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依止普贤之德修学的加持力

净界法师  2019/1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依止普贤之德修学的加持力

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

这一段,蕅益大师的意思,是属于一个菩萨的果地妙用,他成就以后的一种利他的妙用。普贤菩萨说,“我用心闻”,这个地方的心已经不是我们一般的意识分别心了。我们一般人是用耳识来听闻,就是由耳根去接触声尘的时候,产生一种生灭变化的耳识。

当然,这个耳识是从根尘的接触而起的,所以会受到根尘的障碍。而普贤菩萨是把根尘识的假相破坏了,我们讲破妄显真,他把这个假相破坏以后,开显出一种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是我们一般说的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他就是依止这个不生灭的一念心性来听闻。

那么,他听闻什么东西呢?“分别众生所有知见。”他依止他的一念心性生起假观,来分别一切众生内心当中善恶邪正的种种的思想,跟众生种种的差别愿望。他就专门听闻这件事情。

为什么呢?因为在他方的恒河沙世界之外,假设有一个众生……就是说他听闻的范围很广。我们说过,我们如果依止耳识,那你这个听闻是有限量,因为你一定要经过根尘的碰撞才有这个识出来。但是普贤菩萨的听闻是依止那一念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心性,所以你看他听闻的范围是什么呢?恒河沙世界之外!

我们从这个地方到极乐世界才十万亿佛土,他这个是恒河沙的佛土。这当中,如果有任何一个众生心中能够发明普贤之行,能够真实地了达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称性起修十大愿王,那么这个时候,“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

这个“尔时”,指的是众生的心跟普贤菩萨的心相应的时候,这个时候,所谓的感应道交,普贤菩萨就乘六牙白象,分身百千。分身百千也不是说一定是百千,而是说只要有一个众生就分身一处,乃至有百千众生就分身百千处,到这个修行人的处所,到他的佛堂去。

纵然这个人的业障深重,不能见到普贤菩萨的现前,但是普贤菩萨实际上一定会到达。到达以后在暗中来摩顶,来加持这个修行者,使令他灾障消除,乃至于“拥护安慰”。

“拥护安慰”是指的他远离一切鬼神障,使令他所修的普贤之德能够圆满成就。也就是说,你能够依止普贤之德来修学,你就能够得到普贤菩萨的摩顶、拥护、安慰,这样的一种破除障碍的加持力。

我们看最后一段。

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圆通的法门,我说到我最初的因地,是依止一念心性来听闻十方世界,来分别众生种种的知见,而成就一种自在的功德。这个是斯为第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这个名号开显自性宝藏的力量太大了

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现。西方妙境,彻底圆...

这世上谁能靠得住

亲人能靠得住? 兄弟姊妹之间为争夺遗产反目成仇,打...

念佛与十大愿王

念佛与回向 念佛愿生极乐世界,为的是常随佛学,这与...

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没有感应呢

问: 师父,我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佛菩萨没有感应呢?...

为什么喝地藏水没效果呢

地藏王菩萨以他大慈大悲的力量加被我们这一些人,我们...

五分法身香

在《六祖坛经》忏悔品中,六祖首先开示:善知识,此事...

普贤灵感,遇难呈祥

冲法师系交洲人,立志到印度求法,礼拜佛陀圣迹。即发...

心力不可思议,所以佛力才不可思议

当你的心调整好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谈一心皈命极乐世界...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女+马=妈

女+马=妈 为你做牛做马的女人就是妈,你怎能不爱她? ...

世间五德,难能可贵

具足万德,不可思议。世间五德,以是难能可贵,何况万...

如何修自性空观

问: 请问如何修自性空观? 妙境长老答: 首先要知道什...

【推荐】心有所住,才会对你产生干扰

【则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几乎所有古德在解释...

【佛教词典】解脱香

五分法身香之一。指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

【佛教词典】妙戒

相对小乘之“粗戒”而言,菩萨之大乘戒称为妙戒。(参...

文珠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的一章。...

宏海法师:净土资粮--信愿行

一、愿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

佛经中关于观音菩萨身世的记述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圣众体系中的一位印度菩萨。关于观音...

忏云法师: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问: 请示师父: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忏...

一口气不来,便向驴胎马腹胡钻乱撞

诸仁者,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所...

惜福种福,才能福泽绵长

现实世界的人,对于美好的事物,往往都有独享的心态,...

为何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

问: 为什么说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

触目惊心的「百亿元杀生」

面对死不瞑目的尸体,怎能依旧大口的吞啖? 佛学院放...

「空、假、中」三观的具体操作

一心三观,它第一个,回归到一念心性,这是第一个思想...

慧律法师《改变自己》

佛陀说:“我们要改变自己,有能力才去改变别人。”儒...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画传

一、诞生丹阳,少诵法华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

圣严法师: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