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极乐世界的17种依报庄严

大安法师  2020/06/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极乐世界的17种依报庄严

作为净土法门的修行人,经常会被问到,极乐世界好在哪里?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通常大家的回答是:极乐世界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纵然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称扬赞叹西方净土种种庄严功德,亦不能为之宣说。

上述的回答虽好,但其实对方依然不知道极乐世界到底好在哪里,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参考答案的重要性了。

古印度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将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概分为三类二十九种功德成就(从29个方面总结了极乐世界的好):一者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凡有十七种),二者阿弥陀佛庄严功德(凡有八种),三者彼诸菩萨庄严功德(凡有四种)。每种功德成就均以偈颂加以精要的概述。

如果下次再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你可以把天亲菩萨总结的29种功德庄严,如数家珍般的告诉他。

今天先为大家介绍极乐世界17种依报庄严。

1 清净功德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清净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总相,其余十六种庄严是别相。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三界是虚伪相、轮转相、无穷相,乃凡夫流转的暗宅,故起此清净功德庄严,欲置众生于不虚伪处,得毕竟清净安乐。是故西方净土非三界所摄。彼国众生皆是莲华化生,无有淫欲,故非欲界;彼佛国土,黄金众宝为地,属地居,故非色界;彼国天人,容色微妙,皆有三十二相,有形色,故非色界。

2 量功德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到他方刹土三界狭小,或坎坷崎岖,或崇山峻岭,有种种拘碍局限,故起此量功德庄严,令彼土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彼国天人,若意欲宫殿楼阁,若广一由旬,若百由旬、千由旬,随心所成,人人都能如此。又十方世界众生愿往生者,算数不能知其多少,而彼世界常若虚空,终无拥挤塞满时。

3 性功德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三界众生轮回六道,有如长夜大梦。法藏菩萨不忍众生苦,兴起大慈悲,发愿我成佛时,要以无上正见得菩提觉道,修集无漏的出世善根功德,成就超出三界的净土。十方众生往生彼国,即可成就如阿弥陀佛那样大慈悲的出世善根,入大乘正定聚。

4 形相功德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此土日月光明,只照所行一方,每到夜晚,到处一片黑暗。因此,法藏菩萨发愿,他成佛的刹土,到处光明圆满,而且都是清净的光亮。是以,西方净土正报与依报的自体中,自然显发光明,遍照十方,光光互摄,不相妨碍,光明炽盛。

5 种种事功德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有国土中,众生资身用具,粗劣不堪,因此法藏比丘,发愿要成就种种事皆微妙庄严的净土,令众生衣食住行等用具不假经营,应念而至。是以,极乐世界的地面宝树、楼观栏楯、讲堂精舍,悉皆七宝自然合成;妙衣璎珞,花果铃铎等,悉以珍宝化成。往生彼国,思衣得衣,思食得食。

6 妙色功德

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到有些国土,彼此优劣不同,由此引发人我高下、是非爱憎、不平等之心,导致贪瞋痴等种种烦恼起现行,造有漏业,受三界生死轮回苦果,无有了期。是故法藏菩萨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愿我国土光焰炽盛,于一切佛土最胜第一,生我国者,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有三十二相,皆当究竟一生补处。

7 触功德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到有些国土,虽然有贵重的金玉七宝,但宝性坚硬,只能作首饰器具等,不得制成衣服来穿。所以法藏菩萨发愿,彼国中的七宝,乃至无量众宝,都是具足柔软的本性,使人既可悦目观赏,又可作衣饰披服;既可庄严,又有实际的受用。是以,生彼国土,触摸柔软的七宝,能生清净无著的法乐,伏灭惑业,开显智慧。乃至接触到菩提树的光影,亦得六根清澈,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

8 三种功德

1、水功德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到有些国土,例如我们这个地球,江河大海的水,波浪汹涌,令人心悸。法藏菩萨见此,兴大悲心,愿我成佛的刹土,所有流泉池沼,都与地面上的宫殿楼阁有适当的配合,不深不浅,大小适中;水面上遍布七宝莲华作为庄饰;水池上下内外,众宝的颜色很有次序,映照在水中;微风吹发的五音,自然彼此相和,光色与音声,都不会杂乱;凡是接触水并闻水声的众生,都得到身心安乐。

2、地功德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

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到有的国土很不称意。例如此土,崇山峻岭,遍地荆棘,更有一望无际水天相连的茫茫沧海,令人胆战心惊。法藏菩萨见此,兴大悲愿,愿我国土,地平如手掌,宫殿楼阁,有如明镜,十方世界都纳入楼阁的壁柱上,映现清晰,宝树栏网,地面虚空,互为严饰,互相映照。

3、虚空功德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到有些国土,虚空中常有烟云尘雾,把本来宁静的太虚面目,遮蔽不现;更有震烈的大雷、冰雹乃至陨石,从空中降下;不吉祥的天火,弯弓似的虹霓,每每由虚空中出现,令人忧虑百端,毛骨悚然。法藏菩萨见此,兴大悲心,愿我国土,有七宝交络的罗网,遍覆虚空,网上挂有铃铎,风吹铃铎发出的音声,和谐合律,鸣宣佛道妙法。

9 雨功德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到有些国土的众生,想以名贵的华香幢幡宝盖等供养三宝,增进自己的福慧,然囿于业重福薄,无力置办,每每懊丧悲叹。因此法藏菩萨便发起大悲心愿,在自己成佛的刹土,圆满众生供佛种福田的心愿,诸种供具应念而至,并无丝毫的短缺。

10 光明功德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到有些国土的众生,虽复头顶上有日光明照,然内心却为愚痴无明所暗蔽,没有光明智慧相。是故法藏菩萨愿言,愿我成佛时,所有的万物都有光明,这些光明能除愚痴暗冥,使一切众生皆得入佛智慧,皆当成佛。

