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这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净界法师  2023/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这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后面这几个动作,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是表法的。主要有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个,“即从座起”。一般我们听佛陀说法是坐着。这个坐,一般我们讲安坐、坐法空座,就是表示二乘人舍弃了偏空涅槃的法执。因为他本来坐在座位,站起来了,从空而起,表示他们知道空性的涅槃不是究竟的目的,它只是过程。第一个,“即从座起”。

第二个,“右膝着地”。他从空性起来以后干嘛呢?就跪在地上。在佛法里面,这个地就是“真如本性,犹如大地”。所以他从空性会归到真如本性以后,叫做即权而实,从权法会归到实法。第二个是“右膝着地”。

第三个,合掌恭敬,“瞻仰尊颜”。就是向于佛道。发菩提心,向于佛道。

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三个表法:第一个即从座起,表示舍弃了空性的执着;右膝着地,表示趋向真如本性;趋向真如本性以后,他知道生命是空有无碍的,所以发了菩提心,最后趋向佛道。这是三个阶段。

这段是说明四大弟子在讲话之前有三个动作来表法。

净界法师《法华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药王药上菩萨因尝药而开悟

第三段就正式讲到他破妄显真,看到药的总相。看第三段...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

念诵这部经所得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的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

【推荐】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

每一个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

人之一生,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

娑婆求空空愈远,往生极乐入有得空

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者,七地仅名现相,八地乃得无...

为什么临终十念可以往生

业性是即空、即假、即中。这一点,我看智者大师讲到忏...

人生只有两个东西

十二因缘的推动,它的核心在于我爱执。就是我们在业力...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戒淫九想观

本节的九想观,如能修持观想成熟,可体悟人死后无比凄...

【推荐】观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为何念他的名号不能往生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辅佐阿弥...

病不见愈,乃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

接下来一段呢是《示重报轻受及如法治丧》,就是开示的...

简单生活让贪欲减少,更容易得到解脱

以前写过《学佛的方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学佛要皈依...

【佛教词典】择法觉支

梵语 dharma-pravicaya-sajbodhyavga,巴利语 dhamma-...

【佛教词典】罗差

(杂语)Lak?ā,译曰紫色。玄应音义一曰:罗差或言洛...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

做人做事需要有敬畏之心

当今社会里,做人做事非常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否则就...

梦中仙人指路 临终正念往生

在浙江平湖有一位叫演良的居士,他是一个食品公司的工...

生活的迷失与觉醒

现在有不少人学佛是从功利的目的来求神拜佛。如果从功...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

如何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大的福报

如何善巧方便地去修?如何迅速地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

惟贤长老《如何树立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

关于如何树立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我觉得包括个人与集...

一生行善但不知道阿弥陀佛,最后会往生吗

问: 如果一个人从不知道佛教,也不知道阿弥陀佛,却...

佛说做梦的五种原因

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

怎样对待现代人的离婚问题

问: 现代人的婚姻很脆弱,离婚率很高,对小孩的负面影...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

念佛消业障出家获新生

我家族从祖辈开始,男众有一种共业,寿命都短。我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