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死轮回的根源

净界法师  2018/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死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心没有安住在清净的光明的本体,而安住在妄想。这个妄想重点在“此想不真”,不真就是它变化,所以才有这种流转的果报。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

“用诸妄想”,妄想的产生我们前面说过,是从外面来的,真心是从里面生起的。妄想是说我们有一个境,由境当中产生感受,由这个感受产生想法。

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了财富,你看到财富以后会产生一个感受,会产生一个想法。有些人看到财富的想法是:诶,我应该把财富跟这些贫穷人分享——产生一个布施的想法,这个人以后会有富贵的果报。有些人看到财富以后,说这个财富我应该自己受用——悭贪的想法,以后就是贫穷。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遇到了事情。有些人遇到事情,遇到了逆境的刺激,他产生的想法就是瞋心,脾气就发作起来,这个人果报会比较丑陋。有些人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会产生一个慈悲、宽恕、包容的想法,那他以后的果报会比较庄严。

所以,想法会决定我们造业。你生起正面的想法就容易造善业,你生起一个负面的想法就容易造恶业。但是不管你造善造恶,它的关键点就是“此想不真”,它是变化的,所以就产生了生死流转。

我们不能够说妄想不好,因为你刚开始修学也是依止妄想。只是说我们刚开始要先生起一个好的妄想,产生一个布施的妄想、持戒的妄想、忍辱的妄想。但是,当我们想要了生脱死的时候,要破那个最后的生死关头的时候,那就要用常住真心了。你心要进入常住真心,否则你没办法破除妄想。

这个地方等于是先把我们生命的两种根本标出来:一个是涅槃安乐的根本,这是常住真心;一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所谓的妄想。

佛法的道理是讲诸法因缘生,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会出现,一定有它的道理,一定有它的原因,事出必有因。为什么我们的生命会出现生死轮回?为什么文殊菩萨就没有生死轮回?为什么?这绝对不是上帝的意思。因为我们习惯性用妄想在思考事情,文殊菩萨用常住真心在思考事情,“根本”不一样嘛!什么叫“根本”?后面会解释。

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你知道什么叫根本吗?你用沙去煮饭,你用沙放到电锅里面去煮,煮了三个小时,这个叫作什么?这叫作热沙。你不可能煮成饭,因为饭的根本是米。你没有找到米,你一辈子就不可能煮成饭。

意思就是说,你没有找到常住真心,你就用你这个妄想的心,随着外境这样动——遇到好的因缘你就开始学佛,遇到不好的因缘你就放逸,你一辈子不可能成就无上菩提,因为你依止的是妄想,你的根本是妄想。一个虚妄的根本不可能创造一个真实的功德,就好像说你今天用的是沙,你一辈子煮不出饭。是这个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男胎女胎形成的依据是什么

男中阴入胎,于母生爱,于父生瞋。女中阴入胎,于父生...

【佛学漫画】生死

许多人忌讳死亡,仿佛死亡只与他人有关,而与自己无关...

【佛学漫画】西天极乐世界

轮回苦海茫茫,能够获得人身已然是个奇迹,就像梦中的...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

印祖在讲到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中的有禅无净土时,...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感觉

有个人在市场上买了一个青花瓷瓶,价钱还算公道,做工...

斌宗法师《我人生死之由来》

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

靠这个来了生脱死太难太难

《净土十要》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禅宗在江西一带...

眼前活计放不下耳

我们不能真为解脱生死而修行眼前活计放不下耳,这是一...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把吵嘴的劲头拿来学佛

修行最重要是四个字:信、解、行、证。为什么会信得不...

《观无量寿佛经》第七观:华座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在此世间,每一个众生都在追求着安乐,为什么会不期而...

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

【佛教词典】龙力不可思议

五不可思议之一。谓龙力能起云降雨,以一滴水而润泽于...

【佛教词典】游山

(杂语)禅门之人,己事了毕,不须参问:观览胜概也。...

千念万念成就临终纯净的一念

忆佛、念佛是我们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我们要净念...

比罗陀守德招福

佛陀时代,有一位名叫修陀罗的长者,拥有无数的财富,...

飞来佛

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山寺,被誉为是六朝圣地,千佛名蓝的...

【推荐】佛教对饮酒吸毒的态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毒品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

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牛奶背后的苦难

想象一个生命,打从出生起直到死的那天,被对待像一台...

圣严法师《坚持的是原则还是偏见》

待人处世的过程中,坚持原则本来是正常的, 问题是:...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天台智者大师 说 宋四明沙门知礼...

阿弥陀佛是怎样成佛的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

阿弥陀佛的慈爱超过世间父母

我们都要去理解阿弥陀佛的心,弥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

众僧良福田,也是蒺藜园;罪福由此心,非前境过咎

《南山律在家备览》中,有一条深刻地分析了当前一些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