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孝顺的人,总是处处感召万物成全

2015/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孝顺的人,总是处处感召万物成全

我的公公有两个儿子,我老公是他的小儿子。我和我老公谈恋爱的时候,我的婆婆因病去世了。按我们的习俗,家里有亲人过世,当年是不能摆喜酒的。所以我和老公虽然在婆婆过世的那年冬天就领了结婚证,但没有摆酒席,准备在第二年国庆节办喜事。

第二年夏天,公公生病住院了。我老公让我请假回来照顾公公,我说有哥嫂在家,我不用回吧。老公说:“嫂子没有去看爸爸,你回来吧,你帮我照看下,我上班太忙了。”我说我今年的年假休完了。老公说:“那你辞职吧。”家里有哥嫂,怎么却要我这个没过门的儿媳妇辞职回家照顾?老公又语焉不详,我虽然不太情愿,最后还是辞了职,回家照顾公公了。

到了医院我才得知,哥哥没有怎么管公公,嫂子更是完全不管。亲戚们都打电话了,嫂子才在医院出现了一次,站了一会儿就走了。一到医院,想着公公没有女儿,哥嫂也不管,我看着挺心酸的。公公睡不惯医院的枕头,我到超市买了一个枕头。因为我们还没有摆酒席,我不在老公家住,暂时住在老公单位的宿舍里。我在宿舍支起了锅灶,做好饭给公公送去。公公出院时,我们正在收拾东西,听到哥哥打来电话,说嫂子家出事了。她父亲突发脑溢血,她急着赶回娘家了。我听到时心里一叹,公公住院不管,她父亲病了,就这么快就跑回去了,这对比也太明显了。

我们家现在住的房子,是我老公自己2005年买的毛坯私房,200多个平方,分期付款,花了十三万。当时公公帮忙在银行贷了三万元的款,后来这个贷款公公只还了七千,其它的钱都是我们自己还银行的。婆婆的住院费、丧葬费,是我公公和我老公一起平摊的,哥嫂没有出一分钱。倒是之前买这个房子时,哥嫂借了一万块钱给我老公。

我们准备要结婚,装修房子时,哥嫂住在家里什么也不管。还是我自己请假回来装修的,好像嫂子从来都不是这个家里的一份子。公公出院后三个月,我们在家里摆了酒席,按当地风俗,这才算正式成婚了。新婚三个月后,老公调离老家,升职去了河南,我也回武汉上班了。

我们在一起住了三年,只要我在家,生活费都是我出。平常我一回家,米油全部买好,她是从来不买的。一切家里共用的日用品,包括洗头洗澡的东西,都是我买的。她东西就放在房间里,从来不拿出来公用。公公有一次说起家事,他说:“家里的事,我都看在眼里,我还没有老到是非不分。”

第三年,我跟公公说,这个一大家子长期挤着住,不是个事,我出点钱给哥嫂他们买个房子,分开住吧。公公说,那有那么多钱。我说不用怕,我爸妈那边我可以借点。所有的亲戚都出来说,那怎么行,在我们农村,长子是不出门的。我跟公公说,这房子是我们自己出钱买的,以后等他过世后,兄弟俩早晚还是要分开过的,他们终究要有自己的房子。何况这房价只有涨的,没有跌的,晚买不如早买。

在我的撮合之下,我和老公出了五万,公公出了二万,哥哥自己出了一万块钱,总共八万,把房子买下来了。房子是个小产权房,刚建的,我老公帮他们看的房子,谈的价。装修也是老公和公公跑前跑后,把他们的新家安顿好。帮他们把房子弄好后,嫂子不愿意走,说我们的房子她有一半,凭什么只给五万!搬家前几天,嫂子在家里破口大骂,诅咒我肚子里的孩子是死胎,生下来就会没命。还跟我这里的邻居说,我是个很坏的女人,把公公和嫂子都给赶走了。

