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开示布施应有的三因缘

2013/04/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开示布施应有的三因缘

布施应有的三因缘(物净、心净、福田净)

布施,梵语音译为檀那、檀,即是将自己所具之财物、体力、智慧(知识)乃至妻、子、王位施与他人的意思。布施之人称为檀越、施主,所施的是物,物可以是财物、身体、体力、生命、智慧(知识)等能够利益他人的有形物无形物,接受布施的对象称为福田。布施除了是六度之一外,还属于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之一。布施是菩萨修集福德资粮的最首要的方式。

按布施的内容划分,布施略分为三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者无畏施。

财施是指不仅不侵占他人财物,反而将自己所有的食物、衣物、医药、金钱、房产,乃至将自己的体力、身体器官、生命捐施舍给他人,其中布施的钱物等称为外财,身体器官、生命称为内财;法施是指或对人称赞诸佛,或应机为人开示三乘佛法的内涵,为人种下觉悟三种菩提的种子;无畏施指不仅不侵害他人,反而要以言语、行为等消除他人的恐怖畏惧。

布施的目的:

一者:布施能使受施者身心得到利益,布施体现了菩萨道的大慈大悲精神;

二者:菩萨藉布施能够和众生结下善缘,以善巧方便将有情置于佛法之中,种下来世学佛的因缘;

三者:可以积累福德资粮;

四者:藉破除个人的吝啬与贪心,解脱行者对于“我”“我所”的执着,称为檀(布施)波罗蜜。布施的功德很大,对于修学菩提道的菩萨来说也最首要,所谓“卑吝者难成大器”,故布施位于六度之首。

菩萨如何布施?有人以为只要不吝啬自己的财物,将钱财多布施给他人就可以了。佛教如法的布施不只这么简单,菩萨在决定布施以前,有一些事项是必需要注意的;否则,布施与受施者不仅不能得到布施的利益,反受其害。

如《优婆塞戒经》卷二,“自他庄严品第十一”中,佛对善生菩萨说:

善男子!……(菩萨修习布施等)有三因缘(三个要求):一者物净、二者心净、三者福田净。云何物净?非偷盗物,非圣遮物,非众共物,非三宝物,非施一人回与多人,非施多人回与一人;不恼他得,不诳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净。云何心净?施时不为生死善果、名称胜他、得色力财、不断家法、眷属多饶,唯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是名心净。云何福田净?受施之人远离八邪,名福田净。

这段经文得意思是说,布施对布施者(施主)、接受布施的对象(福田)、所施的物,这三方面都有种种的要求:一者,施主在布施时心要清净(心净);二者,施主所布施的物也要是清净的(物净);三者,接受布施者,也应该是清净的福田,而不是染污、不净的毒田(福田净)。

略解释如下:

(一)心净

心净,是指菩萨在布施的时候心要清净,《优婆塞戒经》说:

“云何心净?施时不为生死善果、名称胜他、得色力财、不断家法、眷属多饶,唯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

这就是说,菩萨布施的目的不是为了增益“生死善果”,不是为了获得来世的人天福报,不是为了来世身体健康生活富足,不是为了来世得到美满的家庭眷属,不是为了获得世间乐善好施的名声,也不是为了要超胜他人;而是因为菩萨怜悯众生,要和众生广结善缘,而是为了要利乐、调伏众生,藉着布施的因缘而将众生引入佛法之中,而是要将布施所得的福德回向给今生来世亲证三乘菩提,亦如是教导众生亲证菩提,以这样的心态布施才能称得上清静布施。

比如,虽然布施给穷人财物,但是却不能以善巧方便,为接受布施的人种一点善根,或者不能将其引入佛法中来,就不是清静布施。再如,若布施是为了得到今生来世的回报,则布施等同于世间市井之人投资作生意,是将布施庸俗化了。当然,心不清静的布施,今生来世也能得到利益,但是只能得到世间法中的福报,不能得到佛教修行上的功德。

(二)物净

物净,是指菩萨所用来布施的物应是清静的,《优婆塞戒经》说:“云何物净?非偷盗物,非圣遮物,非众共物,非三宝物,非施一人回与多人,非施多人回与一人;不恼他得,不诳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净。”

这就是说,菩萨用来布施的物,不能是以下几种物:

一者,所布施的物不是用偷盗、抢劫、逼迫、欺骗等违犯法律违背道德的方式获取来的,须是以合法合乎道德的方式获取的财物,如现在的一些贪官污吏,喜欢用贪污受贿的钱物布施,以求佛菩萨保佑,如果佛菩萨真的有灵,则会早曰让其东窗事发,以便减轻罪业。

二者,所施之物不是圣所遮物,以布施食物为例,不能用牛排、猪排等肉类,或者是含有葱蒜等五辛的食物,来供养三宝。也不能拿烟酒等对人身心有害的物来做布施。

三者,不能用多人共有的物拿来布施,必须是自己所有的物,如家庭财物属于家庭成员共有的,不是个人所有,在没有征得其他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就把众共物取来布施,就犯了私自盜用公物的过失了,这样的布施就是物不净。

四者,所布施财物必須非三宝之物私自拿三宝所有的物作布施,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借花献佛”。出家的僧人,或者住在寺院的男女居士,若是想要布施众生时,不可以取用三宝的财物去布施。如有乞丐前来乞食,法师居士不能在没有征得常住法师同意的情况下,就将寺院的食物布施给乞丐,这成了侵呑三宝物而布施了,来世果报很严重的。此时最好将自己的食物布施给乞丐,如果要将寺院厨房里的食物布施给乞丐,要征得常住主事者同意以后才可以,或者先将食物布施给乞丐,然后自己事后再掏钱补赎也可以。

