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坛大戒的病中忏悔:亲受三宝最真切的「显灵加持」

圣玄法师  2018/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坛大戒的病中忏悔:亲受三宝最真切的「显灵加持」

晚钟敲过,闭目卧在床铺上,这一天又要过去了。

在太白山天童禅寺一个月求戒的生活,就这样一天一天,充实而法喜,可在酷寒之中,鼻子堵堵的,难以入眠。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自己只能默默称念佛陀的名号,祈请佛陀慈光加被。求戒是从一个世间人成为比丘、成为菩萨的庄严时刻,在这一个月里,三百多位戒兄弟在一起,学习规矩、求大忏悔、求受戒体,成为僧团的一分子。

刚进戒场的那天,戒常住在大通铺上安排了一个小小的铺位,就听见身后的人叹了一口气,“受戒就是受苦!”

天童禅寺据说自明代以后就没有大规模的修缮,我们住在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戒堂和御书楼里,既没有空调和取暖器,也没有单独的床铺,大家一个紧挨一个,睡在大通铺里,早上不到4点,板声一响,就起床洗漱,开始一天的生活。

很多人都受寒感冒了,或许这正是经历人生蜕变的一次考验,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圣号中,我惟有将此时难耐的病苦视作三宝对我的加持,不求能够早日康复,只愿我在对苦的思惟中不退初心。

蕅益大师曾说,“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若知病乃空,则病不能恼。在病中,确实能够让自己痛念生死之苦,乃至念及众生之苦。

有一天夜里,天童禅寺的堂主宣光法师在给我们讲开示时,谈到自己受戒时的种种,他说90年代求戒的时候,大家都在打地铺,一到戒场,温度就陡降到零度,可是大家都没有带冬天的衣服。

但就在这个条件下,竟然没有一个人生病,大家都说,因为那时候大家发心特别纯正,道心坚固,感召大家都没有人生病,一定都得了上品戒!

听宣光法师的开示,我的思绪不禁徜徉在深深的仰慕之中。那一定是他的戒兄弟们,精诚所感,三宝加被所致。

病苦亦是修道路上良师,虽然此刻卧在床榻上,逼仄的空间连一个辗转反侧的机会都不给我,但我不得不去好好忏悔过去种种恶业,以求身心寝息,这岂不也是三宝无上的甘露加持!

和我睡在一个通铺上的戒兄,已经人到中年,或许是每天的功课太紧张,竟然旧疾复发,医生让他赶快到医院去做手术取出结石,想到此处,我也想偷一偷懒,要不我也请假,却一两堂功课,多睡一会儿?

可那位戒兄就是不愿意请假,他有时在房间里休息,便不停地念佛。有时候还对着我们笑一笑,说:“别人要的是钱,我要的是命!”还能坚持得住,绝对不能退缩。

他让我想起《妙法莲华经》里有句著名的偈颂——“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其实我们的躯体须臾变灭,气候、饮食有一点不调适就会晕头转向,现在经历的病苦就是最好的明证,相比之下,金钱这般身外之物更是不值一提了!

相对于“身命”,法身慧命则是我们最真实的财富了,求戒、学法、护法,都是我们法身慧命的无尽藏,它不仅能够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安乐,更能够让我们有智慧去洞见世间的实相,帮助其他人超越生命的局限!

若是遇到一点点的困难就退缩,凭借这样露水般的道心,又怎么可能入佛智海呢?

我又暗自佩服不已,戒兄的这句话正如当头棒喝,岂不正是佛菩萨最真切的“显灵”吗!

太白山在海边,海风吹到山谷里,就在山谷中盘旋,我们居住的戒堂已然是几百年前的建筑了,晚间听见风声呼啸,也不禁紧张起来。

印象中初中以后都没有流过青色的鼻涕,可是这一天天身体并不见好转,扁桃体也越来越肿。

又想起自己在小时候生病时,母亲对我的照料无微不至,那时候自己怕药苦,又会嫌药太大颗吞不下去,她就会把药片捣碎,和白糖一起做成冲剂,母亲捣药的场景和那种特殊的味道至今还记得。

她现在一定很牵挂他的孩子。想到辛苦的父母,就不由得想起洞山禅师给母亲的家书:“载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故经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惟有精进修道,才能避免轮回升沉中的歧路各别,有机会佛会相逢,同登净域。

但是在这深山之中,连药都只是马马虎虎吃了几颗,一会儿头重脚轻,一会儿呼吸困难。想着想着,突然很害怕自己如果到了登坛那一天,会不会发不出声音,那我可就真是业障深重,受不成戒了?

