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开始

了然法师  2019/05/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开始

有所求即遭受苦,没有想要求时就快乐。

菩提达摩在论中说: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于诸有,息想无求。

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则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菩提达摩禅法中的无所求行,就是修学佛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世间万物所应抱的正确态度。在佛教看来,世间万物都是如梦幻,如聚沫水泡,缘生不实,根本不值得贪恋和执著。

所以菩提达摩指出,世间人由于受无明习惯势力的影响而长期沉迷,不通达世间万物缘生不实之理。因此,处处贪求执著为真实,这就是平常说的“求”。而对于有大智慧的人来讲,能体悟到佛法缘生无性的道理,正好与世俗人相反,让自己的内心安住在无造作无取舍的状态。

因为有形之物都是处在运动化中的,而世间万物都是空无自性的,没有什么值得贪求快乐的东西。善业和恶业经常交织在一起,由于有漏善业和恶业的原因,永远处在三界轮回中,其实就象住火宅中一样痛苦。

身体就是痛苦的根源,谁人能在三界中得到真正的安乐呢?如果能通达这种道理,对于外界万物,灭除妄想而无所贪求。正如佛经所说:有所求都是痛苦的开始,无所求就能得到快乐。

如果能认识到无所求,对世间万物了知缘生无性而不执著,才是真正的修习解脱道,这就是菩提达摩所说的“无所求行”。

简单地说起来,“无所求行”就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达万物缘生无性的道理而不执著贪求,世间万有也不是执著贪求能得到的,如果真能在生活中做到这样,“人到无求品自高”,自然就能证得解脱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至心精进,何愿不得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

生命中的贪欲苦

有一个美丽得让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

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

圣严法师《放下的幸福》情绪管理智慧

简体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当恼人的情绪来袭时,...

把吃苦当成吃补

人,大多数都喜欢尝甜头,不欢喜吃苦。 其实,人生本味...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由于邻居家着火,火势蔓延,卫锦洲居士家也被毁于一旦...

喜贪美色美味,当修如是观法

如经中说,修定的人要离欲及恶法。离欲即指离开五欲。...

一切皆舍,了脱生死

现在佛教在世界上,大体都在弘法、宣传,虽然很普遍,...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僧人的鞋为何要破六个洞呢

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 像我在寺里看到比...

为什么这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后面这几个动作,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是表法的。...

为何要学习印光法师文钞

一、是净土论典中最佳著作之一 一来我们一直在专学专修...

堪忍世界需放下

常有人问命运以及如何解除如此痛苦的人生的问题。在日...

【佛教词典】十地愿行

指菩萨于十地所修之十波罗蜜多行。修行须具四弘誓愿,...

【佛教词典】六种摄益

【六种摄益】 p0298 瑜伽五卷十六页云:复有六种摄益。...

三世因果,有时候我们看不出来

「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

瓦砾与无上法

苏东坡有一次过济南龙山镇,那里的监税官宋宝国拿出一...

【推荐】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

这以下我们就从这个地方去追究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

大安法师: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问: 在家里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大安法...

印光大师提出的做人16字纲领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

水陆法会有何功德

水陆法会是佛教中十分隆重的法事,是汉传佛教在寺庙中...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

如果没有业力的存在,你会积极修行吗

如果你是凡夫,你用任何理由生气,情绪有能、所,就会...

圣严法师《我正在学习》

当你在做义工时,得到的不一定都是赞美,很可能也会听...

如何改掉不孝顶撞父母的恶习

问: 请问师父:如何才能打开心量,改掉不孝顺、顶撞父...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假设你在40多岁时失业了,你会怎么办? 下面我们来看...

向佛陀丢掷泥沙的人

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次与弟子们外出托钵。在途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