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净界法师  2021/07/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你会发觉这两部经的味道非常不一样。就是说,你读《阿含经》,它文字当中所释放的信息,就是告诉你这三个: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它是描述生命的无常相、无我相,趋向于空性。但是在空性当中如何来建立相续的生命、建立万德庄严,这一部分提得很少。就是它只探讨生命的无常,很少探讨到生命的相续。

但是,你要读《法华经》,那就更明显了。你看《法华经》它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种话小乘经典看不到的。就是说,有一个人,他还不是真的有心到佛堂,他只是路过三宝地,他想进来歇一歇。一进去佛堂以后,依止这个散乱心,看到佛像的庄严,合掌,“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成就成佛的因种。

这个种子种下去了,这个功能生生世世地跟着他,直到他成佛为止,会引导他来生继续地学佛、再继续地学佛,那个光明不断地累积。所以,在大乘经典当中,对于修善这种成佛种子的栽培非常强调。而在小乘的经典当中,对于破恶非常强调。当然这个就是在思考上有所不同。

不过,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大乘佛法在调伏烦恼方面要共声闻人修学,这是事实。就是说,大乘菩萨在走过最初的过渡阶段,调伏粗重欲望的时候,我们也修无常观、无我观,对的!但是在思考上不同。我们把它当作一个成长的过渡时期。我们对来生、对生命的未来有成佛的理想,有追求一个更美好生命的期望。

小乘修无常、无我观,他只想要趋向空性而已,心中的爱取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小乘的学者他一直只观前六识的生灭。这样子,这个人对生命很难有所谓的相续的思考。你看你观心,小乘学者观的心就是观到第六意识,他不可能观到阿赖耶识。这样子就很难建立一个无量生命的思考,就是我赶快离开生命就对了。当然这个就是他的知见不圆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小乘跟大乘空义的差别

小乘的空义跟大乘的空义,有什么差别呢? 小乘的空义,...

修行要经多长时间才能圆满

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

缘是我们多生多劫积累而来的

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萨,在这个世间发愿修行,而...

成佛的三个步骤

我们现在怎么去成佛?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解决往生的...

何谓「名字即佛」与「观行即佛」

名字即佛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

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再来

当释迦牟尼佛在讲了《法华经》之后,稀有难遭,极为殊...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分享【图】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分享...

人身难得正法难遇

~只要活在安祥里,便是真正的修行~ 首先我们从──...

生死轮回的根源

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

【佛教词典】受念处

【受念处】 受以领纳为义,谓六根受六尘也。菩萨思惟所...

【佛教词典】安住具戒

【安住具戒】 p0625   瑜伽二十二卷二页云:云何名为...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道我们天地万物,...

何谓「供养」

供养,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涵义

问: 请解说《观经》中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

看到别人修的法门,万不可生怠慢轻视心

我们要止息一切的恶法,因为我们过去生当中,有很多的...

【推荐】机深祸深,量大福大

古人说机深祸深,量大福大,劝诫世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为了念佛求生而示现在世间上的祖师们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

如何从外相来推测未来的祸福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自在观音

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

除种种重障,必先行忏悔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西方合论》的...

跳下悬崖找活路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

心烦时如何调伏心态

每天事务的杂乱有时令人心烦,常会想下一步怎么办?一...

如何看待慈善事业与念佛的关系

在《无量寿经》里面,佛早已对这种问题有个答案。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