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2013/09/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的长子摩诃男听说三个月的安居过后,佛陀就要继续到各地弘化游行,因此,众多比丘在食堂为佛陀缝制衣服,摩诃男便急忙赶去拜见佛陀。

摩诃男顶礼佛陀后,退坐一旁,向佛请示:‘世尊,我的身心无法安定,悲苦地不知方向,虽然听法,但很快就会忘记。这次,我听说众多比丘聚集于食堂,为世尊缝制衣服,待安居结束,世尊又将带领诸比丘到各地弘化,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您们?’

佛陀说:‘摩诃男,不管你是否见到世尊及诸比丘,只要常忆念五法,精勤修习即可。你当以正信为主,并以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为本。你要依此信、戒、闻、施、慧五法如实修行,并且修持六念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所谓“六念处”,如忆念如来,当如是念:“如来、应供、等正觉,乃至佛、世尊,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众苦,我欲同佛。”亦当忆念法、僧、戒、施、天,直至智慧开显。摩诃男!若能成就此十一种法,就是把握了学习的方法,具有正知见,能够决定无疑,如是渐次修行,不偏离正道,必能直趋涅槃之门。

譬如母鸡孵卵,或五颗,或十颗,每天都极尽耐心地爱护、关照。即使稍不注意让卵有偏离,还能以爪、口护卵回巢,因为母鸡从一开始就紧紧照看并善于爱护的缘故,所以能使小鸡安然出生。佛弟子们,若能依此理,善自护持成就十一种法,就把握了学习的诀窍,不会偏离正道,终能趋赴涅槃之门。’摩诃男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三十三》

省思:

《法华经》云,佛陀‘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陀广演教法,广度一切,吾人若能依教而行,守护诸根,勤行精进,依戒、定、慧三学,观照、护养、净化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就如同见佛,亲受教诲。如是依教奉行,念念不空过,自能断除烦恼、习气,终至究竟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有些人学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视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

净心十要

总持戒律伏客尘,永断淫根去无明。 永消亿劫颠倒想,...

【推荐】圣严法师《心的五四运动》

一、四安: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我们要把佛法落实...

圣严法师:忙人的修行方法

有人问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抽出时间来修行? 就...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如何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问: 请问法师,怎么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宏海...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千代野比丘尼的故事

千代野(1223-1298),又名千代能,日本镰仓中期最著...

来去自在的庞居士一家

庞蕴居士,字道玄,是唐代著名的在家禅者,他曾在马祖...

妙高禅师与韦陀菩萨

在雪窦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据说当初妙高禅师,就在那里...

率先迈出化敌为友的一步

从前,苏伯比亚小镇有两个叫乔治和吉姆的邻居,但他们...

【佛教词典】出

【出】 p048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云何第四...

【佛教词典】蒙憧三百担

禅林用语。蒙憧,又作蒙瞳、懵憧,谓事理不分,是非曲...

星云大师《从现实的世界说到佛教的理想世界》

至诚感谢十方三宝,感谢各位法师,感谢各位护法居士,...

钝功熏修老实念佛

了解了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后,我们该怎样去修学净土一法...

作为出家人,要尊重佛戒

我那个时候才二十多岁,夜不倒单已经有四五年了,整晚...

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

我们看看蕅益大师有什么比较深入的开示:这当中有二段...

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

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

网络学佛的正确态度

网络是时代的产物,是众缘和合的现相。网络也被诸多有...

人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为人道的众...

几种不孝习气的养成

颜光衷说天底下哪有不孝顺的人呢?纵然有不孝的人,说...

明一法师:吃亏勋章莫忽视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很多,因为吃亏而烦恼不断的情况...

老实厚道的人比较能够得到师长的加持

第二是「疑师」:对于师长的功德产生怀疑。怀疑这个师...

临终关头一心念佛最得益,妄动哭泣最贻害

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

半日学解,半日学行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