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诸佛菩萨对众生平等,但感应为何有差别

梦参老和尚  2020/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诸佛菩萨对众生平等,但感应为何有差别

诸佛菩萨他对众生说法的时候,他是平等的。但是由于我们众生的因不平等,所以缘也就不平等了。在我们修行当中你所感的,能感的是咱们这个信心,信三宝,求三宝加被,咱们能感的。应呢,就是诸佛菩萨。这个感和应都是差别的,所以这个叫差别。

有的时候像诸佛菩萨平等的,说个意思,举个例子吧!你读《阿弥陀经》,或是他读《阿弥陀经》,这看来是平等。实际上,你怎么读,他怎么读,你读的方式、方法,心里的安静,希求的欣乐心强,猛利,那感觉着阿弥陀佛对你就应了。

如果你懈懈怠怠、散散漫漫的,不那么精进,那应的就差一点。你感的力量没有,应的就差。一个能感者跟所应者不一样,一个是懈怠散漫,也念佛,念得不够专一;一个是念佛很专一。专一的他得到的应就不同,懈懈怠怠的得到应又不同。三昧力没差别,但是由于你所做的有差别,那就叫不平等。平等跟不平等应当这样来理解。

文里头所说的在你所明理上明得浅,用功上精进力不够,那就有差别了。你因不同,所以感的外边的缘就有差别了。因有差别,诸佛菩萨应得一样的。你因有差别了,缘也就有差别了,就不一样了。有的他念佛能见佛,有的念佛时候见不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障道的四个因缘

障道的因缘,就是我们做事情常常遇到障碍。读书遇到障...

从普陀洛迦谈观音菩萨的感应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太阳的能量非常足,但是我...

竭诚受持《法华经》得感应

《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再一则,讲到受持《法华经》。...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

修行这条路要坚持走下去,确实有很多困难、很多障碍。...

高贤已随佛西去,佳话留以励后学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

持诵礼观音,无不随感而应

今年春节过后,家中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老...

界诠法师的出家因缘

我是一九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每个月这十天做好事,功德都能加倍

佛还同时告诉我们,修十斋日,这是对没有时间修行的人...

菩萨行布施的时候,以法施为重

菩萨行布施度的时候,是以法施为重,以法布施为最上等...

六妙法门要怎么修

云何由念如实观察入息出息。入息就是吸气,出息就是呼...

到临命终时,就是凭本事了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

【佛教词典】杂宝声明论

(经名)护法菩萨造,有二万五千颂。西方之学者,以为...

【佛教词典】阿陀婆耶修妒路

(经名)经名。饰宗记八本曰:阿陀婆耶修妒路晋云众德...

不了解佛法的人对皈依的误区

现在有许多人因为觉得佛门是劝人向善的,所以愿意皈依...

华严大士赞叹净土法门

宋代长芦宗赜禅师,他是禅宗的大德,这个长芦宗赜禅师...

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给弟子们说法,...

捐献血小板的德超法师:有什么事比挽救生命更重要呢

有这么一位佛教僧人:从2009年7月起,他在广州、佛山、...

太虚大师《佛七开示录》

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

有五种心态,决定五种果报

同样的修行者,有五种的心态,决定你五种的果报: 第一...

积累功德福报的十件善事

一、戒杀放生: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

九大古语人生智慧,受益匪浅

01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战国策韩策》...

不必另择一所,家庭便是道场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

稍得世间智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

【原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

如何辨别自己的皈依是否如法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优婆塞戒经》说:若男若女...

受菩萨戒后,吃蛋犯什么罪

问: 受了在家菩萨戒,吃没有生命的鸡蛋、没有半月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