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大安法师  2018/1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人”者,“忍”也

“忍”字从刀从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感、很柔弱、很柔软的,结果在上面有把刀,这说明这样的心是很坚定的,有能忍耐力、有决绝力的。

所以这个能忍之人是有很大力量、很大能力的,一般的人是忍不了的,用佛教六度而言,就是“忍辱”。人最难忍的是侮辱,儒家讲“士可杀不可辱”,你可以把我杀掉,但不能侮辱我。

佛教进一步讲,有智慧的人连侮辱都能欢喜地接受。寒山、拾得两位大师的对话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观点。

智者的对话

寒山云: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

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

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

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

这是一忍到底呀!

所以说东方文化讲“忍”,是有深刻含义的,因为人和人之间都是业缘关系,你不能忍的话,这个业缘的因果会加重的!你若能忍,作还债想的话,就会回归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忍,既要“忍劳”,又要“忍苦”。

第一是“忍劳”

在伦常关系里,为人子,要代父母之劳;为人弟子,要代师父之劳。

而且这个“忍劳”啊,非常辛苦,白天黑夜地干,什么都干。还不能有怨气,得要有欢喜心、感恩心去做!“忍”,就是你要有智慧的心,来宁静地接受,这是忍劳。

第二是“忍苦”

有的人能忍“劳”,但忍不了“苦”。“苦”就是苦其心志啊,比如你干得很辛苦,别人还诽谤你,这时很多人就受不了了。

要任劳任怨啊,这个“怨”就是“苦”的一种情况。当你付出了很大辛苦,冲风冒雨干得很累,如果别人称赞一下,觉得很舒服。如果别人说:“你怎么这么卖力拼命啊,一定是为名为利吧?”很多人可能就受不了了,实际上就是要“忍”!

你忍劳忍苦,最终是为什么?是要担当“柱地撑天之事”!要担当起顶天立地的大事,你就得要用含忍、隐忍、大忍的这种心量、意志力、柔韧性来担当。

这就是孟子讲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你看历来建大功、立大业的人,都是受过很多苦的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修道开悟的人,也是历经创伤才能达到啊!就像王阳明这样天资聪颖的人,也正是因为坎坷、苦难,才使得他在龙场开悟了啊!

所以当有苦难现前的时候,别人的诽谤现前的时候,你一定要忍得住啊!

成大业的人都很能“忍”

比如韩信,遭胯下之辱,没有心量的人,是忍不下来的。一个杀猪佬,看到韩信佩把剑,说:“你虽然是个大个子,还喜欢腰佩刀剑,但其实内心胆怯。你如果不怕死,你就用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面临这样的选择,要么用剑刺他,要么就从他胯下爬过去。

一般的人可能就会怒发冲冠地说:“我就跟你干了,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叫血气之勇、匹夫之勇,如果是这样,那就没有后来拜将封侯的韩信了。

韩信盯着这个人看了好一会,选择了从他胯下爬过去。这就是能做大事业人的心量,如果没有这一点,他一定动手,那个杀猪佬肯定不是他的对手,但韩信可能就会坐牢甚至被问成死罪了。

所以这个忍劳、忍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啊!现在的教育都是竞争,都是吃不了一点亏啊!

古人说“吃亏是福”啊,你为别人劳作,为别人服务,做义工,扫地,刷盘子,就是在修福报啊!而且你要以欢喜心去做,表面上好像是吃亏,其实以后你是要得大便宜的!你动心忍性的力量就会现前了。

“忍”从同体的至诚心里发出来才有力量。

不是从仁义之心里出来的“忍”不是真忍,实际上他也忍不了,一定是血气之人!我跟你对着干,你骂我一句我要还你两句,你踢我一脚我要打你两拳,你给我两棍子我要给你一刀!就是这样,不能忍的人很可怜。

《人字发隐》的缘起

再跟大家讲讲印祖作《人字发隐》的缘起,可能更能帮助大家理解这个“忍”字。

1938年,印祖78岁的时候,一个皈依弟子——彭孟庵,为避战乱,带着儿子来到了灵岩山。

大家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时代背景。1937年日本军队和中国军队在上海大会战,随后日军占领上海,紧接着苏州沦陷。战乱中老百姓很受苦,苏州当时是十人当中七人逃跑,占百分之七十的人都逃跑了。

