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能消业障,为什么还会遇到障缘

慈法法师  2012/09/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师父,刚才说到念佛消除业障,有的人念了很多佛号,但是仍然会有生病、烦恼,或遇到种种障缘,这是因为他没有真正缘佛呢?还是因为……?

慈法法师:我们都知道因果相续,我们从因果论上来谈,要谈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为什么谈因果这样谈呢?在我们业相续中,虽然它是无常无我的一个业相,但是,它由过去的秉性所现——带来的东西;有习性所显——这一生的东西;有我们本质的东西——佛性。本质呢,它也是无我的;秉性也是无我的;业习呢,现在的状态也是无我的。你说的那个呢,就是念佛的现在(仍然有烦恼障缘),实际是习性的一个表达罢了,我们称为秉性的流转。我们念了几声佛,过去的业报、苦的业报该成熟还是一个一个的成熟。

有个居士给我发了一个(短)信说:“哎呀,我这得病了,我念佛拜佛怎么还会痛呢?”我说“要是西瓜已经熟了,落秧子了,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它又长上了?!”(众笑)就是我们有些思想、想法跟因果不相契合。我们现在平常都是过去的果啊!果!我已经有病了,我这个病很痛,我要观察观察过去的果可以觉悟,观察过去的因可以觉悟,因果的对比,找到它的根源了可以觉悟。那我们念佛呢就是为了觉悟它!不是痛与不痛的问题!果——我们自己种的,一定要吃下去的,你一定要吃下去的。怎么吃下去呢?就是面对它,当然面对它也可以觉悟,觉悟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面对,这也是吃下它,面对它;当然也可以迷失流转。我们念佛是为了觉悟它!

大部分人对这个果啊,到这个果上,就说“我念佛了怎么还会这样子呢?”实际就是果成熟了,那我们可以去觉悟它的本质,觉悟它为何发生,觉悟它是无常还是常呢?我们会很快地看到它无常的本质、无我的本质,那我们的心就会寂静下来,安乐下来。那这样的面对呢,说吃下去有点儿果的味道,实际就是面对。不面对是不行的!

许多学佛的人在这个地方有误区,他不去觉悟自己的因果报应,他是用念佛来排斥自己的因果报应,说“我念佛怎么还会这样子呢?”那我们念佛来觉悟我们的因果,体验我们的因果,认知我们的因果,就会跟佛法相契合。要是我们念佛是一套,因果是一套,二元就会对立,就会打架。你说修行,总认为不相应。

有一次我到一个北方的城市,有一个行长的夫人告诉我:“我以前没学佛,我老头子的官越升越高,现在我学佛了,怎么不升官了呢?你能不能给我讲一讲。”我说:“好,给你讲一讲,现在呢,他不升官了,少造许多业,就是佛、菩萨、善知识、法则对你的保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觉得唯识学很沉重,可以看看《楞严经》

我个人学《法华经》有一段因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

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问: 师父,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慧广法...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问: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慧律法师答: 见性就是...

念佛时如何同时操作理观跟事修

问: 请问师父,当我们念佛的时候,要如何同时操作理...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优婆塞戒经》这部持五戒的经说报有四种报: 第一种是...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

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问: 每天茶饭不思就是不开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

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本论在唯识学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同时在知见的建立方面...

参禅破宗门三关

过祖师关 参禅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关,力小...

初地之前的修学是从假入空追求安稳

智者大师把我们从凡夫到成佛的修学分成两大部分,这当...

这样你修一年,就超过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学佛人要自利利他,要发心度人。你度一个人学佛,承此...

【佛教词典】因同品

因明用语。指因明论式中,与因(理由)具有同一意义之...

【佛教词典】三种诸烦恼趣

【三种诸烦恼趣】 p0201 瑜伽十四卷二页云:又有三种诸...

弥勒菩萨下生后的世界环境

关于弥勒佛的一些情况,北传的四部《阿含经》中,除了...

圣严法师:不要让人生空虚无奈

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几乎就是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

佛以譬喻示比丘

有一天,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譬如有...

想受戒但要为家里做肉食该怎么办

问: 本人想持五戒,可是家里吃活的东西,我得去做。...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许多人在一生之中,会不...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落实

问: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应该...

大安法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摆脱焦躁心态

问: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二》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天气很热,非常感谢大家仍然这...

百千方便,惟有放下一着最省力

知老居士,为己躬下一着,决志甚急。此念生死事大,当...

堪比牛奶的花椰菜

花椰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维生...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

初发心用功的人,对佛要求是那么多,达不到满意就怪佛...

真如的心必须要离开三件事情

当我们能够在因地于妄念当中,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