房子弄好后,公公谁也没说,请人把哥嫂所有的东西全部搬去新家了。公公搬完了,才跟我打电话说:“我走了,你就一个人在家好好养胎。爸爸对不住你了,我想跟你过,可是你婶婶他们都说你哥嫂能力差些。我有些退休工资,可以贴补一下他们家用。”

分家后的第三年,我女儿两岁多时,公公中风了。快要出院的时候,公公跟我说:“我现在人不行了,一只脚动不了。我想去你那里,你哥嫂我是指望不上了。”我二话没说,把账给结了,把他接了回来。经过一年多的调养,公公恢复了正常,两脚走路也便利了。恰好侄子马上也要过十岁生日了,公公又回到哥嫂那里住,说是要去给侄子庆生。

不久得知我公公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我是事后才知道的。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跟我嫂子吵架了,嫂子把他赶了出来。我说:“你为什么不来我这里,为什么要到外面住?”公公说:“孩子,我实在是对你有愧啊!我动得了的时候,帮你哥带孩子去了,把你一个人扔在那里,一个人带着个刚出生的娃儿。你哥嫂现在住的房子,钱也是你出的,你来我们家就没有轻松过……”我怎么劝他,他都不回来。他说他租金也交了,他现在能自理,如果生病了,不舒服就打电话,过来住几天。后来这两年,他一直坚持这样,我们也劝不动他。平时来玩一下、吃一顿饭就走了,生病了就住几天,好了就走了。我平时把一些不易坏的菜多做点,隔几天给他送一点。有好吃的,接他来尝个鲜。公公的厚衣服、床上物品都是我定期清洗。他平时就住在自己租的小屋里,帮着接送我侄子上下学,辅导一下侄子的作业。

从租房到现在为止两年多了,嫂子从没有去过。听公公一次偶尔说起,以前婆婆在世时,嫂子对婆婆就不好。婆婆身体不好,先后中风四次。婆婆卧病在床时,嫂子叫婆婆瘫子;好一点后,行走不便时,叫婆婆跛子。

我实在不想别人误会我,以为我是夸自己、贬低别人。所以好多事,我都不想写得那么详细。只是希望随之而来发生的事,能引起更多人的警醒。

这几年我哥嫂一直过得不顺。刚开始把我公公赶走的那一年,她晚上下班时,被街上的小混混把腰撞断了,大半夜的,那人想跑了了事。还是我和老公找了各种关系出面协调,最后那人才认了账。嫂子在床上一躺就是大半年。再后来我侄子,一个九岁的男孩子,身高却只有七岁孩子的骨龄,好好的一个孩子,一下就不正常了。靠打激素长高了一点点,花了十万多,个头儿还是比同龄的孩子矮一截。去年我嫂子怀二胎,生产时挺好的一个孩子,生下来两个小时后突然夭折了。我同学在我们这里市医院上班,听她说本来出生后,阿氏评分有8分,体重也有八斤半,很正常的一个小女孩。过了两个小时后,孩子突然就不行了。她们干这行也有十五六年了,这种情况还真是罕见。听我同学说起这事,我突然想起分家时,她诅咒我“肚子里的孩子是死胎、生下来没命”的话,一时后背发冷!这般诅咒别人,最后却应在自己身上,这后果真是太严重了。今年九月,噩运又一次降临,我准备去参加司法考试的那天晚上,哥哥被机房的电击中,左脸被毁容,腿部大面积挫伤。脸部修复做了两次,其它的小手术也都做了两次。当时植皮在武汉三医院做的,主刀的都是很有经验的主任医师,但第一次还是以失败告终,只得重做。又多花了很多钱,还多受很多苦。这般接连不断的疾病与灾难,要说都是偶然,你会相信吗,亲?

