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念佛人临终时,仍执著自己身体

大安法师  2018/10/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一些临命终的人,不论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师父,放不下色身,执著于这个身体,请开示怎样放下我执?

大安法师答:这个问题还是提到一个核心点了。很多人虽然学佛学了一辈子,甚至出家,但是到临命终时,还确实有部分人放不下自己的身体。比如得了癌症,他不是想:“我往生的时候到了,我一心念佛,蒙佛接引”。他大概很少是这个想法,他本能会想怎么治好病,到处寻医问药,到处问偏方。这种要把癌症治好的念头占据了他整个头脑,所以念佛求往生的心反而没有了。那一般的人在旁边又不好说,怕他生烦恼。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最大的病根,就是与生俱来的、无量劫轮回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身见我执,贪生怕死。

如果身见这一念还在占主导的话,说明什么呢?说明他是没有信愿的,一个有信愿的念佛行人,就会不怕死。怎么能厌离娑婆呢?首先从厌离自己的色身开始。这个身体多么的污秽,这个身体充满着欲望,这个身体多么的无常,这个身体常常生病,要厌离这样的身体。这个身体是这样不好,我要换一个身体,换如来的身体,换金刚那罗延的身体。那怎么才能换呢?只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能转为像佛那样的身体——金刚那罗延身,寿命无量,永远不生病。你要进行这么一个转换。

于是,无论是碰到灾难来的时候,还是自己生了绝症的时候,你就想:“我即将要放下这个臭皮囊,这个很不好的身体,要换一个佛的身体”。这时候你一定要把求往生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不要一天想着怎么去治病。一般对学佛人来说,中小程度的病,可以去进行治疗,因为它有可能治好。但是如果是得了绝症、晚期癌症,还有什么可想的呢?这时候就把所有的治疗都放下,就是一个念头——念佛求往生。这时候念佛不是求身体好,就是念佛求往生!如果你命数没有到,念佛自然能够把你的病念好。

念佛把癌症念好的例子很多,但我们也不敢过于宣传,宣传了怕有人会误解:“哦!念佛是为了治癌症”。那又麻烦了,念佛的宗旨就被搞反了。念佛就是为了求往生,念佛不是为了求病好。但是客观上,念佛也能够使病好,这里面微妙的关系你得要想一想。所以平时就要训练,把这个色身、我执放下。那怎么放下呢?要经常想面对死亡怎么无所畏惧的问题。

憨山大师当年也做如是的观修,他看《六祖坛经》说,六祖惠能大师在世时,观到有刺客要来行刺他,惠能大师就事先在那里等着,这个刺客拿剑对着大师的脖颈一砍,竟然砍不动。惠能大师说:“我只欠你的钱,不欠你的命”,一下就将刺客吓得赶紧跪下来了。惠能大师说:“桌上有十两银子,你带回去”。这个公案就说明,惠能大师面对死亡无所畏惧。

憨山大师看到此处就想,如果刺客要我的头的话,我该怎么办?于是他观修的时候发现,如果刺客来要他的头,他会很欢喜的给他,没有畏惧。这样就忽然来了一个境界,事情来了,那时候憨山大师正在南华寺,看门的说:“有一个身体很高大的强盗拿着刀进来了”,憨山大师说:“把门全部打开,灯火通明,唤将来”,憨山大师就坐在中堂,刺客拿着刀来一看,憨山大师那个样子,吓坏了,自己首先吓得跪下来了。憨山大师说:“你来得很辛苦”,让侍者到库房里面,支十文钱给他,这个刺客汗流浃背地赶紧拿着十文钱跑了。

通过这些祖师大德的观修,我们净业行人要想,自己有没有这种观修。比如,当歹徒拿着枪对着你的时候,你做何反应?如果没有一个相当地观修的涵养,你会本能的害怕,本能的撒开腿就跑,但你跑得过枪子吗?这时候你应该面带笑容地对着他,念阿弥陀佛。大雄甘地就有这个水平,当刺客拿着枪对着他的时候,甘地是面带笑容的,他就是念着他平时信仰的神的名字“兰姆,兰姆…”,躺在地上的,所以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所以我们要想,如果枪对着我们,在扳机开枪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做到念着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躺下去,而且是面带笑容的。这个如果没有多年把这个身体彻底放下、观空的观修,以及对极乐世界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达不到这个程度的。但,虽然难,我们一定要达到这个程度。净业行人一定要看透死亡,一定是不畏惧死亡,一定是带着欢喜的心迎接死亡的到来。为什么?因为死亡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死亡是我们今生可恶的业报身的终结;死亡的当下,我们得到了一个极乐净土的金刚那罗延身,占了一个大便宜!所以要生大欢喜之心,要感谢那个刺客。就是这个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

「往生全仗信愿真切」与「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是否冲突

问: 阿弥陀佛,顶礼法师!印祖在《复倪慧表居士书》说...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问: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绍云老和尚答: 现在有些学...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含义

问: 请开示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

面对死亡而改变人生的观念

因为身语行为受心支配,由内心执著不同,将导致行为倾...

四十八大愿——(第11愿)正定必至涅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诚实比说谎更容易

俗话说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诚信是与人交...

有位老者皈依后一直睡不着是怎么回事

问: 请问法师今天我遇到一位老者,他说:今年4月份皈...

金色容颜转凡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佛说无...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称为杂行。杂...

【佛教词典】誓愿安乐行

(术语)四安乐行之第四。立欲使一切众生入于佛道之誓...

【佛教词典】三苦

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世人即有生死之身,已经够苦...

不管发生什么事,莫向外求

整个一心三观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内观,就是安住清净...

儒家眼中的孝道文化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

是否应该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标

问: 《金刚经》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执着。可是,生...

净土宗十三代祖师

宋代的志磐法师在《佛祖统记》中,除专叙天台宗以外,...

看人家都没有德,其实是你自己没德

如果皈依三宝的弟子连坚定的信心都没有,对佛、对法没...

圣严法师:没有自我私心的贪

今天我接受新闻的采访,记者问我:「人的贪心从那里来...

生死关头苦无伴,唯修三福能安度

无伴过患,就是在生死关头无依无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

没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以我观物,万...

要做老实人,勿学口头三昧

东林寺每逢法会繁忙时,会有许多开车的师傅在寺门外候...

如何判断修行有没有进步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

心能忍辱,你的相貌就会好转

行忍辱慈,护彼我故; 怎么叫做忍辱慈呢?护彼我故,就...

如是我闻

我们在每部经典的开头,都看到这样四个字:如是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