彭孟庵的儿子叫彭兆农,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也皈依了,法名开本。他住在寺院呢,跟同寮房的人闹意见,有点小事不和睦就生气。

这个事情被印光大师知道后,就把开本叫到面前,和颜悦色地教育他。告诉他做人要以“忍”为主,要做到“忍”。为此印祖说了一件他自己小时候发生的事情。

印祖说他那时还没有开本大,按村里的习俗,一般秋收之后就会请戏班子来唱戏,以感谢神。印祖呢,就提前搬了一个椅子在戏台前面正中的地方摆好,准备看戏。

但还没等印祖坐下去,村里同姓的一个小青年就过来了,态度很粗暴,厉声说:“这把椅子是谁放的?”印祖说:“我。”“我”字话音未落,那个小青年的两道耳光就上来了。印祖顿时头痛欲昏,眼花乱灿。然后小青年又把印祖的椅子给抛到数尺外去了。

碰上这桩事情,当时还很小的印祖是怎么处理的呢?他忍下来了,一声不吭,忍痛吞声地坐到旁边去了。

印祖回家后没有跟父母讲,他怕父母爱子心切,也许可能会跟那一家人发生口角,产生更大的问题,所以就忍下来了。这件事情就这样风平浪静地过去了。

印祖从此益知自励,不敢稍有疏忽。随着印祖渐渐长大成人,全村人对印祖都很赞叹。

有一天,那位很粗暴的人在途中遇见印祖,迎上来笑着请他到家里坐。而印祖也是笑着答应了,二人和好如初。

印祖说这件事,他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在这件事中,他固然是示弱了,但弱又何妨呢?

印祖对开本说,希望你能学我的“弱”(就是做人一定要忍,忍是做人之道),而不要将新名词“竞争”二字,奉为神圣不可侵犯。

过了几天,印祖就写了意义深邃的《人字发隐》来劝诫世人。

所以做人一定要有这种“忍”,才能够担当大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嗔是在你心中活动,伤害的正是你自己

当然这是一个有相的观察,或者我们也可以根据无相的观...

惟有能忍才能止诤

有一次,佛陀在俱啖弥的地方说法的时候,弟子群中发生...

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

古语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

【推荐】佛法告诉我们,要这样去对待逆境与业力

人处在这个世间,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么顺利?遭受一...

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该如何对待

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很容易生气,乃至于说你随便...

【推荐】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

常行堪忍者,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有多喜乐

世人都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可...

星云大师《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

前言 佛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义...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道德的力量超越了肉体的生命

信字,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言,意味着是人说出的...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

问: 请开示:作为佛教徒、学佛者,应该有怎样的心态...

佛号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具足烦惑习染的众生,处斯五浊恶世,大多汩没尘劳,醉...

【佛教词典】发心

修行之要,最重发心,发心方有趣向,趣向方达道果。发...

【佛教词典】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

【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 p0996 世观释六卷十一页云:得...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

慧律法师:佛教徒对风水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佛教徒是采取中道的态度。这风水对我们凡夫来讲确确实...

回光返照是观照什么

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就是我们讲的称性起修,...

圣严法师:该不该多生小孩

问: 现在已经是少子化社会,少生小孩或不生小孩,真...

会观照的人,还怕人生会不圆满吗

佛教有一个修行的法门,名为观照。凡今日社会人士,不...

福报不是靠争抢,而是由辛苦培植而来

有一对亲兄弟从小关系很好,各自成家后也经常往来,但...

提不起极乐世界的乐,应当怎么办

问: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来极乐世界的...

如何远离那些不顺的报应

我们应远离恶业,勤修良善,就不会遭如是报应,不遭那...

修行人不能跟太放逸的人在一起

一般凡夫众生的内心是昏昧闇钝,他也不知道有什么变化...

追求物质的乐受是无底洞

你生活的快乐不快乐,活得幸不幸福,你是不是有一个正...

菩萨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

同性恋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大乘造像功德经》: 弥勒!复有四缘,令诸男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