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样发菩提心呢

如瑞法师  2020/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怎样发菩提心呢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发起菩提心呢?

四心具足,真正圆满

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说,有四种发心,如果都能够做到,才算真正圆满发了菩提心。哪四种发心呢?

第一种发心,正发菩提心。文中说道:“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这是说,正发菩提心有三个条件:一、不求现世名闻利养和后世人天果报。二、具足出离心,“唯为生死”。三、发菩提心,“为菩提”。

第二种发心,真发菩提心。文中说道:“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这是说,真发菩提心,就要离开虚伪。一、要有真实成佛利益众生的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菩提心的内涵。二、具备坚固不退的心,即“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也是我们常说的,“假如热铁轮,于我头上旋,终不因此故,退失菩提心。”

因为知道众生在六道受苦,而六道众生无一不曾为我们的父母。决定度他们成佛,不论成佛的路有多远,不论众生多么难度,为了让一切如母之有情得到究竟安乐,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才是真发菩提心。

第三种发心,大发菩提心。文中说:“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大”指愿大,一者度尽一切众生。只要有一个众生没度尽,我的愿就不会穷尽;二者直至圆满佛果,我的大愿才算完成。

第四种发心,圆发菩提心。文中说道:“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这是说,发心到究竟处,不见一法离开心而别有。所谓的众生、佛道都是自性本具的,没离开自心。而心是找不到相貌的。因此,以虚空之心来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如此发心才合乎于本性,故名圆发菩提心。

以上简单介绍了四种发心标准。有了标准才不不会落入邪心、伪心、小心、偏心。我们懂得了怎样发心,就要在生活中去落实。

善用其心,随事发愿

印光法师倡导佛弟子常诵《华严经·净行品》,依于经中所说,举一反三,随事发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净行品》中文殊菩萨告智首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意思是,如果能够善于用心,一切往道上会,就会收获各种殊胜微妙的功德。

善用其心,随事发愿,这就是修行的方便和下手处。若能一切时处念念不忘众生、心心直趣菩提,所做的一切皆可与道相应,都是成佛的资粮。

发菩提心,不忘自度

很多年前,香港圣一老和尚在世时给我写了一句话:发菩提心度自己。通常,顺向思惟是发菩提心“度众生”,怎能发菩提心“度自己”呢?然而我听到这句话,当下似醍醐灌顶,心想:真发菩提心就要破我执,不放下所谓的“我”,怎么能真正自他二利呢?

由此感叹,学佛之语容易,行佛之行就难了。发菩提心,不要忘了度自己,不要忘记度众生!

隔山隔水不隔情,一句弥陀心相通。

借事练心戒急躁,善愿遍施诸有情!

请大家和我一起念:南无阿弥陀佛……

愿大家如说而行,福慧增长!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短短的六个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二佛神咒里面有勤转念,证菩提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短短...

「潜伏」在我们生命中的菩萨和大善知识

印光法师告诉我们: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

【推荐】做弥陀的使者

大家在劝进行者,做阿弥陀佛使者,帮助众生往生这一点...

佛弟子的一言一行是佛法的表达

问: 弟子的婆婆九十三岁,公公八十九岁。弟子非常想回...

大安法师:发菩提心过程当中八个「勿」

【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

地藏菩萨最初是怎么发心的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

缘是我们多生多劫积累而来的

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萨,在这个世间发愿修行,而...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以悲心现九法界身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

一念清净心为何会堕入到三界轮回

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火宅。 这个是根本无明。我们...

如何降伏意念的邪淫

淫欲是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的生死根本,无始劫以来的病根...

死缘的三类

按《瑜伽师地论》,死缘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寿尽死、福...

【佛教词典】纯利他

【纯利他】 p0933   瑜伽三十五卷十八页云:此中菩萨...

【佛教词典】讥诃教授者戒缘起

亦名:讥诃教尼人戒缘起、讥教尼人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

真正明智的富贵之人

有一天,波斯匿王前往佛陀所在的精舍,顶礼佛陀之后向...

兜率天跟西方净土有什么差别

兜率天跟西方净土还是有差别。诸位你去读读《阿弥陀经...

最上等的供养

佛陀游化到一座城中,城主听到释迦牟尼佛入城,知道佛...

净土法门的特点从法藏菩萨的时候就开始了

《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忽然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

只此浮生是梦中

许多时候,一些从事演艺工作的人,不觉都会发出对生命...

星云大师《如何增进人生的幸福》

幸福,是我们每个人所希望、所追求的目标,但是世界上...

寺院晨钟暮鼓的仪轨

佛钟包括大钟和小钟,它们的鸣法非常的繁杂,不同的佛...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

以德报怨,化敌为友

卡尔是一位卖砖的商人,由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使他陷...

永远对工作保持热情

一个在路边卖饭盒的男人,由于没有文化加上听力视力都...

佛法是心法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