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大安法师  2017/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

“正念分明”,有很多人把正念仅仅理解为是念阿弥陀佛。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个地方。

正念,包括他愿往生的念还在占主导地位。这个正念 —— 信、愿、行三者,他能够保持愿往生心,这也是正念。不一定非得是要念“阿弥陀佛”四个字不可,才叫正念,他有时真的是病得念不出来呢?病得念不出来,张不开口,难道他就不能往生吗?经典当中讲,你平时具足信愿持名,乃至临命终时,你就是如睡梦去,他也是往生了。阿弥陀佛的愿王,它导引我们神识的这种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呀!所以我们保持愿往生心,跟阿弥陀佛的愿相应,也是正念。这里一定要有一个比较有余地的解释。

因为有人就很执着什么呢?我们这几年都听到,很多人听说临终这一念一定要念阿弥陀佛,如果不念阿弥陀佛就不能往生。这个问题,粗粗一听觉得有道理,但细细一想,不尽然。

你能够正念分明,把这句名号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然很好,我们也要提倡,这是你功夫比较得力的表现。但也确实有很多人在临命终时,这一念没有朗朗地把阿弥陀佛念起来,难道他就会下三恶道吗?佛说,就像一棵树向西面倾倒的势已经形成了,无论你怎么砍倒这棵树,它都是向西面倒的。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相信阿弥陀佛引导我们的功能,因为他是接引佛,有时候我们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地震、海啸,疾病疼痛到极点的时候,这句阿弥陀佛确实起不来啊,这是我们的困难啊,这是我们的业障啊。但是我们确实平时发了深信切愿之心,确实愿意去呀,阿弥陀佛一定会解救我们的障碍。

所以对这个事情的考量,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但又不能说我们提倡临终不要正念也能往生,不是这样说的,我们说你保持愿往生心,也是正念。

“诸根悦豫”,你身体没有疾病,没有碰到突发的厄难,就表示比较愉悦。一旦碰到疾病的疼痛和厄难的横来,他就会恐惧,他就会慌乱。

从心里来看,你没有贪恋,对身见、家亲眷属没有贪恋,对往生,对弥陀的救度没有迷惑颠倒,这就叫“分明”。这个说法是莲池大师说的,也是省庵大师这么注解的,没有贪恋、没有迷惑就是“分明”。不一定你这句佛号念的声音念得清清楚楚才叫分明,才叫正念。

所以有很多人自立章程,就把大家搞得又有一重不安了。谁能保证临终这一念就把“阿弥陀佛”四个字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呢?谁也不能保证。因为临命终时是太困难的时候了,四大即将分离,无数劫的业力种子正在沸腾、现行的时候,神识把控整个的场面就像猛风当中的一片树叶,你还能够从容地把这句阿弥陀佛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有这样的人,那是修行功夫很得力的人,但是你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能达到这个水平。

所以我们平时为什么要训练自己深信切愿,尤其这个愿,特别是《西方发愿文》这个愿,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占主导地位的,愿往生心永远不要把它丢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

念佛宜修易行之行

原文: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

契证到念佛三昧,那极乐世界就在当处

这桩事情同时是显示极乐世界这样的一种微妙无碍的功德...

临终是否要在佛号上才能往生

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愿的其中三愿十八愿,十九愿,二十...

四十八大愿——(第18愿)十念皆生我国

意谓: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听闻我名号功德已,生起至诚...

念佛人为何还会遭遇车祸

近日,有位初学佛的贾居士讲述了一件事。最初带领贾居...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净土行人信愿不真切的表现

信愿不真切具体表现在有五个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

大安法师:助念与往生的关系

问: 有的助念团说助念也有师承的,通过一些其他一些...

信忍、悟忍、喜忍

只要仰信佛的知见,把它转为自己的知见,我们也就大悟...

犯邪淫戒后,信愿持名还能往生吗

问: 请问犯五戒中邪淫戒的在家居士信愿持名能往生吗?...

【佛教词典】扶惑润生

谓菩萨为济度众生,故不断烦恼,反由烦恼之扶助而于三...

【佛教词典】厕之位置

(杂语)天竺精舍,其西置厕院,或置于其南。摩诃僧祇...

心的本质简单到无法想象

对于心的真正本质,我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因为它就在...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我们中国佛教弘扬中,最能够落实到行处的,就是禅宗和...

佛弟子修学的四点建议

人生如大海,如何从痛苦的此岸到达快乐的彼岸,必须依...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我们要思考一件事情,其实我们也做了不少善事了,我们...

《金刚经》精华的40句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岂可轻言自杀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

学会忘记

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吃饭时,朋友...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

五缸黄金的秘密

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富翁,他虽然很有钱,但却生性悭...

虽然控制不了妄想,但是要知道什么是妄想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如...

愿为智所骂,不为愚所叹

愿为智所骂,不为愚所叹;愚者叹于恶,明者叹于善。─...

慧律法师:给每个佛弟子的「三千万」遗产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楞严》救正法。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