11 妙声功德

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到有些国土,虽有世间善人,但此善人的名称,传布不远,仅及一乡一城一国;或名声妙远,但不能令众生悟入诸法实相,超出三界轮回。有如上所说的几种原因,法藏菩萨才发愿:要以妙声功德庄严国土。若人只要闻到安乐净土之名,必然会知道彼国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本愿神力,油兴往生见佛之心,即可如其所愿,往生彼国。

12 主功德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到有些国土,设若罗刹做国王,那个国家必然彼此杀害,互相吞啖,这样便成为罗刹鬼国了。若转轮圣王出世,必以十善业道教化众生,则民众相观为善,国泰民安,祥和无虑。所以国王是一个国家兴衰治乱的根本。由此法藏菩萨发愿,愿我成佛的国土,经常有佛住世,以佛法教化摄受众生,相续不断,尽未来际。若人一生安乐净土,后时意愿回入三界教化有缘众生,舍净土命,随愿得生他方国土。虽生三界烦恼稠林中,菩提种子,毕竟不朽。何以故?以经阿弥陀佛神力加持故。

13 眷属功德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到有些国土的众生,从母胎出生,整个身体,无非是骨肉筋血,在胞衣中长成,又在母腹中与粪尿共处,种种不净。所以法藏菩萨发愿,要使他成佛的国土,所有人天大众及三乘圣贤,完全由如来的清净正觉莲华中出生,没有善恶好丑智愚贵贱的差别,更不会有称誉或毁辱的事,菩提眷属清净平等。

14 受用功德

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到有些国土的众生,为了维持生命,及得到丰厚的衣食享受,往往不择手段,弱肉强食,杀害众生,冤冤相报,无有了期,殊可悲痛!是故法藏菩萨兴大悲愿,愿我国土,以出世的禅定为食,永绝其他世间有漏的饮食。极乐世界诸人天常在正定中,由禅定三昧所现百味饮食,以定中意识见色闻香,身体便感受舒适喜悦,再无须其他饮食。饮食用讫,自然化去;如欲需用,又复现前,自在如意。

15 无诸难功德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考察十方佛国,见到有些刹土的众生,常受苦难的煎迫。譬如娑婆世界众生即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与五阴炽盛,此八苦恒常逼恼众生身心。由是阿弥陀佛发愿,要令自己成佛的国土,无有众苦诸难,但受诸乐,不闻三途恶恼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况实苦,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西方净土名为极乐世界。

16 大义门功德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大义门即是大乘义门。如人进入城市,得门则入。若人得生极乐世界者,是则成就大乘之门。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有国土,虽有佛如来贤圣等众,由于国土恶浊故,佛不得已由实施权,方便将一乘法,分别说为三乘。是故法藏菩萨愿言:使我国土所有生者,皆是发大乘心的菩萨,同享大乘平等法味,同证无上正等正觉。平等一相,绝对没有二乘、女人、根缺人等可讥嫌的体相与名称。

17 一切所求满足功德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见有国土,或有名高位重的众生,乐欲隐逸遁世而不可得;或种性鄙劣,欲出人头地而无望;或寿命修短由业力所制,不由自己主宰,如阿私陀仙人。有如是等为业风所吹,不得自在。是故法藏菩萨愿言,使我成佛的国土,满足诸往生者的一切意愿,获大自在。

《净土宗教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金明法师:庄严人生

庄严是佛教用来形容美好的词句,庄严人生,也可以说就...

蕅益大师《净土偈》六十首

博山禅师拈净土偈,每云净心即是西方土,盖以因摄果也...

闻到净土法门而不能信受——非愚即狂

世间人对净土法门常常会小看,认为是浅近之法。怎么概...

天天伴佛眠,朝朝从佛起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阿弥陀佛全体的功德都在我们的念...

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问: 请介绍一下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大安法...

末世众生依净土法门,决定可了生脱死

原文: 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

为何接引佛是站着而不是坐着

念佛念得好的,阿弥陀佛会提前告诉。慧远大师他是提前...

往生净土的愿,绝非世俗浊欲

佛教说这个欲望,比如具体谈到五欲财、色、名、食、睡...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死苦现前,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

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往生机缘

阿弥陀佛光明妙德不可测度、超情离见,具有很多不可思...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无奈

到了老了,你看人的一生,你想想,是毫无意义的。几岁...

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向西定势」

《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也有...

【佛教词典】能引无义

【能引无义】 p0894   集异门论十卷七页云:能引无义...

【佛教词典】集证

(?~1493)日本临济宗山城天龙寺僧。俗姓后藤。字龟...

【推荐】观音菩萨在佛经中的事迹故事

观世音。梵语称阿那婆娄吉低输,现今在西方极乐世界,...

想得到健康长寿,其实就是三句话

《黄帝内经》上面就讲到了人的自然生命的长寿的总原则...

一念诚心的出发

大陆有座龙山寺,是从唐代就有的古剎,听说清朝时代有...

谦下低头智内蕴,我慢高山人不敬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说文解字》中有讲:秋,...

老妇人的毒誓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撞死...

成佛的十种广大行愿

如果要成就如来就是佛这样的功德之门,那你应该怎么做...

【推荐】陈义孝居士: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要

由于悚于生死之剧苦、轮回之路险、三界之无安,所以,...

8妙招化解怒火

解决心情,才能解决事情。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

四个儿子

有一位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对佛陀非常恭敬信仰。她每天...

舍利弗的智慧:施一口水

从前舍卫国中,有一豪贵梵志,财富无数,其人也很聪慧...

生命感悟法语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们,好好运用今生为死亡早做准...

能够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就是你能够依《观经》来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