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不舍众生》

圣严法师  2010/10/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般人误解佛教,甚至佛教徒们也误解佛法,认为佛教是出世的。世间太苦,离开世间之后即解脱,所以信仰佛教修行佛法的目的就是逃避现实,离开世间,此即解脱、涅槃。

事实上,正信的佛教徒所知道正确佛法不是如此。虽然在佛教观念中,小乘圣人到了第三果就不再来人间,到了第四的阿罗汉果时,已经出离三界,从此进入称为涅槃的寂灭境界,跟众生世界不再发生任何关系。其实,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开始至今为止,小乘的思想固然有,小乘的行为也可能出现过,但这不是佛陀创教的目的,而是属于局部若干人的问题。因为在释迦世尊当时的僧团中,有一千多位大阿罗汉,绝大多数都是人间比丘,也就是在人间弘化的四果圣人。

假如说证到阿罗汉就应该离开人间,那就与史实和事实不符;如果真有过小乘僧团,该僧团既然不和人间来往,照理无法取得生存的空间。佛教各派既然都能在人间的历史上和世界各地传流,就表示佛教没有真正的小乘,不论他们的思想如何,都不会离开人间。成道之前在人间修行,成道之后还要到人间来教化,这才是佛教的本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良医救子喻

在《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中,有一个「医子喻」,又...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佛灵和心灵是两码事吗

我们正式讲净土要义。净土三要就是信愿行,也是往生极...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

怎样发菩提心呢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身为一个菩萨,我们要处理两件事情:第一个处理自己内...

会修行的人走到哪里都能修

昨天有位同学对我诉苦说,在做事当中很烦恼,想出去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圣严法师《四念处》

四念处是一种很复杂、很不容易修的修行方法,与五停心...

圣严法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问:这句话是不是叫我们不要执着,但也不要因无所执着...

越慈悲的人就越有智慧

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真智慧一定少烦恼。但只有深入...

圣严法师:四圣谛讲记

四圣谛是基础的佛学,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后的第一个夏...

【佛教词典】有教无人

谓唯有教法,而无实际行证之人。与“果头无人”同义。...

【佛教词典】仰觉

(术语)仰望正觉也。二教论上曰:仰觉萨埵。...

期望鬼神给你报吉凶,这恐怕要入于邪道了

【原文】 或问:有鬼神欤?无鬼神欤?曰:有。鬼神可信...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别让坏情绪毁了你

我们常说认识感情动物,人有七情六欲,欢喜、愤怒、痛...

21句话帮你去掉忧愁和焦虑

人总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珍惜,直到不再拥有时才会加...

放下内心的毒箭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

福为善眷属

过去,有一位国王以正法治化国家,深得人民敬仰,却因...

端正思想消除极端

有些人在修轮回痛苦的时候,会出一些问题。我遇到过这...

逆境才是考验你的时候

一点事情不如你的意,马上那个无明就来了,这也是业啊...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诸佛...

初地之前的修学是从假入空追求安稳

智者大师把我们从凡夫到成佛的修学分成两大部分,这当...

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

可以跟着念佛音频旋律唱念佛号而不计数吗

问: 如果跟着念佛音频一起念佛,此时是否可以专心忆念...

人生虽苦,但也是积集资粮的好地方

业感缘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积极断恶修善的价值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