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与十大愿王

道源法师  2011/1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与回向

念佛愿生极乐世界,为的是‘常随佛学’,这与第八愿王融而为一了。往生西方,求证智慧神通,为的是回入娑婆‘恒顺众生’,这与第九愿王融而为一了。我们一心归命阿弥陀佛,为的是‘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即是‘回向菩提’。为的是‘善知方便度众生。’即是‘回向众生’。为的是‘闻已即悟无生忍。’即是‘回向实际’。这与第十愿王回向三处融而为一了。

念佛与十大愿王

这一次打念佛七,讲话的总题目,是‘念佛与十大愿王’。在这七天之中,已经分别的讲过了。现在再读一读经文,藉以了知十大愿王与念佛法门有密切的关系!

经云【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一段经文说:凡是一个人,到了命终的时候,一切的一切全完了!让你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到这时候,一样东西也带不去,一个臣民也不跟随你。假若你在生之时,没有发过愿,没有念过佛,那你真要堕入茫茫的苦海了!所幸的是,你在生之日,发过愿,念过佛;到临命终时,十大愿王,引导其前,弹指之顷,即把你引到极乐世界去了!这是说明十大愿王有这样的功能。我们再读经文:

经云【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这是说明,由十大愿王引到极乐世界,莲华化生,即得见到阿弥陀佛,及诸大菩萨。并且蒙佛‘授’与成佛之‘记’,成佛有分了。此乃所得的自利。下面再说明利他:

经云【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这是说,授了成佛之记以后,以菩萨之智慧,神通,分身于十方世界,常时利益一切众生。下面再说明究竟成佛,与成熟众生:

经云:【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錀,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这是说明,发十大愿,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位新大士,不久当成佛果。成佛之后,广说妙法,成就一切众生。十大愿王,既有如是自利利他的广大功能,所以要劝我们受持了。

经云【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

又云:【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

这段经文:先赞叹十大愿王的殊胜功德,后劝众生发心受持。并且详明次第法行,而归结于弘法利生。以是之故,方能于大苦海中,拔济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净土。我们再读一读最后一段经文吧:

经云【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上来几段经文,总明受持十大愿王,自己可以往往极乐世界,而且可以普度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可见念佛法门与十大愿王关系之重要了。

再进一步说:净土法门有‘三资粮’,曰信曰愿曰行。所谓愿者,即是愿生极乐世界;此乃总愿。十大愿王乃是别愿!即由此一个总愿之中,开为十个别愿。凡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者,皆须常常发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乃至十者普皆回向,合此十个别愿为一个总愿,即是愿生极乐世界。是则念佛与十大愿王,只是一个净土法门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系缘念的念佛方法要怎么修

大家都知道我们念佛的方法里面有一个叫做系缘念,这种...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戒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

如何如法的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你这句佛号从哪里来?从心而起,从我内心...

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这里要辨识几个概念:什么叫善根?什么叫福德?菩提正...

念经总走神,如何克制不断升起的念头

问: 请问师父,念经时,比如念《金刚经》总会走神,...

一切时一切处,洪名圣号不离心口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

平常起烦恼忘了佛号,临终也自然会忘了

我们刚开始建立佛号时,是在没有烦恼时建立佛号,你不...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人心莫测,于我有何关系

我常常这样想,假定你如果不是证了他心通的人,你无论...

修行,是从「修不行」开始的

修行,其实是从修不行开始的。各位在炎热的夏天里还来...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问: 请教师父,如果是在殿堂里面念佛的时候,有闻到...

这个「我」最怕你回光返照

蕅益大师指导我们从这念迷惑的妄想转成真心: 试思平日...

【佛教词典】屈露多国

【屈露多国】 p0832   西域记四卷六页云:屈露多国,...

【佛教词典】圣五支三摩地

【圣五支三摩地】 p1227 瑜伽十二卷十七页云:何等名为...

人生如棋,如何落子无悔

我们从祖师语录里能够看到,禅心从来不会停留在对过去...

处处不满意又很苦恼,如何改变刻薄的分别心

《唯识学》特别强调分别变的重要,因为我们的第六意识...

很有道理的60句

1,老鼠嘲笑猫的时候,身旁必有一个洞。 2,站在山顶...

慧律心语

◆人因怕死而祈求长生不老,怕容貌改变而浓妆艳抹,因...

什么是「普贤行」

壬二、普贤观耳识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

怀孕的胎儿有缺陷该怎么办

问: 我和妻子都信佛,妻子怀孕五个月了,胎儿都能动...

浊乱恶世成就易往却非易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

非语言文字所能道断

春秋时代,有一次,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他大声地读书...

火里莲花,女中丈夫

【女人但当笃修净业,专持佛号。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

圣严法师:苦与乐只是主观的感受

行菩萨道的人,心中没有任何度众生的念头,也不计较自...

顺境时用精进法,逆境时用忍辱法

我们看下面的九跟十,讲到果地的功德。 九、安忍内外诸...

一念至诚,必有所感

一念而飞一光,这是善导大师他所示现的,无论是中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