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净土的愿,绝非世俗浊欲

大安法师  2013/09/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净土的愿,绝非世俗浊欲

佛教说这个欲望,比如具体谈到五欲——财、色、名、食、睡,它是我们轮回的根源。对凡夫来说,我们想做到完全放下欲望也是做不到的,我们首先做到的:对那种原来的放纵欲望变成对这个欲望的节制,让它放在合情合理的范围。那么这就是要用戒律来规范 。

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可以说是一种欲、一种希求、一种好乐,但是跟我们世间的这种物欲它不一样,不是同一性质的东西。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生命当中真、善、美、慧的一种境界,到达那个地方它是清净的刹土;我们的这个五欲的欲望,它都是染浊的,叫污染,它在体性上是不一样的。但在凡夫面上,我们用一种清净的愿望,来替代那种浊恶的颠倒的物欲,这就是我们修行的开始——一个转机,就是我们转凡成圣的一个起点。

你可千万不要否定往生极乐世界,这叫愿望——一种希求,这不仅不矛盾,而且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愿,能够净化我们的内心,能够提升我们的精神品格,能够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这就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个不要把它看成是自相矛盾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

《持经利益随心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大觉世尊,所说...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庄严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一个全方位的展开,这全方位展开...

善导大师两种的深信

善导大师两种深信是对于观经,这种圆发三心的深心。深...

在物欲之流中冷静一下

关于金钱,周国平的一种观念值得赞赏:小康胜大富。...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

念佛时妄想纷飞,该怎么办

问: 我念佛时妄想纷飞,都是对世间的贪瞋痴,想清净就...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不发愿不回向不诵经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吗

问: 每天一不发愿,二不回向,三不诵经咒,不上早、晚...

何为「我执」

问: 请问师父,何为我执? 大安法师答: 这个我执是与...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推荐】带业往生是带什么业

净土法门的特点就是带业往生。离开了这个本质特点,那...

【佛教词典】憍尸迦

梵名 Kau?ika。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又称憍支迦。...

【佛教词典】覆俗谛

(术语)世俗谛,新曰覆俗谛。覆者覆真之义,覆真理之...

怎样的状态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问: 法师您好!印祖一再强调我们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楞严经中讲有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时候,先观察...

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禅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

在科学时代如何生起对佛法的信心

凡夫众生根基陋劣,慧浅信薄,通常对佛法难以生起决定...

修行中的中断障碍

不管是念佛法门也好,乃至读诵大乘也好,禅定也好,随...

圣严法师《不舍众生》

一般人误解佛教,甚至佛教徒们也误解佛法,认为佛教是...

【推荐】人的十二种特点

作为人的特点,安士居士在这里,概述了十二种特点: 首...

真正的福报是自然而然的

莲师说我们死亡之时,无论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烧...

一念淫念的果报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

度化众生,要先修布施

佛法是福慧双修的法,福慧两足方能成为究竟圆满的佛陀...

做人做事需要有敬畏之心

当今社会里,做人做事非常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否则就...

看到莲华跟佛出现在空中,该怎么办

问: 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