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觉得净土很难去

宏海法师  2024/04/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何觉得净土很难去

问:南无阿弥陀佛!善知识说现在能够学佛,是过去恒河沙数那么多世信佛、发菩提心的一个结果。《金刚经》里面讲到,能于此章句生净信者,不是一二三四五佛,是无量诸佛种的善根。为什么我们生生世世都在信佛,发菩提心,还是没有往生呢?是说明净土真的很难去吧?那么多生都去不了,为啥这一辈子信佛就觉得能去呢?请法师慈悲为弟子解惑。

宏海法师答:问题就出在这儿,以为净土很难去,所以生生世世到跟前,往生不了。大家一定要明确一点,这是我们自设障碍,多少人没有善根福德因缘,问题就出在这上面。本来是蒙佛接引带业往生的易行道,但就与这个他力法相应不了,还是觉得没这么好的事儿,哪里会这么容易,就因为这个障碍住了。生生世世在信自性佛,好像成佛一定要自己达到什么程度,修得什么境界,然后才有可能往生。

所以,净土好去,但难信。你问生生世世都去不了,为啥这辈子信佛就能去?那说明这辈子你也没有信佛,还是信自己信得多,对佛的不思议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极乐世界菩萨们“为男为女,无所不变,本学明了,在意所为”这些不可思议功德,还是不能全身心地仰靠上去,导致生生世世失之交臂。

当然这个问题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因为有一种是乘愿再来的,不能说人家没往生。你不知道他是再来的,我们也没有守在极乐世界门口点名或者签到。另一种就是因地还没成就。这个就要看差别相。

如果你说的这个情况存在,那说明什么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尚欠一步不能到家。生生世世都在信佛,但生生世世信得不够彻底,信得不够到位,信没有达标。包括今生此世你依然还有这样的疑惑,觉得今生不能去,那就又白白浪费了这一生一世。虽然每一世都在积功累德,但就到不了这个沸点,就像烧开水一样,一直在添柴扇火,可是火候不到就开不了,说到发菩提心,有一种菩提心,发的就是要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常行无上道(当然现在能不能做到,居士基本上做不到,基本上带这个这发的是修饰词已经是客气了,是肯定做不到),自力修证的心,不是求往生心。

一个至心信愿,念佛求生西方的心,确实是很难很难积攒够发出来的,这就是《无量寿经》里讲的,“难中之难,无过此难。”在这个难信法上,确定生信,那就在今生。不必再犯思维,就看你今生能不能从难行道中脱身,转向易行难信之法。如果今生觉得能去了,那好了,恭喜你,就在今生信愿念佛就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问: 请开示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大安法师...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示施圣藏居士 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

如何辨别假和尚

问: 当前有个现象,许多出家人不用心诵经弘法,而去专...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吗

问: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么? 大安法师答: 在...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预知时间吗

问: 人往生西方能预知自己临终年、月、日、时吗?在同...

【推荐】没有信愿,再多佛号都没有用

我们净土宗的人,强调临命终的感应道交,因为我们真正...

佛的愿力不可思议,所以往生是很自然的事情

又《法鼓经》说:若人临终,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

「真铁汉」佛源老和尚的禅门棒喝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岁时从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十不善业的果报

【一】花报: 《了凡四训》: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

初学佛时三种不正确的心态

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

《楞严经》中的十种仙道

佛说:又有一处从人本位,不依自性正觉而修习定慧的正...

别总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里

不要因为细小的摩擦、嫌隙就疏远至亲好友,不要因为新...

【佛教词典】平等法身

指自性法身。即八地以上之菩萨已证平等寂灭之真如,虽...

【佛教词典】赞佛转法轮

(杂语)赞佛与转法轮也。转法轮者,谓成道而说如来之...

五欲的过患

智者大师把这个止观的修行,分成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

不要忽略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

我讲一个念佛的公案给大家参考,这个公案出自《念佛法...

平生无信愿者,临终难仗佛力往生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

为何念佛人临终时,仍执著自己身体

问: 一些临命终的人,不论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师父...

国王的白发

一群比丘在孤独园围坐着,讨论佛陀为何能舍弃世间人人...

十界圣凡不离现前一念

论佛法之渊源,总不外于现前一念之心。心也者,万法之...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

要赢得信任,诚实是关键

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功臣,他曾为周世宗的亲吏,负责掌管...

看看一天当中的念头,就知道将往哪里去了

我们要永远知道,我们的生命是由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佛像是否要开光才会灵验?

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

大安法师:精进念佛后为什么家庭和事业更不顺

问: 原先不怎么精进念佛事事顺利,从今年我每天三万...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