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自杀的人一定是愚痴糊涂人

久晃法师  2019/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自杀的人一定是愚痴糊涂人

自杀的人一定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是无明的人,是愚痴的人,是糊涂的人,是迷惑颠倒的人。

不论他们有怎样的学历、背景或社会地位,他们都是无知的、可怜的、可悲的人。这些人还普遍具有消极、冲动、狭隘、短见等特点。他们普遍担当力不足,经不起生活中的考验,经不起磨难压力,遇事只见困难不见希望。

他们以为凭借肉身的死亡,就可以“一了百了”,就可以断除一切烦恼痛苦;或以为这种极端行为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其实都只不过暴露了自己的冲动和无知。

他们不晓得在一切罪业中杀业为重,杀业之中自杀为最。更不知道自己只是个六道众生,在六道之中做人虽苦,但已经脱离三途,若再造恶业重归三途,必定苦不堪言,欲出无期。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懂得一切万法因缘生灭,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要晓得凡事各有因缘,不可执着,学会一切随缘;更要积极进取,长行利他,广种善因,这样的人才能心胸广大,光明,积极,充满希望,让生命有价值,有意义。

更应积极领悟生命大道,把握生命规律,具足般若智慧,得见宇宙生命真相,实现究竟觉悟。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依佛陀的言教,依般若波罗蜜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有缘者要知道,我们这个安忍世界恰恰是改变命运的训练场,修行悟道的集训地,人人都是生命的过客,精进悟道才是本分,人人学菩萨,时时做菩萨:以四无量心为心,以四弘誓愿为本分,无我利他,求真悟道,悲智双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生死事大 无常迅速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年近八十岁的婆罗门,他...

往生后发愿回娑婆世界,会不会又再堕落

问: 请问信愿念佛人往生后,发愿尽未来劫,仗佛愿力普...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问: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大安法师答: 安乐死说...

阿阇世王为何还受毒疮之报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阿阇世王因为杀父而身受毒疮,...

印光大师示戒杀之要

【原文】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

【佛学漫画】曾经做屠夫的罪业,怎样才能彻底去除

一禅法师的往生故事...

忘恩负义的樵夫

从前,有一个樵夫,入山砍柴,不觉天色将晚,急忙收拾...

【推荐】送别公公——我所亲见的死亡过程及思考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久病于榻的公公病逝于长沙。最后的...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屠刀能杀害生命,心刀却能杀害慧命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而不知道一切众生的生命...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的。像大家现在...

一诚长老:菩提无尽海 智慧功德藏

【编者按】在一诚法师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期间,他弘...

饮食为止饥渴,莫贪图美味佳肴

蕅益大师在《示养德》中云:衣取蔽形,莫贪齐整;食取...

【佛教词典】八辩

谓菩萨之八种辩才。即:(一)不嘶喝辩才,远离大众威德...

【佛教词典】参堂

(杂语)禅林之语。新戒之沙弥,初参入僧堂也。...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问: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师答: 其实不...

【推荐】依止普贤之德修学的加持力

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

对网络交友应抱持什么看法

问: 网络为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例如上网查资料...

有此三淫,当受三途苦报

淫因者,无量劫来,行淫之事,纳识田中,爱水润生,今...

《观无量寿佛经》第八观:像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

印光大师: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难免...

印光大师为何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

问: 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印祖对女众出家甚...

要得无生法忍后,才能够无分别

第四个是无分别故。这个无分别怎么讲呢?我们上一次说...

学佛修行人应有的心态

蕅益大师开示曰: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

夏日六大养生食物

1.莴苣通气 莴苣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世间三种最胜香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