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恶心的果报

2011/06/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前,舍卫城的施主们供养僧众斋食时,首先供僧,然后再布施乞丐。一次有两个小乞丐,一个是国王种姓,另一个是婆罗门种姓,他们前去乞讨,婆罗门种姓的小孩没有掌握好时间,他在供僧之前去,结果一无所获。国王种姓的小乞丐,在僧众享用之后去乞讨,他获得许多饮食。国王种姓的小孩问婆罗门:“你讨到东西没有?”他因为没有获得任何饮食而气愤不已,他说:“我如果有权力时,应当砍下这些比丘的脑袋。”国王种姓的小孩则说:“我若执掌大权,应当日日以百味美食来供养佛和眷属。”两人说完之后便各自来到树下,都睡着了。有一辆马车疾驰而来,恰好辗压在婆罗门子的颈部,使他断头而死。他是以嗔心果报立即成熟而丧命的。

当时舍卫城的一位大商主去世,膝下无子。家人商量决定,如果能找到一位具有大福德的人,就请到家中。人们四处寻找,发现国王种姓的小孩正在树下躺着休息,其它树荫都已经消失,唯独他所在那棵树的树荫仍然覆盖在他身体上,因此他们断定这是大福德之人,选他作为商主。后来他供养佛及眷属斋食,在佛前求法,最后获得了解脱。所以,这是他善心的果报立即成熟的原因。

两个小孩的命运相差这样大,一个被车压死,一个暂时享受安乐,最终解脱。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就是两人的用心不同。面对严厉的对境:佛和僧众,用恶心,立遭报应,发善愿,立即现前善果,确实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念住经》说:“心为敌中敌,心外无他敌,如燧木自焚,心为自心毁。”《入行论》说:“谁制烧铁地?女众从何出?佛说彼一切,皆由恶心造。”象地狱中燃烧的铁地、各种伤人的苦具、行刑的狱卒,都是恶心所变现,心取损害之相,便无欺地变现同类的受苦境界,了知这个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后,应当断除嗔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佛陀成道之后,严格持守戒律,广为度化有缘众生。在弘...

地藏菩萨转你的业,那因果还要还吗

人的寿命是无常的。人有病,病是死的因,有病不一定是...

善男子善女人的含义

善男子(梵kula-putra;巴kula-putta;藏rigs-kyi b...

念佛能消业障,为什么还会遇到障缘

问: 师父,刚才说到念佛消除业障,有的人念了很多佛...

看到别人的缺点,是因为自心不清净

观察他人的缺点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从来...

宝贵的时间不是用来生气的

小宝气呼呼地放学回来了,和爸爸妈妈讲述学校里发生的...

以善来对治纠正不善

一般人多半不清楚什么是善与不善,什么是好的心与不好...

用佛号来熏习我们这颗心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就把前面...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

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正当佛陀在为天人、国王及大...

佛度众生喻

过去有一位名叫须弥罗的比丘,言谈诙谐幽默。有一次,...

一生定要美丽一次

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少有人注意过...

禅房门外的绊脚石

方丈禅房的门外,是用青石铺设的地面,奇怪的是,正对...

【佛教词典】维祇难

梵名 Vighna。三国吴僧。天竺人。生卒年不详。家世奉拜...

【佛教词典】定心

安定其心,使不散乱。智度论说: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乱...

智慧的觉醒

让我们从无明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吧!从无明之中解脱出来...

【推荐】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生佛差别从此出,自...

你为什么就碰不到高僧

现在社会资讯发达,对修道人来是很不利的。大家都往别...

坚定心志,安于静境

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

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就不会等

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自己种什么,就得什么样的果。起...

他花5年时间研究177位富翁的生活习惯,结果很震撼

习惯预示着一种因果关系。习惯决定着财富、贫穷、快乐...

【漫画】念佛卖苦,端坐往生

民国时候,浙江慈溪有一农妇,家里非常穷,和儿子挤在...

比丘与田主人

从前有位比丘,每天都会到城外旷野的坟场。而比丘在往...

比丘尼现身变

昔日的舍卫城,是拘萨国的首都。当时有一群乱纪之徒,...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亿万富翁大卫默多克的长寿养生秘诀

大卫默多克,拥有多尔水果公司,是人们心目中极力主张...

社交场合所忌讳的27个习惯

每个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