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净界法师  2020/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这个自身的事业,就是维持生活的事业,士农工商,不做一些有为的事业,他这个地方的对象主要是面对出家众,但是我们也应该来做这样的体会,至少我们居士,你要经常息诸缘务,起码你天天早晚课,早上早点起床,一个小时的定课,晚上一个小时的定课,你要求你自己在做定课的时候,息诸缘务,也是可以。这一个小时不要做其它的有为事业,暂时放下,这也是息诸缘务。

二、息人间缘务。

不追寻俗人朋友亲戚知识,断绝人事往还。我们对于过去的朋友,尤其是没有学佛的人,你经常跟他写信,打电话,这当中会障碍你修习止观的。

为什么呢?修行人的心情跟一个没有学佛人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没有学佛的人那一念心的活动范围都是在财色名食睡的境界活动,他们认为这个境界是最尊贵最殊胜的;学佛人他有更高的眼界跟理想,他修这个止观是最尊贵的,他认为这个人世间的财色名食睡都是可破坏的,都是暂时的因缘,他不当一回事的。

这两个思想不同的人,经常往来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就是说,因为你的止观还没有真实成就,如果真实成就还无所谓,我们是在内心当中栽培止观的幼苗,而世间的这些俗事,这种尘劳的境界,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熟境界,我们无量劫来,我们内心经常在那个境界活动,现在规定自己不能去了。

但事实上对我们是很熟悉的,那么你跟这个熟人往来的时候,他会经常散发一些世俗的信息给你。那这个信息刚好是你的熟境界,一下子就刺激你的攀缘心了,你就很难在你止观的所缘境安住了。

换句话说,你跟一个熟人往来,你不止是在浪费这一个小时,它有后遗症,他会带动你很多事俗的妄想。

这个地方倒是要很注意的,不要跟那些没有学佛的人,不修行的人太过密切的往来,这个要注意。

弘一大师刚出家的时候在弘法寺,他刚到弘法寺,是要准备出家的,出家之前,他的第二个太太,日本太太,带着他的小孩子来看他,弘一大师跟知客师说,你告诉我的太太,告诉她,你的叔同已经死掉了,不见,一面都不见。

但是我们看弘一大师后来的表现,非常有大悲心,这个是一种抉择的问题,我们今天暂时不跟众生往来,并不是说我们今天伤害我们的慈悲心,而是我们很理智的知道,在这个过渡时期,我的止观功德没有坚固,我必须要暂时的跟一些放逸的人停止往来,这是一种暂时的因缘,是这样的一种心情。

三、息工巧技术缘务。

不作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相、书数、算计等事。这种工巧的事业,比如说工匠技术木工电工,这种技术;或者医方禁咒,治病的技术;或者卜相书数,算命的技术;或者是算计,世间的这种会计算术的学问;这些暂时都要停下来。

四、听学问缘务。

读诵听写等悉皆弃舍。对于世间法的读诵,乃至于听学,跟修行没有关系的都要弃舍。这个读诵要停的是世间的东西,在《瑜珈师地论》上,说观要读诵大乘经典,跟修行有关的经典要读诵。

此为息诸缘务,所以者何?若多缘务,则行道事废心乱难摄。

因为你修行刚开始,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我们无始劫来的攀缘心,就很难在止观的境界安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客来客往,自心不动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

修行要先问自己安住了没有

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赶快去修行,不是! 第一个,你不得...

为人处事效仿弥勒菩萨

现代人常因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心理负担很重,或人生的...

跟着感觉走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E世代的语言跟着感觉走,这句话充满...

人生要经营的是你的「内心」

楞严经把生命分成二个根本:一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就...

怎样面对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问: 弟子有一次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感觉进入了...

念佛如何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定力

问: 如何念佛才能培养出内心真正的定力? 慧律法师答...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是故说名遍计所执。 这个...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念佛即事达理之捷径

生佛同体,方可感应道交;事理圆融,故能念佛证真。净...

【推荐】佛门里不要倡导经忏佛事

随着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中国佛教事业迅速恢复,蓬勃...

皈依三宝让我们找到吉祥幸福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佛,他完全觉悟了,他能觉悟我们,...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

【佛教词典】无为法有二种

【无为法有二种】 p1077 成唯识论二卷四页云:然契经说...

【佛教词典】伽胝

(衣服)Sa?ghāti,僧伽胝之略,袈裟名,自九条至二十...

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法吗

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

五浊恶世的成佛之法

这五浊恶世实际上是让我们要观察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和...

得之不易的暇满人生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思维暇满人生》。如何来思维我们...

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举头三尺有神明

谈到自然造化的法则,有时候你深信因果到这个程度,才...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

问: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该怎么办?明知这样做...

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一、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闻慧,闻到了之后要去...

染布的譬喻

佛世时,曾以一则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

何不往生兜率疑

第十,何不往生兜率疑 【注文】 又问:兜率内院近在此...

修行人要把握当下这一念

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

给自己抹点黑

公元前225年的一天,秦国大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即将...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这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下来的开示净业学人日常如...

像微尘那么小的功德,我们也应随喜赞叹

像世间一般人,都以为乌鸦是不吉利的,以为听到乌鸦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