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  2016/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乱,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蕅益大师用天台的教理作了诠释,还有很多注经家也都有诸多的讨论,我们看到这些讨论,对我们都很有启发,很有指导意义。

我们念佛,在功夫上也一定要取法于上,争取做到事一心不乱,争取做到伏住烦恼,乃至灭除烦恼。取法于上,增上往生的品位。因为品位的高低全凭持名功夫的深浅,我们还是要向上去要求。但是这里要注意,不能把这个作为往生的最低条件,所以我们还要找到一个往生的底限在什么地方。我们要向高限努力,同时我们要守住往生的底限。

往生的底限,不一定需要事一心和理一心,你具足信愿,散乱心也能往生。对这一点,一定要非常明晰的了解,蕅益大师在其它的著述里面都谈到这一点,散乱心具足信愿可以往生,只不过是下品往生而已。这样我们的心就比较踏实了。

这些年来,很多人对往生条件感到很恐惧不安,听说念佛一定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听说一定要念到清净心才能往生,听说一定要一心不乱才能往生,他内心就很恐惧。还听说一个概率,古人往生是万修万人去,现在人往生是万修一二去,于是他就琢磨着,录取概率这么低,一万个人里面就只录取一个两个,我是不是在这个侥幸录取的范围之内呢?想一想,自己不行呀,自己就给自己边缘化了——我往生不了。这都是很严重的问题。

要知道,古代、过去是信愿称名万修万人去,现在仍然是信愿持名万修万人去,乃至于未来到了刀兵劫的时候,佛法全都灭尽,留着这部《阿弥陀经》住世一百年的那么一个最苦难的时候,你只要信愿称名,仍然还是万修万人去。弥陀的悲愿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为何也易招魔事

有人问省庵大师:参禅一门,全仗着自己的力量,所以常...

如何证得念佛三昧

【原文】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

想长相庄严,最好去西方极乐世界

他有福荫,这种人一出生下来,他的长相都是很庄严的仪...

只念一句佛号够吗,需不需要再加经咒

问: 师父您好,弟子觉得只念一句佛号是不足够的,必...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

大安法师:念佛不求往生与五逆十恶者相同

修净土法门的人,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

亡者有瑞相,能否判断已往生极乐

问: 我们这里有一座净土寺,成立了助念团,好多居士...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

净宗十三祖的净土思想,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点缀在...

【推荐】对阿弥陀佛的力量有怀疑

我们念佛法门,往生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往生最大的障...

病痛是否都是冤家债主所致

问: 是否身体上任何不适宜、病痛,如感冒、着凉等一...

这八个字误却了往生大事

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说: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

【佛教词典】冬夜

(术语)冬至之前夜也。幻住清规十一月冬至曰:其冬夜...

【佛教词典】身受与心受差别

【身受与心受差别】 p0679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卷十...

十念法费时短,而所得功德却无尽大

【原文】 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

不去对治昏沉,你就在不断增长愚痴

关于昏沉和掉举的过失,《宗大师》说昏沉的自体是痴。...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佛力加持

佛能度一切众生,但是他不能度无缘之人。我们说佛不度...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论语》中有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这句话说的是我们不...

爱的细节

年底的时候,是游子归家的时候,更是父母期盼的时候。...

【推荐】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临泉县黄岭...

想做就做,想丢就丢

我有位印度籍的信徒,时常觉得不安全,有次他请我去他...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圣严法师《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

成就自我

有一个人对一件精美的陶瓷瓶说:你真漂亮,而且你的寿...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

问: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比如准提咒。 宏海法师答:...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