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心情浮躁时如何通过念佛求得安宁

大安法师  2011/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心非常浮躁,怎么都静不下来,也想念佛求得内心安宁。要怎么样才能做到?我对佛一点都不懂。

大安法师答:心里的浮躁,是这个时代众生共同的特点,因为整个社会都浮躁。那怎么办?要想使这个狂躁的心静下来,还唯有念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名号里面有无量寿,无量寿就是让我们心稳定下来的一种功能。

然而我们为什么会浮躁?由于我们的心都往外走,都攀缘世间上五光十色的东西。现在心要静下来,一定要把心向内收,要万法归一,归到一念里面。这一念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一念,你每天把这个佛号就是念清楚,听清楚。由于你散乱的心就像病嘛,病得很重,所以你这个佛号的药还得加重剂量,所以你一天要念一万、两万佛号,你就在那里好好念佛。这时候可能你一念又是浮躁,就是掉举嘛。佛门讲这个修行掉举:掉举让你坐不下来,就 是你心往外跑了,身体就呆不住,身体也想外跑。所以有很多人为什么不能面对自己呀?他一天到晚,都要想着上卡拉OK呀,找朋友喝点酒哇,谈点话呀,再不行上网啊,再不行就打手机打几个小时啊,这些都是心往外跑的表现。

一个真正佛弟子,他是古佛青灯的,他面对自己,耐得住寂寞,内心有一种法喜。要知道人的幸福满足,你不能靠外面的东西,外面的东西都是靠不住的。唯有我们内心的这种喜悦、这种充盈、这种丰富,才是真正值得享受的。这就是:五欲的快乐是赶不到法喜的快乐的。首先是五欲的快乐,然后下一步是禅定的快乐,再第三步就是法喜的快乐。我们念阿弥陀佛就能在我们的内心最深处,得到一种法喜的快乐,这是无量光寿的快乐,这是我们自性涅槃实相的快乐。如果我们通过念佛得到这种快乐,将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最快乐的人,就是人中芬陀利华。所以阿弥陀佛给我们恩赐了一个最快乐的法门,一定要珍惜。正好弥陀名号就是治我们浮躁病的一句神丹妙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财色名三法,就像狗啮枯骨

唯心识观,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唯心识观就是说, 当你...

给人感动也是一种布施

有一个妇人,年轻时就欢喜打牌,几乎到了一天不打牌,...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

净土者的「夹杂」

有自以为学净土者,每作如此之言,谓净土之读经只能读...

彻悟大师《念佛伽陀教义百偈》

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该八教。 一句弥陀...

反观深究心佛一如

静坐时,当反观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

证严法师:眼明不如心明

人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有人眼睛雪亮,但心灵黑暗...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专修净业,自得心开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

念佛与义工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问: 学佛人如果都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摆在第一而无暇...

带业往生是带旧业,不是带新业吗

问: 有关带业往生,如果是信佛出家受戒后造了新业,诚...

【佛教词典】信财

【信财】 p0869   集异门论十六卷十三页云:云何信财...

【佛教词典】业田

(譬喻)业能生苦乐之果,故譬之于田。华严经三十八曰...

我们最该多说的两个字

一个周日的早晨,我刚行堂回来,看着同学在水池边弯着...

夫妻相处之道

在我的信徒中,青少年不少,老年人也很多,但中年的夫...

如何理解「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中说:烦恼以忍辱为菩...

很少吃的几种好食物

人的探险精神如果用在饮食上,一定能获得更多的健康。...

信愿称名退病魔,皈命弥陀获新生

病苦缠身寻出路,亲近弥陀获新生 李忠生居士,1963年生...

净土不摄非人

非人不是指鬼神咯,是指这个非人行没有人的道德行为!...

为什么有些人持戒持得很辛苦

持戒要老实相信,不能要信又好像不信 (一)老实人持戒,...

星云大师: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

佛教的所有经典,都是座谈会的纪录!虽然在三藏十二部...

【推荐】临终时会有两种力量浮出水面

净土宗念佛法门最重要的特色,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

【推荐】昼执火炬的人

佛经中有一则典故。佛世时有一位修行者,他觉得修行是...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

如何突破死亡的恐惧

问: 很多癌症的病人都是被病症的恐惧所吓死的。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