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

昌义法师  2013/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给弟子们说法,有一个好像是怀孕的妇女来到了佛说法的地方,她手指着佛就骂:“我找你好久了,到这时你还在此胡说八道,你我私通有了孩子,你现在家庭不管,跑到这里来欺骗人,你现在说一说如何安排我?”

这个女人这么一说,正在听法的佛弟子和听众中有很多人疑惑,因为是凡夫这也难免。如来是大觉者,当然圣人是明白的。当时目犍连尊者(佛的上座弟子、神通第一),因为他知道其中的奥妙,妇女的肚子上扣了一个脸盆,用带子系着,装扮成怀孕的妇女来谤佛。

结果目犍连尊者用神通变成耗子钻到这个妇女的裙子里,将带子咬断,当时脸盆就掉下来了,很多人才恍然大悟。

原来此妇女不怀好意来谤佛,很多未开悟的凡夫弟子当时就开始骂:你这个造孽的种子,我们世尊舍去了一切五欲六尘,是圆满的大觉者,你怎么今天造这样的大罪业,不怕堕地狱吗?正说时,大地就裂开了,这个女人就掉下去了。

当时有个国王阿闍世王问佛:世尊,您是大圆满的觉悟者,没有一点的业障,从前至后无所不知,我先问您一件事情,这个女人就说这么几句话,就掉到地底下去了,现在是在什么地方?

佛说:你不知道,他的罪业第一个是意业,另外是口业,先有坏的意念催动了她的嘴来谤佛,她现在堕到了阿鼻大泥犁中。(大泥犁是阿鼻地狱的另一个名称。)

阿闍世王又问:世尊,您是大圆满的觉悟者,是人天导师,您是没有一点罪过的,您为何今天还要遭谤?世尊说:从前,有两个出家比丘在一起修行,一个修的比较好,已证了果位,叫常胜法师;另一个修的稍差一些,贪住名利,叫常观法师。

因为世间的善男信女总有分别的眼光,总是恭敬修行好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这样,自然这个常胜法师他受的供养比较大,比较多,一是自己的福报,也是世间俗人的眼光。当时有位长者,家里非常有钱,家里的夫人是德貌具足,道德第一,相貌第一。

当时对常胜法师的供养是应有尽有,对常观法师不是不供养,也供养,只是有时慢待一些。但经常这样下去,这位常观法师就起来一些不清净的念头,长期有这个念头,这嘴上就出现错误了。

后来他就毁谤常胜法师与长者的夫人有不清净的行为。就此因缘他就堕落到地狱里多少世,国王,你要知道,当时的常观法师就是当时的我。因为那时我的修行不如常胜法师,当时以凡夫的心生出错误的一念,虽这一世我修行成佛了,可余业未尽而遭受此果报。

大家一听因缘果报真正是如影随形,丝毫不差,一个伟大的觉悟的佛陀在这个时候还受报,所以好多人在当时都发无上菩提之心,永远不在身口意上造罪了。

佛的一句法说出来真正是度无量众生,这因缘果报是丝毫不差。我们是凡夫,难免会有贪嗔痴。但是我们要长期觉照,哪一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哪一个念头该动还是不该动,哪句语言能说还是不能说。凡是帮助我们修道的,我们尽管去做、尽管去说、尽管去动这个念头;凡是违背道法的一切身口意行为是决定的要止住。我们学佛就是学佛的心量和智慧,因佛所说法是丝毫不差,所以要提起正念,提起正信,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才不至于走了下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最管用的观念就是轮回和因果

现在如果到中国,你作一个问卷调查,相信有轮回的、有...

贫穷人知因果

有一个极其贫穷的人,他住的是破草屋,穿的是破衣服,...

孝顺的人,总是处处感召万物成全

一 我的公公有两个儿子,我老公是他的小儿子。我和我老...

佛说持八支净戒的功德果报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上为大众说法,一千两百五...

纵有积山之罪,亦有冰消之期

一向和风日丽的舍卫国,有一天忽然阴风惨惨,乌云密布...

为何有人先富后贫,有人却先贫后富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

处世要有因果观念

有位年轻人热衷于事业,一心想发大财,每天早上他都会...

星云大师《佛教对行为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悲,感谢各位...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佛学漫画】一心三藏

虽言有“三”,实则也是直指“一实相”,就是指万法都...

人死有后世,为何不见有人回来报告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祇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

鸽子的未来世

西边天际的夕阳,放射出最后的余辉,将与大地吻别。就...

文殊化童子点化吕太尉

宋朝高宗绍兴年间,太尉吕惠卿,学问甚好,也精通佛理...

【佛教词典】剃刀

(物名)剃除毛发者。中阿含经四曰:铁轮利如剃刀。慧...

【佛教词典】十四根

(一)指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受(忧、喜、苦...

出家人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问: 出家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慧律法...

「送子观音」形象的由来

《普门品》中的应二求,就是指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观...

疗治众生的心灵疾病

《大乘宝云经》说:阎浮提内耆婆医王最为第一,令三千...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成佛的资粮

蕅益大师讲到,我们修学大乘佛法,有一句话是很重要的...

【推荐】修行时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1.生平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

遇到鬼魅扰害,应至心念诵供养地藏菩萨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颠狂心乱。鬼魅所著。有能至心...

为什么有人富贵坚固得来容易,有人却要辛苦劳作

我们先讲这个心。这个心,就是你这个心力。譬如说,我...

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今天利...

法布施增长智慧

阿难尊者他又怎样得到那个好的记忆?佛经上面说了一个...

你听到佛号会生起什么想法

我经常问很多的念佛人──你听到佛号的时候,你生起什...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

问。六趣升沉皆唯是识。初生善恶之趣。其相如何。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