这么越想越着急,跟师父发信息说,我很焦虑,会不会自己的福德不足,便坚持不下去呢?师父问我,你有用心拜佛吗?

我却说,我最近很爱拜佛,焦虑所以拜佛!

师父反问道:既然用心拜佛,焦虑又在哪里呢?拜佛是以至诚心还是用焦虑心?

这么一问,我竟安心下来,不由得佩服师长在殷勤护念中的智慧,这亦是三宝最深刻的加持吧!

我们每天在大殿里礼忏,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圣号,忏悔过去种种贪嗔痴的恶业,以求得身心之清净,而每每瞻仰佛陀那慈悲的微笑,心中忆念世尊在世时的种种,不由得为本师的愿力所感动。

想起在来到戒场以前,读诵的《悲华经》中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那五百大愿:在他还是宝海梵志时,曾发下大愿——“若有众生悕心求于诸善根法,我当安止善根法中,令得成就梵行具足大戒”,既然佛陀有此大愿,我心中的焦虑也就在佛陀的愿力中慢慢消弭了。

神奇的是,到了请戒的前一天,发烧头昏很是严重,扁桃体还是很肿痛,可是请戒、登坛的那天,所有的病痛不适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点不舒服都没有,我们凌晨4点钟就到了习教所排队,在凛冽的寒风中等待,但这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登坛时候,戒和尚和阿阇梨的嘱咐了。

那紧张的一个月时光,“安心学习,用心忏悔,诚心祈戒”,是师父的这“十二字真言”让我相信,焦虑是毫无用处的,而在病时每每想起《悲华经》中,佛陀“不求果报,但为调伏摄众生故”的宏大心愿,更让我在仰信中,祈求生生世世为佛陀的弟子,学习佛陀如此宏大的襟怀。

(腾讯佛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戒律与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 说到佛教戒律,主要有两种:...

心念与疾病有何关联

问: 佛法中提到病由业生,业由心生,心念与疾病的关...

星云大师《认错的美德》

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勇于...

不犯威仪,小小戒都要护持

不犯威仪,这种持戒的意识,不仅对那些重戒要去受持,...

勿作「二宝」弟子

在家信众修行中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

助子出家,母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告诸弟子:过去久远世时,有佛入城乞食,随...

出家众要远离五种欺诈的邪命

这个诈,这种欺诈,从一个出家众来说,有五种欺诈的邪...

出家后请记住以下十条黄金定律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里常住,请记住以下黄金定律: 第一...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未及害彼,返自害己

秋收之后,毗弥好整以暇地坐在庭院里为小狗抓跳蚤。悄...

性然法师:恩师传印上人晚年潜修净业及往生侧记

编者按:值上传下印上人示寂百日,传印长老嗣法门人并...

时间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

斯利姆是谁?恐怕许多人对这个人的还很陌生。如果我这...

虚云老和尚: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

经云: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

【佛教词典】恒审思量

【恒审思量】 此为第七末那识之性质,亦即历经三世,无...

【佛教词典】世间五宝难得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四分,世间五宝难得:一、值佛...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学佛没有其他伎俩,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生处要熟,熟...

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普贤行愿品》第四,忏悔业障: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

戒香

仙人山中,微风徐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味。在树...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问: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净界法师答: 杀盗淫妄每一...

印祖举往生事例示人死六验

张福泉婶母刘氏,生性淳笃,是其宿根。及病而信福泉宗...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我...

慈悲语二十条

1.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福莫大于心善。 3.一点慈爱...

净土文化对建设「幸福感」有什么积极作用

2014年3月18日,《禅文化》采编一行参访了净土祖庭庐山...

怎样理解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

原文: 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此显示极乐时间耳。至...

星云大师《提升自己人格的十不要求》

求福避祸是人的天性,一般人无不希望自己能不吃苦、不...

星云大师《为考生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弟子怀着祝福的心情向您祈愿:...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问: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大安法师答: 往生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