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烦时如何调伏心态

界诠法师  2022/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烦时如何调伏心态

每天事务的杂乱有时令人心烦,常会想下一步怎么办?一切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光阴的流逝,都会成为过去,这就是最好的调伏心态。

【四念处】

观身不净,有五点:住处不净、种子不净、体相不净、自性不净、究竟不净。

观受是苦:苦、悲是其真相,虽乐亦蕴含着苦痛的真实。

观心无常:心念的迁流变化,对法理的背离及与染污的相应。

观法无我:我本主宰义,万法皆无主宰,人之为我,只是种错觉幻觉,一种伪装而已。

【出离心】

佛法从理论的学习,到实际修行的运用,有一定距离。因为众生的烦恼习气太重,难于调伏,清净心与善法种子总会间断。尤其面对处境的搅扰时,染污恶习总是现前。

有时明知是错、是恶,而无抑制,眼看滑落,是因为我们的智力不够,心力不足,无法控制烦恼流露,常常对境而无法对治。

想想漫长生死死生,如何生起出离心啊?出离心的量能生起,即为顺解脱分。若不顺解脱分,就不能解脱生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跟工作压力说再见

我们做事情要有效率,但并不是急着追求效率,面对工作...

保持一颗「不动心」

一位朋友,研究生毕业时,先主动地选择留校做学问。周...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义

原文: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

百八首诗胜楚歌,闻者厌离娑婆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1686~1734年),活动于清朝的...

厌离娑婆和厌世嫉俗是一回事吗

问: 顶礼法师。厌离娑婆的厌和厌世嫉俗的厌是一回事吗...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是净业行人常常见到的一个名词。原文出处,...

让心先摔过去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秆跳沙皇...

【推荐】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一个人堕落三恶道前,会有一些前相征兆

那么假设不幸的是,我们今生的罪业,它在临命终的时候...

在家修行之要

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

现生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现生即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这个是历来无数聪...

我们的安排,怎比万佛之王的安排

院子里的某邻居身材五大三粗,十分壮实,言谈举止十分...

【佛教词典】宗元

(1100~1176)宋代临济宗大慧派僧。福建建阳人,俗姓...

【佛教词典】论所依

【论所依】 p1329 瑜伽十五卷六页云:云何论所依?当知...

这个荣耀,又有什么能再超过呢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

佛开示布施应有的三因缘

布施应有的三因缘(物净、心净、福田净) 布施,梵语音...

如是等辈,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

布施的重点在于改造思想

所有经典的学习,是改造思考模式。我们尽量养成布施的...

股市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这一段时间,不管是在微博还是微信,真可谓被这个股市...

三法印

第一法印是诸行无常。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连续两个刹那...

为什么听闻的功能当体就是真如本性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

因果报应是自己的事

大修行者有大福报,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个修行...

自杀的人一定是愚痴糊涂人

自杀的人一定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是无明的人,...

文殊菩萨度众的善巧

一日,阿难尊者向舍利弗提及,自己曾亲见文殊师利所成...

好机会往往错失于一念间

人命在呼吸间,若没有好好把握时光,宝贵的时间就很容...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