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关头一心念佛最得益,妄动哭泣最贻害

大安法师  2023/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关头一心念佛最得益,妄动哭泣最贻害

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致生瞋恨及情爱心,则欲生西方,万无有一矣。——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那家亲眷属在临命终时——那种即将离开的时候,不可以对病人生悲泣之相。因为众生都有感情的,看到父母或者自己的眷属马上要死亡了,他就在那里很悲痛。这一悲痛,就在那里哭,甚至嚎啕大哭,这都是不可以的。世间法可以理解,世间法还鼓励哭,哭得越高,大家越赞叹:“哎,很孝!”有些人哭不出来,还要花钱雇几个人来哭。

那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这个病人在这个时候,他的身体非常的怯弱,也非常敏感。一动他的手,或者脚,或者身体,他整个的全身就会疼痛。他的骨头又比较硬,就是拗折扭挒的痛。这一痛的话,他的瞋恨心就会生起来。虽然那时候他说不出话,但是人是很难忍受疼痛的,这种疼痛一来,瞋恨心一发起来,他本身开始还能念这个佛号,这下佛号中断了。如果佛号中断了,恰好瞋恨心起来的那一刹那就断气了,那他的神识是随着瞋恨心走的,那大多就堕在毒类。毒类就是生在豺狼、毒蛇、蝎子……这些畜生道里面去,这是非常可怕的。

有一个公案。阿耆达国王是一个受过三皈五戒的佛弟子,平时也是讲修行的。然而临命终时,六根涣散的时候,苍蝇就过来了,苍蝇就落在他的脸上。那侍从给他打扇子,打扇子时间久了有点疲乏,一不小心,这个扇子掉了,掉在他的脸上了。这个国王就生起瞋恨心。这瞋恨心一方面是疼痛的瞋恨心,另一方面也对这个侍从不满意:你怎么能这样!

瞋恨心一来,正好就断气的那一刹那,他随着这个瞋恨心就变成了一条大蟒蛇,幸好他也是佛教的大护法了,供养了很多的比丘。其中有个比丘是证果阿罗汉,正好路过的时候,看到一条毒蛇,知道它的前身是阿耆达国王,就赶紧为他持咒、祝愿、讲法。这个阿耆达国王才觉醒过来,马上蛇的命终结,神识到了忉利天。这说明他有一个好因缘,要么他可能就在蛇类里面度过他若干辈子了。

所以这桩事情是可怕之极的。所以不要去动他的身体,而且应该在八个小时、十个小时都不要去动他。他即便是神识离开,可能还有残余的神识。这是一种禁忌。

另外一种禁忌就是不能对这个病人悲痛哭泣。家亲眷属在那里显得非常悲痛,在那里哀哀痛哭,这个病人听到了,他的情爱心会生起来。因为欲界的众生就是这个欲望的心过来投生的,家亲眷属也跟这个情爱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无论是夫妻,还是子女,都离不开情爱心。所以你一哭,他的情爱心就生起来了,这情爱心一来,佛的念头又止息了,那就随这种欲望的心去了。随情爱心去轮转,这辈子是人的,或男或女,那下辈子也许到畜生道,或雄或雌了。那生生世世都在这个情爱的铁网当中笼罩,不得解脱。

这里也有个公案。记载有一个居士,优婆塞,是三皈五戒的弟子,也有修行,一辈子追求解脱之道。结果临命终时,他的妻子在旁边看到他即将断气,就哀哀痛哭,说:“你怎么就把我抛下来了?我怎么活?我不希望你走啊!”这个女人一哭一喊一叫,他心就乱了,他就眷恋了。一断气,就进入他的妻子的鼻孔里面作了一条小虫子。他不是很爱他妻子吗?不离开他妻子,好啊,那就不离开了。那断气之后,这个妻子还在那哀哀痛哭,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这时候你流眼泪可以,鼻涕一流下,她就擤了一把鼻涕,这个小虫就到了地下。这个做妻子看到鼻孔里面还有个小虫子,觉得不好意思,就用脚去踩。这时候旁边有一个比丘,也是知道宿命的,赶紧说:“你不要踩!你知道它是谁吗?”“不知道啊。”“这就是你丈夫,你哀哀痛哭,舍不得你。”你看,多么可怕!

杨杰居士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情爱的心不重,是不会生到娑婆世界的。于是,你今生要了脱,情爱的心不能在这里滋长。这个情爱的心就像一个木桩子,心还是在眷恋家亲眷属,是出不去的。所以念佛的念头一定要纯一,一定要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感通上,才能去往生。如果还是情爱的心在这里固结,念念不舍,那还是轮回去了,生生世世不能解脱三界六道的轮回。

这个时候对病人最为得益的,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为损害的,莫过于轻率地去动他的身体,去哭泣。如果随顺俗情动他的身体,或者去哭泣,动他的身体让他产生瞋恨,哀哀痛哭会唤醒他的情爱之心。如果这两种心现前,想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那是不可能的,万无有一——一万个人里面没有一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两土世尊度众生的分工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教主,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

上品上生的条件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谈到九品往生,其中上品上生...

要把这件事当做日常穿衣吃饭来对待

持志久远。 这也是针对我们有些修行人:开始发心大,中...

总观极乐世界依报庄严

(一)举所观境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 ...

善太郎的故事

日本有个善太郎,这个人是修净土的,专念阿弥陀佛,他...

为何觉得净土很难去

问: 南无阿弥陀佛!善知识说现在能够学佛,是过去恒河...

卧床默念佛号会有罪过吗

原文: 卧室若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日请来熟视一二...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的方法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当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如何才是一门深入

问: 请问一门深入,如何是一门深入,是读一部经还是...

大安法师正月初二新春开示|善导大师《劝念佛偈》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善导...

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问: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大安...

临终助念的时机该怎么把握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高出断气前的...

【佛教词典】云门山

(地名)在广东韶州曲江县治。五代后晋末,云门宗祖文...

【佛教词典】凡性

指凡夫之性。又称凡夫性、异生性。为法相宗二十四不相...

调伏妄想的方法

原文: 若夫妄念满腔,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由未真提正...

菩萨所行法门无量,以六度为其根本

大乘菩萨发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为基础,以方便为究...

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彻悟大师参禅都是开悟了的,教下也很通达,但是对净土...

大安法师:念佛就是醒梦

大家来东林寺,如果从法的精神来看,东林寺传达了一个...

阿罗汉是如何成就的

从凡夫修成圣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始点到达终点,...

云何说诸法如幻

问: 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复说诸法如幻? 答: 了境是...

如何判断自己是哪一道投胎转世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

圣严法师《对自己的良心及奉献负责》

一个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般人大多是为了自己而...

修行就要断欲去爱吗

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自私的缘故。为什么会有自私...

不要去追逐修行的幻相

问: 顶礼法师!证严上人一直强调:佛弟子不要去追逐虚...

别人与你谈论是非,该如何对待

某某师到客堂来,常常一坐就开始论人众是非,且往往耗...

惟贤长老《念佛与悲智兼修》

我昨晚上听到你们都在念佛,念得很久、很诚恳,这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