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心愉悦的秘诀在于能够放得下

本源法师  2018/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身心愉悦的秘诀在于能够放得下

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们对这个世间所有执着的东西学会放下。你要知道,你执着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你痛苦的根源;你执着于一件事,这件事就是你痛苦的根源;你执着一个物,这个物就是你痛苦的根源。

所以说你现在为什么会痛苦?你要思考,我在哪里比较贪恋、比较执着。要学会放下,现在就要学会放下,到了临命终时的时候你就会心无一切贪恋迷惑。

那怎么学会放下呢?需要有智慧。智慧哪里来?就是要经常深入经藏。我们每天都在做三皈依,“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我们还当愿众生深入经藏,自己都不深入经藏,三天不听经,佛法到天边。所以说我们现在很多人学习佛法,只是停留于佛法的表面形式。我们要真正的自己努力,要深入经藏,这个经藏就是佛法的智慧。

我们经常讲观自在,怎么才能得到自在啊? 《金刚经》里面讲有五眼,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我们用肉眼在看世间,看到的都是相上的东西,看到一切色上的东西,这个是看的虚妄之相,被它给迷惑了,产生执着。但是你要用佛眼去看世间,你就知道,乃至用慧眼,这个世间都是一个因缘合和的假相。

要学会看破,要放下,你有了这样一个智慧,你到了临命终时,乃至于现在,你活在当下,你也会心情非常好。到了临命终的时候,真正心无一切贪恋,做到诸根悦豫,就是我们讲的五根,眼、耳、鼻、舌、身悦豫,正念分明。正念是什么?念佛的佛号不要忘记啊。但是我们有很多人,到了临命终时,你看平时他念得很好,到了临命终时的时候他退心,这个是很多的。

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我们在后面会讲,因为贪生怕死,害怕死亡。所以每一次我们家里面送往生的时候,送到殡仪馆,我就跟他们讲,来到这个地方很多人都很害怕,为什么害怕啊?因为大家都害怕死嘛!

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生命不是说到了这个地方就结束了,到了这个地方是换一个样子,再重新出现,换一个样子就看你现在在做什么。

所以学佛的人对死亡不要害怕,那你有正念,正念就是我们要念佛,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舍去我们现在这样一个业报之身,而且很自在的舍去,如入禅定,在那个时候,我们平时所念的这句阿弥陀佛,它与观音势至乃至于西方极乐世界的诸圣贤众,他们会示现种种的瑞相来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现在就要下功夫,将来到了临命终的时候,你能够很自在,预知时至,那你就修行成功了。如果到了最后我们还是很痛苦,还是放不下,那将来我们往生西方很难。

腾讯佛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本源法师文章列表

身患苦,心不患苦

佛住在婆只国设首婆罗山的鹿野深林时,有位一百二十岁...

找回曾经的幸福感

回想二三十年前的小时候,一毛钱一包的辣丝儿,一分钱...

五浊是哪五个

《桃花源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牛奶背后的苦难

想象一个生命,打从出生起直到死的那天,被对待像一台...

身心五条绳,越执越紧缚

财色名食睡,身心五条绳,越贪越难解,越执越紧缚。 一...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

吾人因何而讲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

圣严法师:把自我的立场放下

有一天,我在上课时说:「如果能放下自我中心,放下分...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一切时一切处都能修行

《华严经净行品》有一百四十一个颂,读来朗朗上口,若...

佛教中的四种涅槃

净就是执着有清净的东西。有些人认为有所谓清净这回事...

宏海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各位...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师...

【佛教词典】玄琬

(562~636)隋唐时代僧。本籍为弘农华阴,后迁居雍州...

【佛教词典】逋沙他

(杂语)梵语。华言斋日。释氏以过午不食为斋。每月有...

学佛,是学会生活

学佛,是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

三法印之诸法无我

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第一个,攀缘外境。第二个,...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我们从今天起跟大...

北宋高僧元照律师

人世间常有一句俗话:叫有多少钱,过什么样的日子。其...

圣严法师《感谢抱怨的人》

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

您能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您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当我在外科实习的时候,每一天都...

学会放弃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带着他的七个...

终日在妄之性灵,即终日恒真之性灵

性灵不可以有无求,断常取。由无始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在家居士的50个注意事项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

愤怒让全身「中毒」8招灭怒火

乘车时遭遇交通堵塞,不知何时才能通过下一个路口;孩...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