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是「普贤行」

净界法师  2019/09/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是「普贤行」

壬二、普贤观耳识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

普贤菩萨,这个普贤是什么意思?体性周遍叫普,随缘成德谓之贤。所以他等于是称性起修,依止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发动的整个功德,是体性周遍而且是随缘成德。

这个菩萨白告佛陀说,我过去曾经亲近恒河沙的如来,在如来的座下而成为法王子,正如《华严经》说的,“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所以他是位居等觉,来帮助十方诸佛弘扬教法。那么他在整个弘扬教法的定位是什么呢?“十方如来教其弟子”,只要这个弟子具足菩萨种性,这个菩萨一定教他,一定要修学普贤行。

这个“普贤行”我们讲一下。普贤我们前面说过,体性周遍、随缘成德。这个普贤行,当然最有代表性的是十大愿王,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乃至于普皆回向。

“普贤行”的一个特点,简单地讲就是时空无尽。你看,“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无有穷尽”,这是一个空间的无尽;第二个,“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时间的无尽。

我们一般依止识。你看修行的依止很重要,如果你依止的是生灭心,你可以在净律学佛院发心,可以在净律寺发心,但是到其他的地方不一定发起这个心。我们的发心是有时空障碍的,要在某一种特殊的因缘你才能够发起心,那就不是普贤行了。普贤行是在空间上没有障碍,在时间上也没有障碍,这叫时空无尽。

当然这个地方的特点,你就是要依止不生灭心。你依止的心不能够说是依止根尘碰撞以后产生的识,那就完了。因为根尘每一次的碰撞产生的识都不一样,你看你昨天的心情跟今天不一样。你昨天的心情跟今天心情会一样吗?当然不一样嘛。那你要依止这个心发心那就完了,昨天的心已经觅之了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金刚经》诃责生灭心。所以他是以不生灭心为因,而产生了一个无穷无尽的妙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才是广修供养呢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

【推荐】依止普贤之德修学的加持力

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我们每天在晚间所念的 警众偈,是普贤菩萨所说的。在中...

文珠法师《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今天讲的题目,是无边的愿行。愿...

读诵《普贤行愿品》的殊胜功德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原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

普贤菩萨名字的由来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念佛至诚恳切的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问: 法师好。念佛至诚恳切的心不会发,不知道心在哪里...

达摩大师:息诤论

夫法身至寂,近远等同;理性弘幽,玄深叵测。虚融妙体...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开始

有所求即遭受苦,没有想要求时就快乐。 菩提达摩在论中...

至诚恳切的心,启动了咒语的力量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

【佛教词典】破地狱偈文

(术语)宗镜录九曰:纂灵记云:京兆人,姓王失其名。...

【佛教词典】冥

【冥】 p0947   瑜伽十三卷十八页云:云何冥?谓无明...

七种美德让你成为魅力女人

作为一个女人,谁不想自己是个有魅力而又阳光的呢,但...

诱惑与陷阱--上亿身家的老板是怎样沦落为民工的

2008年的时候我刚入行经商时,和一个老板有业务往来,...

星云大师《你对我错》

我一生提倡人间佛教,非常重视人际的相处,因为人的一...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

鬼道的十类

在《楞严经》的思想,是地狱受报以后,转为鬼道继续受...

净因法师:不杀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

可怕的黄金

一位僧人惊慌失措地从树林中跑出来,刚好碰到一对在林...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

如来子孙,为众所尊

原文: 曼佛世时,其有信受佛经语深,奉行道德,皆是我...

【推荐】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

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

人们常说,聪明人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