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理解「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皆仁法师  2018/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理解「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中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有人对此就表示不理解了。因为遇到被冤枉或者被误解的情况时,平常人的反应是立刻出声为自己申辩。为何禅师要求“不辩”,也就是不为自己辩解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则禅门的故事:

大慧宗杲禅师的《宗门武库》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法演禅师在白云守端禅师门下参学的时候,深受白云禅师器重。他曾经任过磨头,也就是打理磨坊的事宜。后来有人嫉妒他,造谣诽谤,说他每天在磨坊饮酒吃肉,而且还蓄养庄客妇女。寺院内风言风语不断,传到白云禅师耳中。

白云禅师把法演禅师叫到方丈查问其中的缘故,法演禅师只是喏喏,并无一语为自己辩解。白云禅师气得当时就给了他一巴掌。法演禅师神色不动,无嗔无怼,作礼离开了。

白云禅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看着他,怒极说:“你赶紧滚出去。”法演禅师回答道:“等我算清账目,请人交割。”

有一天,法演禅师带着账本呈给白云禅师说道:“我在磨下‘沽酒买肉’之余,还剩下三百千钱归入常住。”白云禅师闻言大惊,这时才知道是有小人因嫉妒法演禅师而造谣。如果真如谣言中所说每天饮酒吃肉,蓄养庄客妇女,哪里还有那么多钱归入常住帐中呢?此时,法演禅师也终于洗脱了不白之冤。

如果法演禅师在白云禅师质问他时,极力为自己辩驳,后果也许是越描越黑,不但冤屈难解,还要背上一个不敬师长的骂名。正是因为法演禅师忍辱功夫到家,超然是非之外,在洞悉其中因由之后,用事实说话,这才得以洗脱冤屈。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其实有两层意思:

一、从世间法来看:

一般人在蒙受委屈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为自己辩解,其实在心理上就已经居于劣势,而在为自己辩解的同时,思维模式毫无疑问已经落入对方的套中,就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在这种理智不清的情况下,能够为自己辩解清楚才怪呢。只有超然是非之外,用局外人的心态来观照整件事情,明白个中的缘由,这样才有可能跳出思维的定势之外,用事实为自己洗脱冤屈。

二、从出世间法来看:

其实世间无常,一切都是缘起的显现,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执着的?对修行者来说,人我是非只是世间浮尘罢了,不需要对其执着。尤其当蒙受冤屈而为自己辩解的时候,人我的执着就会生起,并且急剧地争扯、对立,嗔心也会随之而生,正如经中所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很有可能让你以前所有的修行功夫都毁于一旦。对于修行者来说,这可是极为可怖之事。

一如龙山和尚诗云:“莫作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对于修行者来说,如果还在人我是非中打转,那就需要反省自己了。也许会有人质疑说,那既然不辩是非,那是不是经义不明也不需要辩论了?这里说的是不辩是非,经义那是另作别论的,不能混为一谈。议论经义,是就经论义。而世间是非,那可是人我之争。其中差别,大家懂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对待「看不顺眼」的人

人是不可以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的,既然要和其他人打交...

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如何与最亲近的人相处,这或许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静下心...

圣严法师《遵守团体游戏规则》

问:人多意见也多,在道场里是否也一样呢?法师如何解...

别人对我们不善怎么办

问: 别人对我们不善怎么办? 答: 诸佛菩萨教化众生...

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有一天我去法鼓山工地踏勘地形,一路上都有带刺的藤、...

慧律法师:勿在道场说是说非

说是说非是极不可取的行为。你如何知道事情的始末、对...

坑蒙拐骗是自掘坟墓

本来朋友之间有规劝共财之义,朋友是由家庭中转向社会...

你不想对立,那就用「自他交换」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从因缘上观察,我们跟...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1、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善用心者,心...

昌圣法师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

真修行须受得勤劳,甘得淡薄

要做本色真正道流,直须受得勤劳,甘得淡薄,耐得岁寒...

把心找回来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心,究...

【佛教词典】破庵祖先禅师语录

全一卷。又作破庵和尚语录。南宋僧破庵祖先(1136~12...

【佛教词典】难势

指问难、异义之气势。法华文句记卷十下(大三四·三五...

请您做胎儿的观音菩萨

请原谅我的冒昧,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但是当我知道在您...

下品中生是什么样的情况

下品中生是什么情况,这是指破戒的众生。这个人先求受...

从任劳任怨当中修忍辱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教务主任慧天长老,他上课...

修学佛法,绝不可离开净土法门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示生人间,说种...

印光大师嘉言集

1、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

人生的劫数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原文】 先曾祖润生公,尝于襄阳见一僧,本惠登相之幕...

梅光羲居士《心经》浅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我们花了太多的...

做个打不倒的人

有一只小蜗牛,总是嫌自己背上的壳既笨重又不好看。它...

被情所困不值得

感情是四只脚,甚至是无数的脚,而人只有两只脚,你愈...

护他即是自护

释迦牟尼佛昔日于拘萨罗国游化时,一日在私伽陀村落北...

【推荐】印光大师对老年人的劝诫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