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大安法师  2019/1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菩萨本行经》里面谈到,若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去布施,不能以“恭敬心”去布施,不能以“欢喜心”布施……布施的发心很重要——心态。或者“贡高自大”而布施(这就是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有一个成语叫“嗟来之食”——碰到饥荒的年代,很多人施点粥饭,这是好、善事,然而他对人家饥饿的人却是很轻蔑,就说“嗟”。 “嗟”就是“喂”。“喂!给你!”就是这样布施。正好碰到很有刚骨的人,就说:“我就是由于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个样子。”

这就贡高自大而布施,认为自己了不起,“你们这些快饿死的人,我有很大的优越感”。这就是没有恭敬心。

一个菩萨布施,一定要恭敬心,要平等心。或者接受布施的是一个邪知邪见的人,那么这样就等于你在一个很贫瘠的土地上耕种。下的种虽然多,但所收获的却是很少。这叫“施多福少”。

相对应的是“施少福多”:如果在布施的时候,你以“欢喜心”布施,你以“恭敬心”去给予,以“清净心”去给予。清净心就不求回报。

如果你说“你很困难的时候,我给你一顿饭吃,给你多少衣服;等你发达的时候,你得要几倍给我”,那这就是交换的行为了,放“高利贷”了,这就不清净。因为真正布施“三轮体空”,不求回报。

或者你所布施的对境,正好是证到圣位的阿罗汉,或者是法身大士、菩萨,那你就幸运了。就好像你在一个肥沃的良田中,下的种子虽然少,但收获的却是很多。你看这里面就比较复杂了:布施多,反而福报少;布施少,反而福报多。有这种不同的情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不愿做老二,谁服你做老大呢

说起来,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十分凑巧:在俗家兄弟三人...

福报是用来修行的,不是用来享受

有道友问:自己从事股票业多年,感觉不务正业,但生活...

惜福长寿,奢侈短命

从前有两位太学生,同年同月同日同个时辰出生,又同年...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问: 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对傲慢我总是无法控制,傲...

戒除骄慢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

【推荐】应在福中更修福,切莫福报造恶业

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做了恶事,却没有恶报。比如说生...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我今天在过堂的时候,看见各人吃饭,渐渐有些散乱。吃...

修福从恭敬三宝开始

问: 请问法师,弟子刚刚皈依,应当如何理解三宝的功德...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前来助念的人越多越好吗

问: 弟子所在的小城镇念佛人极少,很难组建助念团,...

四十八大愿——(第7愿)皆得天耳彻听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

不信净土的人有这四种特点

那怎么样才能信净土法门呢?前面的偈颂谈到多生多劫以...

坑蒙拐骗是自掘坟墓

本来朋友之间有规劝共财之义,朋友是由家庭中转向社会...

【佛教词典】远沾妙道

(术语)去佛遥远之众生,沾于法华妙道而得利益之意。...

【佛教词典】三十六禽

(术语)子丑等十二时,有鼠牛等十二兽,此一一兽中,...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此句出自度门神秀禅师的示众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宝贵的时间不是用来生气的

小宝气呼呼地放学回来了,和爸爸妈妈讲述学校里发生的...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原文: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务远,不肯认真...

星云大师:健康最重要

人间什么最重要?健康最重要!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健康,...

占寺院或僧众的便宜,这个千万要不得

三宝物分佛物、法物和僧物。 佛物有供养物、受用物、献...

欲望适度则为利,过度则为害

如果生活是海,那么欲望如潮。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

修行的三种方法

第一,观想 依《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

无视生命的苦痛 源于心灵的麻木不仁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宰我问孔子:爹妈死了,非...

扑灭心头燃烧的嫉妒火

嫉妒心,是指对强于自己、超过自己的人心怀忌妒,是对...

大臣铸铜钟

战国时代,楚王命令大臣北宫奢铸造一座大铜钟。好的铜...

流水有心终汇海——蕅益大师略传

农历正月廿一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圆寂日。蕅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