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

2014/04/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就是老实念佛人。

老实念佛不容易啊!真正能做到老实念佛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通宗通教的大智慧者,一生精勤修学,一大藏经通彻明了,真正弄懂了世尊出兴世间的本怀,千经所指,万论所归,种种权巧方便,原来都是劝人念佛求生净土。此时方能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死心塌地一句佛号执持不舍,古德谓之“还愚痴归极乐”。还有一种就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一字不识的老太婆,什么都不会——也正因为如此,没有八难之一的世智辩聪障,只听信善知识一句老实念佛就能往生净土,人家就相信了,没有任何怀疑,所谓直心是道场,就这样一句佛号念到底,临终庄严往生了。

此两种人为数不多,更多的是上不上、下不下的半拉子。识几个字,又能诵经,又能持咒,种种谈玄说妙,禅的公案也装得不少,讲起佛法也头头是道。这种人最让人头疼。说念佛吧,待人接物迎来送往之间也会溜出一句阿弥陀佛来,至于说依托念佛了生脱死,在他心目中不过是说说而已。即便其中自称为修持净土法门的,也相信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相信持名念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他们的相信是打了大折扣的,实质上是变味了的相信,也算不上真正的相信。

依照常规,人们的思维惯性,凡简单的必定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总是比较艰难的,所谓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这就是凡夫的心态。犹如上集贸市场,大门口最便宜又叫卖得最响的,往往没有几个人去光顾。人们总是匆匆走过,随大流往里涌,好东西总是藏得最深的,摩尼无价之宝,也就这样当面错过。

想当初,世尊宣说佛法时,只要是一乘了义之根本究竟法,一般都有他方佛出来证诚,所谓佛佛道同,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而整个一大藏经中,能够让十方诸佛同时出广长舌相异口同声证诚的只有一部《阿弥陀经》。当世尊宣示其出世之本怀,宣讲念佛往生净土时,所有十方诸佛,纷纷站出来赞叹证诚,这是绝无仅有的现象。为什么?劝导众生念佛求生净土,是释迦世尊出兴世间化导众生的根本心愿,当然也是十方诸佛的共同心愿嘛!可福薄慧浅的末法众生,就是这样不识货!绝大多数的念佛行人,在每天念两万、三万句佛号的同时,总是觉得单凭一句名号始终不保险,心里不踏实,哪里会有如此便宜的事呢?

他们对于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究竟有多大功德实在是不甚了了,总要凭自己的一点点有漏有为功德来做强力补充。以为这样才保险,往生才可靠。这是几乎所有念佛行人普遍存在的一个极大误区,一个致命的陷阱,由于根本不认识名号功德的真义,念佛之外广积杂善,越是漫无目的地遍山乱寻,越是反而心里无底,往生没有把握,如果遇上其他宗门高师相劝相邀,极有可能最终放弃念佛之法,痛失脱离轮回良机,太可惜,太可惜了!这是由于认识上的差之毫厘,导致行持和结果上离题万里的根本所在。

反观一字不识的老太婆,什么都不会,当然也不懂任何修持的道理。但人家宿世善根深厚,福德广大不可测量啊!今生示现“愚钝”文盲之身,一听善知识指引,当下信受,当下“至心信乐”,当下“欲生我国”,当下“一心不乱”,当下“执持名号”,老实念佛,岂有不生之理?从古至今各种往生录中,这种人占的比例最大。不用感到惊奇、诧异,人家过去生生世世累积了多少善根福德,你知道吗?不能只看这一世,我常对别人讲,这些一字不识的老太婆过去生生世世做了多少次的大和尚、大方丈,供养了无量尊佛,积累了无可限量的善根福德啦!今生不过是最后画龙点睛之笔啦!

善导和尚偈曰:“宿世见诸佛,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此偈正是其真实写照。她们才是净土门内,也是整个教内真正的上上人——人家最终能庄严往生高妙的西方报土,当生即能成佛。而那许许多多风风光光的大和尚、大法师是否都能全部往生脱离生死呢?都能不堕入轮回,乃至于三恶道吗?古往今来,多少风云人物重入生死苦海啊!大家熟知的法华尼,三十年精进持念《法华经》,然不知念佛生西一法,后世转为官妓!印光大师经常列举的一些真实典故,“参禅纵能大彻大悟,如五祖戒、草堂清、真如喆、断崖义,尚不能了,而一再受生,反致迷失,较前为远不能及,况吾侪乎?”

他们不是上上人,也不是上人,连中等都说不上。来生堕入轮回,一切都不提了。无论你今生如何风光,修持如何了不得,功德如何的大——而最终没能了脱生死,则一切修持都是虚假的,一切功德都不是真实的。仅结个善缘而已。该怎么轮回的还是受业力牵引怎么去轮回。岂不哀哉!

最后引用一段印祖开示作为小结,望我等净土行人警醒。“但自西徂东,由北至南,往返万余里,阅人多矣。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者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爹叫娘。其有老实头持戒念佛,纵信愿未极,瑞相不现,皆是安然命终。其故何哉?良由心水澄清,由分别而昏动;识波奔涌,因佛号以渟凝,所以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一、出生望族,孝深识广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年),...

极乐世界以意为食,为何还要上大供

问: 《无量寿经》说极乐世界意以为食,那为何还要上大...

念佛时夹杂着怀疑这样有用吗

问: 我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有点怀疑,总觉得...

虚云老和尚的净土思想

虚云和尚(1840-1959)是近代禅宗泰斗、佛教领袖。当...

星云大师《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阿...

什么叫做「一心」呢

一心,就是全心全意。我们现在很难做到一心一意。告诉...

法灭之时,独留此经住世百年

《无量寿经》中,释尊悬记: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

文珠法师《修福修慧修净土》

一、修福 (一)福的意义与类别 何谓福?福是指人间富...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菩萨戒之说四众过戒

丙六、说四众过戒 这一条戒也是属于菩萨的重戒。也就是...

以忍来圆满人生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

衍慈法师:明辨善知识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

【佛教词典】郗超

(336~377)东晋政治家。高平金乡人,字景兴,又名嘉...

【佛教词典】二十二根有无异熟等分别

【二十二根有无异熟等分别】 p0047   瑜伽五十七卷八...

命不好的人,一定没有好口德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业。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从他有...

【推荐】净业持名四十八法

自序 若论净土,法门广大。诸上善人,依佛教而往生者...

章太炎念地藏经

讲个真人真事的故事给大家听听,弘一大师讲的。 在民国...

【推荐】供养地藏菩萨能获得十种利益

未来和现在的众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洁之地。南...

厨师改行,全家获福

阿融的职业是在酒楼餐馆中专门从事下刀斩剁宰杀飞禽、...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

正如法师《念佛以求生西方为究竟》

(第一日)念佛的利益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佩戴佛像是什么时候开始流...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

第一天 山溪日夜流声静 佛号法水涤尘心 一、皇天不负...

做了这个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洞山禅师有一天在过河时,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