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改善生态环境要从心做起

大安法师  2015/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改善生态环境要从心做起

由于人类日趋膨胀的物欲与自我中心主义,地球的生态环境正不断遭到破坏而日益恶化,陷入每况愈下、难以自拔的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

依报(所处环境)随着正报(身心业力)而转移,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法界中多维空间无量,且当处并存,不相妨碍。吾人只能见到与自己业力相应的空间。富丽的天界,清净的佛刹,或剧苦暗冥的地狱界,与吾人业力不相应,故不知不见。

地水火风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四大要素,随净秽善恶之心业的不同,地水火风便有相应的现相。

(1)地大不变随缘,随净心善业之缘,则地平如掌,广大无际;随染心杂业之缘,则丘陵坎坷、荆棘沙砾;

(2)水大不变随缘,随净心善业之缘,则水流光明,澡浴清净,波扬妙音;随染心杂业之缘,则雹露霜雪,溪涧沟壑,乃至洪涛泛肆;

(3)火大不变随缘,随净心善业之缘,则光明恒盛,无须日月;随染心杂业之缘,则昼夜日月,林木烟焰;

(4)风大不变随缘,随净心善业之缘,则和风清畅,吹诸树叶铃铎,出微妙音,哀亮和雅;随染心杂业之缘,则春和夏热,秋萧冬寒,倒岳旋岚,飞沙走石。

总之,地水火风构成的种种外境景观,悉皆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依正不二,生存环境(依报)与吾人身口意三业(正报)同构对应。多恶口故,地生荆棘;谄诳曲心故,地则高下不平;悭贪多故,则水旱不调,地生沙砾(沙漠化)。清净平等慈悲故,则地面无诸荆棘,唯生青软茸草,诸树叶茂果硕,众采共庄严,处处有池沼,弥覆杂色花,园苑擢芳林,好鸟皆翔集。

依正不二的基本原理启示我们:生态环境的优劣与吾人的心性德业呈正比例相关。心净则土净,心秽则土秽。改善生态环境首应改善吾人的心灵环境。长期以来,吾人受利欲的驱使,在人与自然、人与生物方面存在诸多错误的观念,诸如人类中心主义,享乐主义等。由此引发出一系列对自然界生物的暴力行为,严重地破坏了人与生态环境的内在平衡,并因之吞咽恶业所酿制的苦果。现在该是我们冷静下来,净化自身的身口意,改善生态环境,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时候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

整个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提升,从杂染的...

返观内照,观此生灭之心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须向读书作文已了时,种种应缘处...

出家人,其实一点也不闲

《禅林宝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衲子守心城,奉戒律。...

不识自心,尽名邪行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又云: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

心就像是一座寺庙

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

心与性

有一学僧至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请示道: 禅-是心的...

心存善念就能逢凶化吉

选一则旧时的故事给大家:从前有一位书生,姓焦名雄,...

梦参老和尚:想修禅,怎么入定?

今天有个小道友,劳动的,她突然间看到我,看看左右没...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问: 一位法师说本师释迦牟尼佛没有在任何一部经典上说...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

审察自心的真与伪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

【佛教词典】非业为因法

【非业为因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六页云:非业为...

【佛教词典】一化五味之教

(术语)天台宗区别释迦如来一代之教法为华严时、阿含...

一边想发财,一边却挥霍浪费

问: 如何发财? 梦参老和尚答: 很简单,做布施。我...

树立素食的正知见

问: 请益法师一个问题,世间有这样的观点,认为维生素...

大安法师:吃素的循序渐进

印祖对于不能吃全素的念佛行人也很慈悲。也确实有很多...

福禄没有了,吃的东西也没味道了

你看有什么得不得呢?见了性的人,具足大智慧,大辩才...

这些祖师为何要把参禅放下而转修净土

自后蕅益,截流,省庵,梦东等,诸大祖师,莫不皆然。...

印光大师:祭祖用素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即久,不知其非,凡以为...

凡夫应常系心观二十事

佛陀要我们这样的凡夫常当系心观身,观二十事,它们是...

化解和对治瞋心的方法

瞋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通常所说的生气、憎...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

越是你困难的时候、越要这样去发心

无灾无害地过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这个谁都得...

父母都应该教育孩子记住这四句话

怎么样才能给父母亲带来光荣呢?印光祖师说,我们应该...

普贤十大愿的精神

普贤菩萨作为法王之子,在《普贤行愿品》中,发大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