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大安法师  2019/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十不起贪计身见愿。这一愿意谓:设使我成佛时,国中天人以般若的空性,破除对身见的贪恋执著;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阿弥陀佛因地为何要发起这一愿呢?法藏菩萨考察他方世界的众生轮回六道的根本,在于对自我的执著。我执有两种,一种是深隐的俱生我执,即第七末那识执著阿赖耶的见分为自我。俱生我执是与生俱来的,不待分别就存在的。另一种是分别我执,即第七末那识执取前六识为我所用。

贪计身体即是基于我执对自身虚妄计度执取,由此产生爱憎、违顺之情执。有这个坚固的自我就会产生我所之占有欲,追求高知名度为我作荣耀,摄取财富为我作感官享乐,娇妻美妾满足我贪欲的快意,等等。

由于这种我执的贪恋,便导致不择手段地占有,宠辱皆惊,可知贪计身体是一切烦恼罪恶的根源。而修行即是从我执下手,如果我执不破,纵然有禅定、神通、多闻,终不能解脱轮回的束缚。

是故释尊一代时教,二十二年演讲般若空性,即是对凡夫众生厚重的身见烦惑而施设的法药,开示四大(地水火风)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身心都是众缘和合的假相,是吾人坚固妄想的产物,如幻如化,觅我了不可得。

然四大五蕴的体性本如来藏,清净本然,遍周沙界。然而身心的假相却是很难破除的,也正是由于我执的坚固,起惑造业,遂令我等轮转三界六道,无有休止。破了见思惑,即是阿罗汉;进一步破尘沙惑,得人法二空,即是菩萨;人空法空究竟破尽,就圆成佛果。如是修因证果,在此土万难万难,是故法藏菩萨发愿:在我成佛所住持的净土,诸往生者自然显发智慧光明,照见五蕴皆空,知一切法,皆悉寂灭,见思烦惑,伏断无余。诸往生者,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无彼无我,无竞无讼,随意自在。

在此土难以破除的我执,一经往生彼土,便以般若慧剑予以摧破,并进而自然破法执。人法二空,本具的神通智慧朗现。诚如善导大师所云:“三明自然乘佛愿,须臾合掌得神通。”圆顿快捷,直以弥陀果德为己用,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带业往生的凡夫,在彼土得疾速成就佛果,在此愿中亦可获得消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

没能力断烦恼,要持佛号求往生

这里得生,就是往生,能够往生四土,从四个土来判,因...

「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冲突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

【推荐】念佛者得人天鬼神恭敬

一个念佛人为什么他的种性高贵?《无量寿经》说,念佛...

摄受二乘人回归净土

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获罪无量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体功德

得波罗蜜者,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

天地广阔,不要画地自限

天地广阔,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占有一席之地而自寻烦恼。...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大安法师2023年新春开示

正月初一开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师、诸位优...

大安法师:大悲悯念末法众生

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

当前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

问: 当前佛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请慈悲开示。...

四十八大愿——(第19愿)勤修我皆接引

意谓: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发起成佛度众生的菩提心,修...

【佛教词典】世尊

如来十号之一。即为世间所尊重者之意,亦指世界中之最...

【佛教词典】天亲

(人名)Vasubandhu,梵名婆薮槃豆,又曰婆修槃陀,译...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江西道一禅师。汉州什方县人也。姓马氏。本邑罗汉寺出...

最逍遥的人生

人若学会与人无争、与事无争,才能过着逍遥又自在的人...

以金刚慧断烦恼

今天接着讲《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四祖道信大师说:...

大安法师:胸怀越大,福报越大,智慧越大

一个人他的福报的大小、智慧的浅深,就看他的胸怀。胸...

临终神识失控,如何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问: 平时深信切愿,行持也坚持,但临终时四大分解,凡...

如何布施给乞丐才能更完满

问: 说到财布施,我们到路边给乞丐布施,朋友说到那...

省庵大师论发愿的重要性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妄想如顽猴野马一样,该如何调伏

讲了不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我看有些人就没有用心...

隋代高僧道绰大师

今天我们讲的这位祖师叫道绰大师。道绰大师呢,跟昙鸾...

诵经后出现不如意,可以先不诵吗

问: 师父,如果诵经后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

打坐念佛气一直在头上鼓,应该如何解决

问: 我打坐念佛好几年了,近三年打坐气一直在头上鼓,...

戒律与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 说到佛教戒律,主要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