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明一法师:吃亏勋章莫忽视

明一法师  2011/09/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很多,因为吃亏而烦恼不断的情况尤其常见。这样的烦恼还会产生一些连带的效果,比如怨恨自己的命运,怨恨社会的不公,怨恨自己的能力太差,怨恨自己没有靠山,怨恨……嫉妒心因此而起,不但给自己增加很多的烦恼,还给生活环境造成很坏的后果。

因为产生这样的烦恼之后,我们常常会感觉自己很缈小,命运不好。这些问题的连带效应是对自己生活环境失去信心,增加自己对外界追逐的问题,产生想改变外界的念头,影响身边的人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的看法,是一个杀伤力很强的烦恼。

因为这个烦恼不但目前存在难以解决,而且还容易形成成见或者偏见而影响自己的将来,乃至连带影响身边人的观点。所以,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当然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是因为自己对外界追逐而产生的问题,只要把自己向外追逐的心收回来就能解决问题。

但是能做到这样的人有几个呢?我们总是说放下就轻松了,可是能有几人遇事就能放下呢?就算是学了佛的人,遇到自己吃了亏,一样常常会在自己的面前抱怨不停,何况很多没有学佛的人。事实上,我自己在回答很多信众的问题中,这样的问题占了很大的比例。

遇到人与自己抱怨的时候,只能告诉他要放下,告诉他不要向外追逐。根器好的人,也许就会放下点,或者是认命点。绝大部分的人是嘴巴放下,或者是强迫自己忘记这事,或者是强迫自己认命,或者是强迫自己回避这件事情,或者因权威而强迫放下,或者……很难真正放下自己吃亏了这样的看法(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看法而已)。

问的人多了,自己也就认真地观察过这种事情的前因后果,试图在吃亏的前因后果上去为大家做个解释。但是,发现吃亏这样的事情往往是陪伴着上当而产生的,前因后果大家都会很快地看清楚。但是,对于一些难以看清楚的前因后果问题,要想让人家放下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自己一直在查找这些难以看到的前因后果。发现很多是因为爱缠或者是怨恨而产生的。也就是说,这些吃亏的上当是因为自己的爱缠或者是怨恨付出的。这样的付出尽管不是自愿的,但是有其他的责任、义务等等原因。所以,这样的吃亏还真的不好解决。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前许多学佛的人常常告诫大家吃亏是福,但是没有把吃亏的前因后果弄明白,只能囫囵吞枣地强迫自己放下。自己遇到了这个问题之后,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别人肯定自己的能力过程,就像被授予了勋章一样,吃亏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

因为,亏不是哪个人都有能力吃得起的。如果你对于某件大家都认为是吃亏的事被你做了,眼前好像你是失去了一些利益。但是,你换个角度去想,有几个人能吃得起这个亏?你能在这样的吃亏面前无动于衷,那么说明你有能力吃这个亏,这是证明你能力的一个勋章啊。

所以,我们不要忽视这个吃亏的勋章。只要我们自己不要把眼前利益看得太大,我们就能吃得起这个亏,就能拿到这个证明你能力的勋章。我们可能一时接受不了吃亏就是福的说法,但是我们可以从炫耀我们的能力去吃亏。这是多么高的荣誉证据啊!

如果能够因此而消除眼前的烦恼,就会消除因这个烦恼而带来的连锁效应,那么这个亏真的没有白吃。反过来,如果我们这个亏吃了还带了这些连锁效应的烦恼,那么这个亏就吃大了。因为我们不光是眼前吃亏了,还把我们自己的智慧给蒙蔽了,这样的亏可千万吃不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宿世业报

舍卫国有一个近二百岁的贫穷老翁,听说佛陀能够知道现...

贿赂阎王

从前有个国王,每天从早到晚,满脑子盘算的都是钱财女...

恶心的果报

从前,舍卫城的施主们供养僧众斋食时,首先供僧,然后...

对经典不尊重和亵渎,都会有后果的

把这个经典作为枕头,你去这样作的话,就会损你的福报...

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隋朝,有一家姓皇甫的,这家兄...

圣严法师《逢凶化吉》

在发生911恐怖事件后,大家都希望我不要去美国了。 我...

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莫过此

【原文】 汪舟次曰。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

吃动物的肉,迟早要还的

业障越来越重,智慧就越来越薄,福报就越来越浅。于是...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冤亲债主鬼神障如何破

这个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

孔子的九条人生智慧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孔子哲学的中心思...

临终能够记住这句话就有救了

有一个禅师,他去参访雪峰禅师。雪峰禅师当时在福州。...

树立素食的正知见

问: 请益法师一个问题,世间有这样的观点,认为维生素...

【佛教词典】四十二字观门

(经名)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一...

【佛教词典】文字般若

凡是佛所说的一切教法,或是佛弟子所说的一切言教,不...

李炳南居士:修持名念佛之要点

人生在世,总有种种痛苦、不自由,而这些苦厄,世人又...

用四无量心对治烦恼

如果学佛者在生活中解行并进,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印光大师嘉言录--赞净土超胜

●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寿命长远,这个很重要

寿命长远。这个很重要!时间,是一个修道的基础。你问...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

【推荐】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因

在楞严经当中就是说,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第一个出发...

先找到根本,才有资格修学

我们看现瑞许说: 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

为何学法后,总觉得反被佛法障碍了,变得很畏惧

问: 佛法是心法,总是听闻,说佛法的空性和般若要用在...

圣严法师《内在的自心世界》

世界又可分为几层次:个人世界,众生世界,佛世界。个...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物品是否会犯戒

问: 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

劝人信佛,需要他的善根缘种成熟

没有善根,如何救拔他呢?如果在堕恶道的时候,或者到...

珍惜当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孙将鸣曾为资国寺题了这样一副楹联:浮生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