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堪忍世界需放下

明一法师  2015/06/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堪忍世界需放下

常有人问命运以及如何解除如此痛苦的人生的问题。在日记《堪忍世界忧苦多》里面,把四祖道信大医禅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原理连锅端出来,就看大家如何去做,如何去对待了,换句话来说叫做医生以已经把药方开出来了,就看病人如何去用药了。

今天想讲讲祖师们是如何地用这付药的。我们从很多祖师的语录里面可以看出,一颗禅心就是彻底地放下了忧愁的。云门宗的开山祖师,云门文偃禅师曾经说过:“日日是好日”,这是禅者无忧的生活态度。他就是以这种无分别的心态来面对现实,来放下一切。而且,不是将来放下,而日日放下,当下放下。

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要摆脱忧愁从哪里做起呢?我觉得首先从放下对未来的牵挂,对未来种种猜测、担心,对某件事情得与失的计较,从这方面摆脱出来。一切未来的结果都是从现在、从当下我们的言行延伸出去的。从对当下的放下开始,慢慢我们就能达到对过去与未来达到放下的目的。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很多因素是我们没有办法把握的,我们能把握的是自己的行为、语言和思想。所以,我们只能从可以把握的地方下手,从眼前下手,由此来把握未来。这样真正把对未来的担忧变成现实的力量,变成可以感知,变成可以把握,变成可以确定的力量。

我们之所以不能放下,主要是在得失利害方面放不下。因为,我们总是希望在未来,出现合乎我们意愿的结果,希望未来按照我们的设计,按照我们的理想来实现。那么把这些都放下,如果你希望未来按照你的意愿来实现的话,那么你应该从当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去创造这个未来!不要光只是去担忧它,等待它。

担忧和等待对于你所期待的那个未来,根本没有什么帮助,反而是障碍。你越在意它,可能它越不会来,你要做的只是现在不断地去准备,最后它就来了,所谓不期而至,不期然而来到。这就是我们常常提倡的无为法的精神——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样我们就会有了对未来的无忧之心。

无忧的心是很轻松的,没有压力的。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病很普遍,象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得病的人特别多,而且年龄越来越提前。关于这些病,大家都知道是与他们的心里压力大,忧愁多,心里不够轻松有关系。自己也有体会,心理有忧愁时,人的精力,反应力都差了,工作效率也差了。

所以,一定要对每一个当下去放下。一件事不会因为我们担忧它就变好,相反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只有对每一个当下去放下的时候,我们才能对将来放下,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成办我们的希望,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才能……所以,当下就放下是非常重要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这放不下,那丢不开,哪会相应啊

这人呐!在佛法中就怕没有一点染,没有一点信心,那就...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就是老实念佛人。 老实念佛不容易啊...

无为里面有真谛,平淡里面有道味

我们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要少欲无...

身心愉悦的秘诀在于能够放得下

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们对这...

贫穷困苦种种逼迫,你该怎么办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

学佛的失独老人很痛苦,应该如何面对

问: 弟子跟您学佛十年,并皈依,已60岁。最近独子不幸...

贪恋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吗

问: 顶礼法师!佛经上说,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抵得...

偷安一世,累劫难出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修...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莫把「小资情调」当佛法

我的一个朋友学佛有一段时间了。她很热心,到各种公益...

【推荐】做好这四大步骤,为往生做准备

一、提起佛号 蕅益大师强调:提起佛号,净土宗念佛不一...

如何正确修习大乘的空观

大乘止观的智慧,我们在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大乘止观...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

【佛教词典】究竟位

(术语)大乘五位之一。以佛果为究竟至极之位,故谓之...

【佛教词典】一法

(一)意谓一事、一物,乃对万法而言。此“法”表存在、...

梦里五家财

这一生都是在做一个梦,在梦境里面我们常常不知道是梦...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佛灵僧不灵

阿弥陀佛,诸位吉祥。 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个《佛灵僧不灵...

魔境生起时应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 魔境产生的因由 阿难!如是...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佛陀的慈悲开了很多很多的...

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缘

当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王的妻子怀...

闭关的意义

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

问: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感恩法师 宏海法师答: 第...

婚姻的暴力

婚姻暴力不是现在才有,在中国历史上,古小说中,都有...

谁没有熬过

初中毕业后,他开始自谋生路,第一份工作是做建筑工,...

树立素食的正知见

问: 请益法师一个问题,世间有这样的观点,认为维生素...

八种世间法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出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