再说我家。我老公去年八月份从河南跨省份调回老家上班,一分钱没有花,也没有动用任何关系。当公务员的人可能都了解,这种跨省调动有多难。今年也是没有走任何路子,老公提了正科,并且留在了机关。整个单位里,像我们这么走运的,仅此一家。我女儿与规定的入学年龄相差一个月,明年才能上一年级。一位老同学主动打来电话问,给我女儿安排学号入学,我女儿也顺利地上了学。很多同学以为我给她送了东西,其实当时我在准备司法考试的复习,我连饭都没有请她吃一顿,水都没有请她喝一口。想想这些我心里总是感觉生活充满阳光,也很感恩诸位佛菩萨对我的加持。

点评:

同样一个家庭,同样一位老人,一个相处如冰炭,一个相待如亲人。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在这些家长里短的琐事中,照出各人的心性,心性又不断地左右着各自命运的轨迹,渐渐地很俗套地应了善恶有报的老理。

在家族之中,若是计较的人,总能找到无数计较的理由,说起来无数的委屈与不公。若是不计较的人,总能理解与体谅别人的难处,感觉到别人的善意。计较与不计较,看站在哪个角度去想的。什么都围绕着自己转,种种小事就能导致矛盾的不断累积;处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事事为别人着想,哪怕同一个圈子,人际关系也会好得多。只为自己着想,路就会越走越窄,乃至天地之间都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严重的还会导致种种心理问题、精神问题。说起来是别人逼的,实际上路是自己走绝的。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路越走越宽,心性也会越来开阔,生活也会越来越平安喜乐。

在家族中,因处处计较而对老人的不孝,如同树木没了根,这生命之树是很难繁茂的,往往在外容易招人轻贱,在单位受领导打压,在生活中天灾人祸不断,百事不如意。孝顺的人,总是处处感召万物成全,即使是平常的命,也能活得更顺一点,再顺一点。

作者:心上莲花群/小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解释

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日子也是很难挨过的。为什么有人...

父母的无尽深恩大德

因为父母有此无尽之深恩大德,所以我们必须尽此生中,...

替母亲打扫心房

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

报父母养育恩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天性

孝道在我们中国固有文化中,是极为重视的一种德行,所...

般若的空性,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当中,也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谈因果是从...

拯饥救溺福绵长,骄横欺人遭恶报

古语云: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福祸无...

禅斌法师:算命的果报

世人不相信因果,却热衷于算命求签。话说有需求就有市...

不该你得的财,拿了就是灾祸

谛闲老法师讲过一个公案,在上海有个所谓的大善人死了...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真心的笑容

有一个家财万贯的富翁快死了,死神来接他走,他问死神...

东晋高僧慧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一般中国人都知道两句诗:日照香炉生...

改过修行,终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时跟着做官的父亲在江...

猎人与老和尚

戒就是规矩,要预防非份的念头,不该有的观念不要产生...

【佛教词典】异品

梵语 asapaksa。因明用语。(一)“同品”之对称。性质不...

【佛教词典】不受学转

【不受学转】 p0328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一页云:不受学转...

念佛要怎样念才最理想

问: 请问念佛要怎样念最理想?是否要观想念佛?要如...

地下入定七八年,但生死还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真正的富有

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国家,名叫多味象,这个国家的国王信...

尸毗王剜眼施鹫缘

蝉声唧唧穿梭在蓊蓊郁郁的只树给孤独园中,传递着解夏...

四正勤和四如意足

四正勤以精进为体 四念处其实是很难讲的。四念处虽然只...

多行善事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问: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慧律法师答: 对治懈怠...

鸟雀报恩引路,破获盗杀大案

宋朝时候,井陉(今属河北)有一任县尉(相当于今天公...

明海大和尚:佛教的规矩

今天首先跟大家讲一个题目,就是出家人与在家人的关系...

志公禅师:十二时辰颂

志公禅师即宝志禅师(公元418年514年),南北朝齐、梁...

修行必须要有一颗恒心

释迦世尊在世时,有一位有钱的长者,听闻佛法之后,感...

三坛大戒的病中忏悔:亲受三宝最真切的「显灵加持」

晚钟敲过,闭目卧在床铺上,这一天又要过去了。 在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