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慈悲语二十条

2012/02/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1.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福莫大于心善。

3.一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的种子,亦是积福的根苗。

4.利益一切众生,就是利益自己。伤害一切众生,就是伤害自己。

5.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一切。

6.如铁之锈,生自铁而腐蚀铁,恶出自人而侵蚀人。

7.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伤害大于受害者太多了。

8.贪欲是苦恼之根。凡夫迷惑颠倒误以为乐,智者深见其苦。

9.人若沦为欲望的奴隶,便会丧失心灵的宁静。

10.变化和无常是生命的特征。

11.一生积善,善犹不足。一念行恶,恶长有余。

12.人生最大的过错就是放纵自己。

13.贪欲能令人无恶不作,慈背能使人众善奉行。

14.心善而子孙盛,根固而枝叶荣。

15.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6.心地作善,福归自己。若行恶习,祸非人替。

17.积德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18.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行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19.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20.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十首著名悟道禅诗

一、唐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 心中...

人应该在哪些方面讲情、留情

世间上,一般人最注重的什么?就是「人情」。而什么是...

如何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当从惭愧、忏...

【推荐】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

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呼吁...

圣严法师《慈悲是为了保护自己》

感同身受的慈悲,可以帮助我们破除执着、抗拒诱惑。但...

向佛陀学习

释迦牟尼佛陀为什么有那样超人的成就,而成为世界史上...

五位高僧慈悯众生的行为

日常生活中如何修习慈爱众生呢?以下这些高僧大德慈悯...

大悲赞

娑婆争斗似屠场,生命如草如牛羊。 大悲能息嗔恚念,...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推荐】一念虔诚皈依的心启动了弥陀本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

福报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当我们在念想极乐世界的功德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三块...

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一个人忆念观世音菩萨时,为什么你的贪嗔痴会淡薄?因...

用情执的心攀缘阿弥陀佛对吗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

【佛教词典】四种自在

(一)指大乘菩萨修行阶位中第八不动地以上菩萨所得之四...

【佛教词典】不见三宝厄

于弥陀化土所受灾厄之一。往生弥陀之化土者,以于因中...

印光大师:净业行持

凡修净业,以决志求生西方为本,而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

佛源老和尚对发心受戒的弟子一段发自肺腑的教诫

知客师父领几位新落发僧前来礼源公。 知客:师父,他们...

控制情绪是成功和快乐的要诀

人一旦受情绪控制,就会戴上有色眼镜,看不到真实的世...

【漫画】诵地藏经造地藏像,为母除去恶疾

在所有菩萨当中,地藏菩萨是一位满愿第一的如意菩萨,...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

诵普贤行愿就能不堕地狱,那因果怎么体现呢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

佛陀以四功德力挑起巨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千二百五...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

修福跟解脱生死有关系吗

问: 做善事只是修福,跟解脱生死没有任何关系。这个...

沉静的力量

公元前4世纪,有一个原本十分繁荣的国家,自从新的国王...

身虽不出家,但心要出家

出家里面还有四种形态,一般我们会讲:出家出家,就是...

人言我好坏,不生喜怒心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