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保持一颗「不动心」

2012/09/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位朋友,研究生毕业时,先主动地选择留校做学问。周围的许多相好给他泼冷水,认为他这样做太迂腐了,不如从政、经商来得实惠。他开始有些心灰意冷了。当他进一步得知周围的同学绝大多数走出了学校,或从政,或经商,或去银行,或进报馆、电台、杂志社,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都比自己好时,他更是后悔不迭,竟憎恶起他一向认为神圣无比的做学问这一职业。工作后,凭他的才智,本来可以干得很好的,可是他不安于本职,心无所系,终日牢骚满腹,苦闷彷徨,一心想转行,却没有转成,结果因工作的不如意、爱情的失败而绝望跳楼自杀。我的这位朋友之所以落得如此地步,除了有社会环境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他缺乏一颗坚韧的“不动心”。

人生立世,欲求得事业的成功,欲过一种自主的安祥生活,最要紧的莫过于保持一颗“不动心”。它是个体立身的主心骨,体现了个体之“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主体精神。失却了它,人便迷失方向,沉沦苦海,随波逐流,永世不得安宁。唯有保持“不动心”,方能抵制欲念,战胜邪魔,克服自身的软弱,披荆斩棘,直达清净自由的“如来”境界。“不动心”就本体而言,是指清净空寂的真如本性;就法门而言,是指无相无住的无念之心,也就是惠能所倡导的“禅定”。统言之,“不动心”就是破除我执法执,外离相,内不乱,保持内在心灵的安祥独立和圆融无碍,不被诸境所染。

保持一颗“不动心”,具有无穷妙用。在欲念横流、烦恼迭起的现实生活中,保持一颗“不动心”是获得安祥生活的内在保证。心不动则烦恼不起。“不动心”能从根本上使你免除“心火无烟日日烧”的痛苦;它使你在众生欲望被频频唤起而又无法满足的生活灼热的跑道中,独具一片荫凉,独饮一瓢甘露,让你恬然走完安祥而无悔的人生。当你拥有了一颗“不动心”,你的生命之流就不会徒然流耗在欲念和烦恼的沙漠中,而能自始至终地款款地流向宇宙生命的永恒大海;当你拥有了一颗“不动心”,你就不会因为别人的工作待遇好而徒生烦恼、怨天尤人,失却内心的平静与安祥,而能安于本职,毫无损耗地发挥自己生命的能量,从工作中发现乐趣,并体验生命的神圣;当你拥有了一颗“不动心”,你就不会因为别人有钱有势而丧失自己的人格,你会从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中发现生命的伟大,并力图无愧于这难得易失的人生;当你拥有了一颗“不动心”,你就不会无理性地对自己一向认为神圣并加以追求的事物和理想发生怀疑,踌躇不前,半途而废,乃至一生功业无成,穷年浩叹。你会安于孤寂,安于清苦,在自己的一方净土中,默默地辛勤耕耘,抛洒汗水,最后你会因生命无悔而得到加倍的报偿;当你拥有了一颗“不动心”,你就会发现,在工作、职业上,无有贵贱之分,都是生命之流、真如本性的无限丰富的显现,诚如河流中有微波涟漪,有流水淙淙,有激流澎湃,你就会从无限多样的职业和生活方式中感受到同样是尊贵与伟大的人格,你就不会因愚蠢的攀比而生种种烦恼,白白地消耗自己的生命。

如果你想在事业上有大的作为,你同样应当保持一颗坚韧的“不动心”。古之成大事者无不如此。有了“不动心”,你就会沿着自己崇高的理想一如既地追求下去,而不会被半道上跳出来的种种欲念诱惑所羁绊,你就会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用于所往追求的神圣的事业上,而不去追求世间庸俗的物质感官享受,你就会有勇气去忍受孤独,忍受误解,忍受诽谤,忍受贫困,而把自己生命的光束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当你事业成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把生命消耗在满足无聊的虚荣心、攀比心、嫉妒心是多么的不明智!是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家、著名学者、大商人、大企业家,但是真正成功者却是那些始终保持“不动心”的人。因为保持了“不动心”,就能战胜自己的欲望和软弱,抵制外来的诱惑,破除种种因随缘触境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怀疑、徘徊、困惑和苦闷,使生命自始自终地得以在一种清净安祥的心境中自由地、无有损耗地发挥它的能量。

总之,人只有保持一颗“不动心”,才能真正地自信,才可以实现真正的自主的选择,才可以做到生命无悔,才可以安祥处世,才可以弥合因外在环境的冲突而造成的心灵的裂痕,才可以培养起健全而和谐的人格,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这些聪明才智在平时往往被徒然地耗费在见异思迁、迷茫、虚荣、嫉妒、猜疑、烦恼、妄想、自我否定等等无明业障中。

热爱生命而真心向善的人们!愿“不动心”这颗摩尼宝珠,照耀您跨越无明的黑暗,融身于光明的佛海!

任花花绿绿的诱惑在身边旋转,任欲求的烈焰把天地烧得通红,我们啊,且扬起那片不动的心帆,恬然自足,行一路生命无悔的航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以平常心来看待祸福

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

别人影响不了自己的光

刚工作不久的徒弟满腹委屈地回到师傅身边,抱怨道:公...

一切法的生因有内种跟外种

这个就是讲到种子有两种因:一个是生因,生起的生,它...

心为万法之根源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心地法门。一个老妪住在深...

大安法师:心情浮躁时如何通过念佛求得安宁

问: 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心非常浮躁,怎么都静不下...

究竟还有什么是属于我们的呢

化缘回来的路上,涉过一条河,又攀上一座大山,小和尚...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的。像大家现在...

口善心不善,枉把弥陀念

王太太觉得觉得自己的命不好,老公没本事不会赚钱,儿...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

修学佛法最应警惕什么

问: 当下修学佛法的人最应警惕的是什么? 道安法师答...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

常有人问:佛教徒(或佛教)认不认为有命运的存在?答案是...

心头无事一床宽

梦窗国师(1275-1351)是日本明代着名禅宗高僧。他开创...

【佛教词典】五种顺退分法

【五种顺退分法】 p0275 瑜伽四十六卷十页云:又诸菩萨...

【佛教词典】善住秘密经

(经名)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之略名。又广大...

能低头,必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日

有人间:从地到天有多高?哲学家回答:三尺高!为什么...

我们今天犯的错误是什么呢

唯识学的基本的思想它的智慧,它主要的宗旨主要是一个...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示现

有些人认为虚云老和尚的脾气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认识...

怎样面对「无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问: 法师,我们怎么去理解无常呢?怎么去面对无常所带...

修道只有两个字:坚持

凡夫众生,你要一直精进的比较困难,一段时间会很精进...

关掉生死业力的开关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一个...

摄诸根得离苦

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

当心平静下来,头脑也会清楚一些

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在好几部重要的经典里,...

要想千人头上过,须向万人脚底行

在五台山时,每天上午和中午都有过堂,都是师父给我们...

《心经》那么好,要如何去运用

《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从观自在菩...

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

出尘 广钦老和尚生在清朝末年,从小身世坎坷,四岁的时...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