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

2014/03/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

几年前,参礼九华山时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联: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当时琢磨了很久,也想不明白回头是什么意思。

念佛了之后才渐渐明白,回头不是走回头路,而是回转自己的念头。法师说:不要执着自己的知见,众生的知见往往都是错误的。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很多时候,工作和生活里的困境是自己造成的,尤其是不恰当的言行和举止,往往就是障碍的源头。

大多数人的生活里并没有什么大灾难,却时常有些小烦恼,还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很多的家庭或者团体,却因为这些小事影响了和谐的氛围。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开示: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有一位居士提及自己和公婆的相处心存芥蒂。一位师兄教她这样来思惟:你就当他是佛菩萨来度化你的。还有每天想他有哪十点(一两点也可以)比你做得好,把别人的优点记下来。

佛菩萨的画像都是低眉垂目的,向内观。我们的双眼要学会看别人的优点,见贤思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身在镜中勤修行,心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大师有首偈子谈道:要作莲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红...

世尊示苦行非道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

初心修悟要法

(一)如何修悟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

圣严法师《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散漫可以分为头脑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头脑的散漫就...

除虎记

平日为人在懂得缩小自己, 时时谦虚,以礼待人,则所...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

圣严法师《佛教的修行方法》

修行的意义 今天的讲题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善导大师他的行门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正行与杂行。 什...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

天底下最难的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

佛教的是非观 天底下,我们最不能正确面对的就是是与非...

太虚大师:楞严经大意

楞严是经名,今由楞严寺发起讲经,故讲楞严大意。本人...

忍一切的劳苦,也要忍一切的辱

上午,慈航堂某法师等师徒六,七人,上山参拜老和尚,...

【佛教词典】无碍

(一)梵语 apratihata。又作无阂、无碍、无障碍、无挂碍...

【佛教词典】畜生道

六道之一。又作畜生趣。即畜生之依止处。众生以生前所...

【佛学漫画】鉴真大师

鉴真大师...

父亲往生净土的故事

我们全家学佛修净土法门,缘起于父亲往生西方净土的真...

感应道交有四种差别

感应道交跟我们众生的修学机感的情况,智者大师分成十...

专心一致,才能统摄你的心

各位同学在学佛过程中,切莫蹉跎岁月,一定要懂得如何...

佛号在心中是不可取代的

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讲到一个公案: 宋朝有一个人叫...

唐代中原著名高僧一行和尚

一千二百六十年多前的唐开元年间,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

佛教徒对国家社会应做出什么贡献呢

现在的社会,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做为一个佛教徒,...

为了我们的健康请尽量素食

1976年,美国成立由参议员乔治麦高文主持的营养与人类...

大安法师正月初二新春开示|善导大师《劝念佛偈》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善导...

慧律法师:在家众要怎么修行

什么叫做修行?现在说在家众三点: 第一,要守我们的...

如何看待慈善事业与念佛的关系

在《无量寿经》里面,佛早已对这种问题有个答案。在这...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