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印光大师  2020/1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如真实摄心,则内无妄念,专注于一句佛号中,必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慧,何至常有境界之苦。

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圣境界现,及得种种神通。只期心佛相应而已。所谓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若能如是,譬如杲日当空,霜雪俱化,又何得有不如法之境界,为苦恼于身心乎?若不如是用心,平常专欲得见圣境,不知圣境之得,须到业尽情空地位。否则勿道所得者皆属魔境,即是圣境亦无所益,或有大损。以不知精进力修,反从此生大欢喜,未得谓得,则必至着魔发狂。

《楞严经》谓:“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此之谓也。况汝之境界,乃属俗染境界乎。但自提起正念,俾从前所有淫欲嗔恚等心不起。即或偶起,当即觉照,令其速灭。

喻如贼至其家,若主人识得是贼,其贼即时便去。若当做家里人,则其家便被贼劫掠净尽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净土资粮--信愿行

一、愿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

对病者开示

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四圣谛...

「空、假、中」三观的具体操作

一心三观,它第一个,回归到一念心性,这是第一个思想...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画传

一、诞生丹阳,少诵法华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

训练你的心

在定力的训练里,是以修行使心能安定和坚毅,这能带来...

五种因缘加持往生者不退转

有人就问,我们都是业力凡夫,具足见惑思惑了,常常起...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圆寂前,对弟子说:我心中有一物,许久来一直...

【推荐】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

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陈豫堂来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为取法名,...

印光大师《放生十大功德》

(一)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

【佛教词典】无种性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无无漏之善种,毕竟不能...

【佛教词典】正报

(术语)二报之一。又曰正果。有情之自心也。是为依过...

可怕的是死亡之后事情还没解决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

天乘十善业之口业

我们看天人的口业有四种。 第四、妄语戒。 在天人因地...

人生的五种忍耐

1 、 耐冷: 事态炎凉,要随遇而安,坦然处之。 2、耐...

不要羡慕神通和发财的事情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为什么要多念观音地藏两位菩萨的圣号

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

方寸心间的抉择

三国时代,东吴的孙权对佛教素无信仰,有一位印度的出...

不要总羡慕别人拥有什么

有一些人总是问我,为什么这个外国有,中国没有,那个...

净界法师:宁可在山中睡觉,也不要在都市办道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小国家,这个小国家有一个猎人,他...

道镜、善道《念佛十劝》

劝君一 长时念佛须真实 归依佛语莫生疑 制护心猿无放逸...

净界法师:十念必生愿

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

恶缘太多,发愿舍寿求往生行吗

问: 顶礼大安恩师,弟子依止您修学净土己七八年了。...

尊重,从记住名字开始

面对一大堆人名,人们最关系、最感兴趣的,仍然是他自...