好的境界。但也会因为喜欢而去最求念念当下的感受。就会喜欢,会追求每个音都更加有力,都落在当下。而每个当下,皆是随生随灭,求之不得的。所以不可执著,不可留住。

随灭随生:

每个咒音都是念念当下,都是每个当下。而每个当下都是随生随灭,皆是空性。而持咒,既要明白无常空性。也要明白妙有。所以,随生随灭的同时,也是随灭随生,运用自在。既随生随灭,没有留住。又随灭随生,没有间断,生生不息,连绵不断。既念念当下,又念念无住。

在家持咒的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声音:

真正持咒的人讲究咒音,最好是以梵语的原音发音,而且每一个音节在印度都有它一定的意义和作用。但万千法门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难免在读音方面会有一些偏差,我们怎么来看呢?在认真听取师父传教的基础上,尽量与之相同,如果无心的多少出现了一些偏差,应知道一切修持法门,以心为主。

(2)时间:

持咒不一定非要在打坐或拜佛的时候,任何时间都可以持咒,乘车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洗澡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生气的时候、遇到麻烦的时候、甚至是做梦的时候都可以,最好是把持咒变成一种习惯,只要心有空闲的时候都可以,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做梦的时候记得持咒而不受惊吓,才能在生气的时候记得念咒而知道自控,才能在陷入困境的时候记得念咒而化解逆缘,而只有在任何时候还记得持咒,才可能在生死关头因此而得到解脱。

持咒的时间根据不同的处境,一句两句也行,一两个钟头也行,不需要固定时间的。

(3)方法:

持咒最好还是和打坐、手印结合起来,保持心情平静,身体放松。可以轻声念出声来,也可以动嘴而不出声,还可以在心里默念,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怎么觉得适合自己放松就怎么来。

平实工作和生活的空暇时间,不方便打坐或持手印,就保持专心,心里默念就行。

(4)观想:

要根据个人不同的修行境地来,大多数人如果让他刻意观想某个佛菩萨像,或者某个种子字等,不仅观想不来,分了心神,还容易走偏,魔变成你想看到的佛菩萨像或者光点、殊胜境界等,让你跟着他跑,时间一长就着了魔还不自知,以为上了什么境界。

因此可以不用观想,心无牵挂,任其自然,任你什么意境,是佛菩萨像也好,是仙境也好,来就来了,去就去了,不追求,不执著,不动心,耐得住寂寞和单调,只是全心全意,反复不断的念诵, 一字一字从心里过。

如果有时分了神,一边念咒一边想别的,这也很正常,只需要保持一颗内观的心,知道自己跑神了,赶紧回来专心持咒,久而久之,那个想跑神的念头一出,你就能看到它,“想跑?没门!”一把揪回来,老实呆着念咒。再久一点,你连想跑的心都没有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运命」而不被「命运」》

当前命相、风水、地理之学大行其道,相信的人为数不少...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业疏》云: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

六个方法对治烦恼

问: 大师您好,我自己很容易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烦恼,也...

做方丈当执事,看着是好事,实际是障缘

你在修道当中遇着一些个障碍,这个障碍也有顺缘、也有...

修禅定的基本要求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

星云大师《福报与福气》

福报,这是人人所希求的!人的身体胖了,就说「你发福...

什么样的修行人才能住山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有了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

忆念弥陀慈父

在很小的时候,我喜欢观看电视上播放的《济公传奇》,...

自利利他是圆满成功的人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续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说的...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佛教词典】阿字为月轮种子

(杂语)三密观观阿字为月轮,是阿字本不生之法有理智...

【佛教词典】安立真如

【安立真如】 p0625   瑜伽七十七卷八页云:四者,安...

不要以为建庙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为有人修道

人们做着种种苦力,才能够造一个房子。所以建庙造伽蓝...

什么是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什么?就是大慈大悲。你能大慈大悲,你就...

发财最快的8字咒

雨宝陀罗尼经比较长,我们只念咒心就可以。雨宝陀罗尼...

这放不下,那丢不开,哪会相应啊

这人呐!在佛法中就怕没有一点染,没有一点信心,那就...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我们来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内涵,是要...

化解冤亲债的六个方法

1、吃素戒杀并回向冤亲债主 吃素是断杀戒杀的开始,从...

有些行为不能让它辗转相续

那么你后面发心一正以后,你还要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

极乐世界的四种国土

(一)凡圣同居土: 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

匆忙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生命本需要凝视与倾听,凝视朝来暮去,看兴亡多少事;...

出现恐惧的时候,千万要紧抓这句佛号

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

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 生者皆得宿命愿: 【设...

为何寺院大门叫「山门」或「三门」

山门又作三门,乃大乘佛教及丛林之象征。本义为寺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