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大安法师  2017/05/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业力大就是随业流转;但心力更大,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所以讲旷劫殊勋,就无量劫以来,那种最大的功勋在此一举,就是要用殷重的心来念这句佛号,我们才能截断生死之流,叫横超三界,带业往生。

所以了解这个,我们就得要为死亡做准备,不要以为我们还能活多少年,对于一个净业行人来说,就像印祖说的,时时要念这个死,要把这个死放在额头上,明天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值得追求,值得眷恋。明天我就要死了,我往生的资粮在什么地方?或者当下我就要死了,生命就在一呼吸间,对于一个真正真为生死、信愿念佛的人来说,他一定要克服一种对死亡的恐惧,要思维无量劫以来,我们在轮回这么悠久,这么苦难。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一切为死亡做准备是完全值得的。如果一个念佛人,碰到死亡他很害怕,他叫爹叫娘,他的心是涣散,可以说你在信愿上是不及格的。有人常常问,要深信切愿,什么样的情况才叫深信切愿?我们也可以讲出很多,但我讲还是讲一个根本的,就是你对死亡有没有恐惧?一般的人他都有身见我执,他都想贪恋,多活几年,这种人他是害怕死亡的,他是不敢面对死亡的,他在死亡面前,他会千方百计,想尽办法,去延长他的生命的。如果这个人是个士兵,他就会做逃兵,他就不可能是勇往直前地向前冲的。

所以你看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的一个勘验,如果一个武士还怕死的话,就不是真正的武士,一个真正的武士是随时准备死亡的,而对于死亡他没有内心的那种纠结的,可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我们要训练哪。

如果对我们的业报身,对我们的妄心,对这个三界的一切,产生了深刻的厌离心的话,那好,我们对这一期生命的结束,就会非常坦然,而且我们是带着一种非常神往的、愉快的、欢喜的心,等待着那一刻,阿弥陀佛拿着莲台来接引我们,这时候如果他有这种心态,心力很专注的话,这时候四大分离的痛苦会离开他,阿弥陀佛一现前注照,他整个的身心,还在一个非常良好的状态,光明摄受他的神识在莲台上,只要神识出去了,这个肉体对他来说,就是一件衣服脱掉,物质现象,带着微笑离开这个世间。这才是一个净业行人,真为生死、深信切愿、老实念佛的那样的一刻,他很自在。

就好像省庵大师,省庵大师能够安然地写完偈颂,就愉快地走。他跟我们示现一个人,一个修行人,不是要追求寿命有多少长的,他才四十九岁呀。这种寿命就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往生的时机成熟了,什么时候愉快地走。

省庵大师是用他的一生,来给我们传达这种信息,能够往生是最大的一件事情,度众生的事情,可以放在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再回来,所以不一定要活到八十、九十,四十九岁成功就四十九岁走,三十九岁成功就三十九岁走,二十九岁成功就二十九岁走,还有人家沙弥的阶段,那十几岁,他也走。所以是把往生这个事情,作为头等的大事,唯一的一件,什么样的价值都不能跟这个来比况,这时候你才能体现,你是一个真为生死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的众生每天都在干什么

问: 在净土的众生还造孽吗?阿弥陀经中说净土世界的...

浅谈净业三福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际遇。释迦牟尼佛则...

极乐世界是快速成佛的地方

有人说成佛一定是在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精进修持后还...

四十八大愿——(第25愿)菩萨演一切智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我...

善导大师因机施教的故事

一、度化屠户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妇孺皆知,但多...

为什么要求生净土

为什么要求生净土?第一,人身难得,要求究竟的解脱。...

专修净业,自得心开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

这样念佛才能得到真实利益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入道,念阿弥陀佛当然可以往生...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定业可免还是不可免

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我们讲慈悲,有三种慈:众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 众...

能够信愿念佛是人中芬陀利华

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光明、愿力、德行,要...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最后看第二十二愿 菩萨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

【佛教词典】三种圆融

(名数)华严宗所明:一、事理圆融,事如波,理如水,...

【佛教词典】金刚铃菩萨

为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之一,四摄菩萨之一。位居金刚界...

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有一篇开示《与方圣胤居士...

冷灰灰不冷

自古以来道家修炼人都把发火,气恨视为修炼者之大忌。...

用功办道这件事,应分分秒秒皆如是才行

用功办道这件事,不论是几个七,天天如是、时时如是、...

末法时代众生饮苦食毒

《佛说无量寿经》讲到:末法时代的众生饮苦食毒,未尝...

如何才算有正知正见的布施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想...

星云大师《为自我信心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垂听一个胆怯的声音,在您的座...

不为富贵贫贱而转移

历代禅师写诗者为数不少,往往禅境颇高,超凡入圣,成...

一切都虚妄不实,还有必要分辨是非善恶吗

问: 如果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那有必要去分辨是非善恶...

法布施能得三十二种功德

首先讲讲什么是法布施,所谓法布施就是布施佛法,比如...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

几年前,参礼九华山时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联:若不回...

净土法门是否可以即净即密

问: 我是专修莲师心咒得大利益,不知净土法门是否即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