五者,不能“施一人回与多人,非施多人回与一人”。菩萨出口成愿,不能将原来承诺布施给某甲的物,改变主意再布施给某乙,也不能将许诺布施给多人的物擅自改为布施一人,同样也不能将许诺布施一人的物擅自改为布施多人。

六者,所供养的财物不可以是通过骚扰、勒索、逼迫他人而得到的财物,必须是合理合法得到的物才是清静的,才可以用来布施。

用清静的物布施,才能得到布施的利益,否则连布施的物尚且不是清静,如何能以清静心来作布施,又如何能得到布施的利益?

(三)福田净

福田净,是指菩萨所要布施的对象(福田),也是清静的。《优婆塞戒经》说:“云何福田净?受施之人远离八邪,名福田净。”

所谓的八邪,就是违反八正道。八正道是指:一者正见,二者正思惟,三者正语,四者正业,五者正命,六者正精进,七者正念,八者正定。因此,八邪就是指:一者邪见,二者邪思维,三者邪语,四者邪业,五者邪命,六者邪方便,七者邪念、八者邪定。略解释如下:

一者邪见,侠义的说是指拨无因果,广义的说对佛法存有的各种不正确的见解,都可以称之为邪见。在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就是正见,因为只有掌握正确的知见,用正知正见指导实修,才能有效果,如果以邪知邪见来指导实修,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如果坚持以为自己的邪见是正确的(见取见),往往就会诽谤和邪见截然相反的佛法正见,那就犯下了诽谤佛法的大错了。

二者邪思维,就是不按照佛教所说的正理如实地思维,而是在邪见的基础上,所作的错误的思维。

三者邪语,也就是说违背世尊的教导,说一些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

四者邪业,就是指专干一些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五者邪命,就是指从事一些不正当的职业活命,如《优婆塞戒经》所说的从事“贩卖畜生、刀剑、毒药、烟酒、罗网,卖淫,屠户”等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人都是世尊所说的邪命自活一类。

六者邪精进,就是在没有佛法的正知正见的指导下,而努力地盲修瞎练。

七者邪念,即是对自己的邪见、邪精进等念念不忘。

八者邪定,就是在邪见的作用下,离开佛教的智慧,单纯地修习禅定,或者将禅定当作是佛教的终极目标而修习者,如以定为禅。存有八邪的人,就不是清静的福田。

最后要注意:布施应随喜回向

菩萨修布施、随喜等福德,应回向给法界、六道一切众生,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无上正等正觉,即是成佛的意思。随喜与回向可以起到“放大”福德功德的作用,故菩萨见人布施应随喜赞叹,自己布施应回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人生的目标,有钱只为饮食男女吗?你们都知道范仲淹,...

诸佛菩萨对众生平等,但感应为何有差别

诸佛菩萨他对众生说法的时候,他是平等的。但是由于我...

沙曷比丘饮酒醉卧树下,为何世尊还赞叹他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

卖身割肉供养誓成佛

一日,世尊欲为大众开示涅槃的胜妙功德,以大悲心宣说...

佛教千僧斋的由来与功德

何为千僧斋? 千僧斋会,顾名思义,即同时布施一千名僧...

比丘为塔作枨因缘

过去在竺叉尸罗国有一座塔寺,波斯匿王时期,门柱被火...

居士无病,您的妙药还您

有一年寒冬将至,药山惟俨禅师依照常住往例,请寺里的...

一念净心成正觉

若人静坐须臾顷,胜造浮图七宝塔, 宝塔究竟化为尘,一...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惟贤长老《实修问答集》

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与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

肉类毒素直观图示

...

【推荐】《杂阿含经》中居士的修行方法

《阿含经》是佛灭度后首次结集的教法,属于佛教的根本...

【推荐】佛教寺院养老——福鼎资国寺弥陀村安养院入住指南

1、弥陀村安养院的宗旨和缘起 资国寺住持贤志法师发起...

【佛教词典】三果

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阿那含,华译为不还,意即修...

【佛教词典】同分

【同分】 p0610   成唯识论一卷十六页云:复如何知异...

痛苦和外境没有关系,是自己内心生起的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

比丘命终之后趣向何处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佛陀告诉比丘...

净土法门的易行和利益体现在哪里

原文: 须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

消失在照片上的小女孩

我读大学的第二年,开始半工半读,白天到学校上课,晚...

价值都要用折扣来计算吗

打折扣是商家买卖的一种促销手法,意思就是照原来的价...

劣势也可以变为优势

有的时候,人的劣势未必就是劣势,可能反而成了优势。...

男女之情让我们脱离不了轮回的苦海

世间最让人流连痴迷、割舍不下的就是男女痴情。男欢女...

佛教的四点真理

所谓佛道,就是佛教的真理。什么是佛教的真理?有四点...

冬季适合进补的食材

冬天该吃点啥呢?吃什么最养生?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

宁做老实头,狂慧反有落空之祸

世人之中,往往是有些老实头知道自己水平不够、业障深...

千劫万难生二胎 持名念佛现奇迹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在周围朋友、同事以...

佛制杀戒是最善的功勋

佛教和儒、道二教设教化导的初心,都是劝人向善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